陈友芹
(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开封 475100)
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友芹
(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开封 47510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22例,未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3个月内病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79.17%比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P<0.05);两组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低分子肝素钙;血管再闭塞;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老龄人群。2010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指出,对于发病4.5 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建议给予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而大量研究发现,静脉溶栓后早期再通血管患者中,约有14%可发生血管再闭塞,影响预后[1-2]。本研究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46例,通过设置对照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54~86岁,平均(71.37±7.97)岁;对照组(22例,未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3~86岁,平均(71.13±7.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最大给药剂量为90 mg,其中90%经静脉滴注,输注时间控制在1 h,10%于2 min内静脉注射。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溶栓成功后给予4 100 IU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经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优良率;②两组3个月内病死率。
1.4 疗效评定 以优良率表示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溶栓后24 h和14 d的神经功能,分为优、良、可、差4项。其中,NIHSS改善≥90%为优;80%≤NIHSS改善<90%为良;50%≤NIHSS改善<80%为可;不满足以上标准者为差。优良率为优、良、可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用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神经功能优良率 观察组优6例,良9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为79.17%;对照组优2例,良5例,可3例,差12例,优良率为45.4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P<0.05)。
2.2 3个月内病死率 观察组3个月内病死2例,病死率为8.33%,对照组3个月内病死4例,病死率为18.18%,两组3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5,P<0.05)。
临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通常是应用溶栓药物使闭塞血管迅速再通,尽可能减少梗死面积。但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内溶栓局部形成高凝状态,易发生血管再闭塞,脑分水岭区的动脉微栓子可堵塞远端血管,使患者临床症状恶化。靶血管早期再闭塞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液黏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内源性氨基酸多糖的合成和释放的作用,同时促进侧枝循环形成,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可逆性神经细胞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入选对象为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1] 殷永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23-124.
[2] 曲海英,周仁华,徐建红,等.基层医院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62-64.
R 7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42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