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对策

2017-02-27 07:36庞文轩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心理特点农村地区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由于父母同时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缺少父母和家庭的温暖及关爱,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很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农村地区  留守儿童  心理特点  教育对策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单亲家庭子女,若是群体子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调适研究,【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692,此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07-01

伴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打工经济”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通常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中生活的儿童,一般是和自己的父母一方或者是祖辈,或者是家中其他親戚等一同生活。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到6000万人以上,在全部农村儿童比例中,留守儿童占29%以上。因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处于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性格塑造、行为养成和世界认知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关爱。然而长期的与父母分离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在行为和心理方面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

1.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和父母分离,父母无法及时的在心理、生理上进行正确的引导,精神方面无法得到满足,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胆怯、孤独、敏感、冷漠、任性等不良性格,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冲动易怒

留守儿童一般处于青少年时期,意志力较为薄弱,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现象,大部分留守儿童经常和监护人产生矛盾。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安全感会认为其他人会对其进行排挤,很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敌对和戒备情绪,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出现冲动易怒现象,甚至会出现暴力行为。

3.认知偏激

因为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没有温暖的家庭环境,导致在价值观和思想认知方面出现误区。由于留守儿童是和祖辈生活在一起,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是没人管的孩子,产生偏激、怨恨等不良心理,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进行沟通,喜欢独来独往。此外,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己的未来认知模糊,在学习方面缺少积极性,加之缺少家庭的辅导,导致成绩较差现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对策

1.社会方面教育对策

(1)建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应建立相应的农村教育保障制度,对于外出打工较为集中的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相较于正常学生而言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职责。其次是建设专门的学校,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专门的学校,降低办学条件和入学条件,扶持、鼓励专门学校进行义务教育。然后是对《义务教育法》进行大力的宣传和贯彻,各级政府特别的乡镇政府应依法办事,督促农民工对外出打工和教育子女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降低留守儿童的辍学率。

(2)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实行是按照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享受义务教育,如果农民工将子女带到打工地区进行教育就需要向学校交纳高昂的借读费,导致大多数农民工无法承担现象的出现。因此,国家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保障法律法规,对限制和影响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的制度进行改革,取消一切增加农民工经济负担的不合理费用。

2.家庭方面教育对策

(1)转变家庭教育认知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通常存在两种较为极端的教育认知,一种是认为读书没有用,强迫子女辍学并一同外出打工。另一种是忽视了子女的品德教育,只要求子女能够上大学。这两种教育认知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家长由于常年在外打工处于内疚就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对子女的不合理要求也一并满足,从不进行教育批评,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认知。也有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苛责,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卑、冷酷等性格。因此,家长应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态度,将惩罚和奖励相结合,对子女进行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

(2)改变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外出打工的父母和监护人应对子女的教育进行重视,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子女进行学习。父母外出后应定期的和留守子女进行联系,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育多加关注,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感知到父母的爱护和关注。此外,父母还应和监护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监护人应对留守儿童的行为、生活习惯进行良好的培养,督促学习。

3.学校方面教育对策

(1)学校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

学校方面应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建立一定联系方式,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经常进行家访,对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使留守儿童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得到缓解和降低,对于出现问题的留守儿童,学校方面应及时的与其父母沟通,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保障有效的教育

学校方面应采取跟踪辅导、分片管理、寄宿等措施对留守儿童的读到和管理进行加强,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可能出现或者是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解决。在多年的实施中发现其中以寄宿管理最为有效,不仅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能保障不方便就近上学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降低了留守儿童在上、下学或者是家中发现事故的几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将会在长期内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农村发展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困扰,为了能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关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强陆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状与“心灵港湾”落地[J].人民论坛,2015,(26):163-165.

[2]文显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教育研究的模式与操作方法初探[J].科学咨询,2016,(22):199-200.

[3]农昌迪.山区小学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新课程(小学版),2012,(7):101.

[4]尚慧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缺失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106-108.

作者简介:

庞文轩(1974-),男,甘肃会宁人,会宁县第四中学教师,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心理特点农村地区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