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远县莲花小学 王婷英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湖南省宁远县莲花小学 王婷英
数学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首要任务,不能只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很多老师都很深入地分析出试卷内容,哪些题目容易出现,哪些题目分值较高,然后用题海战术来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可这样只是舍本逐末。在数学界,显性的数学知识只占到七分之一,更为基本、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探究策略、数学情感、数学态度等等,这些才是更能影响人一生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尤为重要。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我们现在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只是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上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用有序的语言说出来。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多几、少几的内容时,我用课件创设情境:在森林中,熊大大运9根木头,熊小小运5根木头。孩子们很感兴趣,我说:“这里面藏着一个数学问题,你能找出来吗?”孩子们首先提出加法问题:熊大大和熊小小一共运了几根木头?我表扬了孩子,并叫一个孩子解答,还问为什么用加法做,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因为是问一共运了几根木头,当然把它们俩运的木头合起来,孩子们的表现真棒!
接着我又说:“我觉得这里面还藏着一个数学问题,谁能找出来?”孩子们轻声讨论,有孩子举手回答了:“熊大大比熊小小多运几根木头?”我表扬学生爱思考,鼓励孩子们都要会动脑筋,要会提问题。这时有学生举手:“我还有另外的问题,熊小小比熊大大少运多少根木头?”真是爱动脑的孩子!我把两个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这两道减法题目。学生争先恐后地讲:“我发现这两道题目都是一种做法!”“对呀,孩子们,那为什么这两道题的问题不同,做法却相同呢?”学生陷入了思索之中。
这一堂课,由一个数学情境,孩子们发现并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思维完全发散开来,在孩子的自主探索、自主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得到答案。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孩子们对知识是充满渴望的,他们渴望获得知识,更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知识。老师不能包办代替,把知识嚼碎了一口一口喂给孩子,是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要学生学会思考,自己把知识嚼碎了,消化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会了的我不讲,学生不会的,我会设置一些梯子,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思考。
如在教学四年级除法商不变的规律时,我首先出示三组题目:
16÷2=8 400÷5=80 60÷10=6
160÷2=80 400÷10=40 600÷100=6
320÷2=160 400÷20=20 30÷5=6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分析,每分析一组,我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第一组的特点是:除数不变,被除数乘10、乘20,商乘10、乘20。我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课堂中,我举了一个很浅显的例子:“用小朋友分糖来说明吧,当分糖的人数一定时,糖越多,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越( )。糖的总数和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糖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分析第二组时,孩子们观察到: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除几。学生也会用分糖的例子来对这一组作说明。这样设计,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算理,让学生能基于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得到思维的训练。
引导学生分析了前两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后,我放手让学生分析思考第三组。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最后得出商不变的结论。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心中都激起了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中思维得到拓展,方法得到锤炼,情感得到释放。
我刚上过一课,在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再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我先画了一个三角形,再在三角形的基础上加画两条边,变成四边形,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孩子们一看,“咦,老师都画出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不就是等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吗?”这里为后面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放下了一把梯子。在研究六边形的内角和时,孩子们出现了各种画法:
孩子们计算出前三个图形的内角和都是720°,在算图4的内角和时,六边形内分成了六个小三角形,六个180°,按照孩子们开始总结出来的算法:内角和就是1080°。这时,孩子们的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有的孩子们说:这是不对的!马上有孩子反问:哪里不对了?是啊,不对也得说出理由来。孩子们都盯着图形聚精会神地看,不时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来,有孩子终于说出:第四个图中有角,这些角不是六边形的内角,所以不对!
孩子们的头脑是越用越聪明,只要老师愿意慢慢地陪着他们,给时间让孩子思考,难度大时就伸把手扶扶,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会越来越强,分析问题能力、思维能力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经历过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往往等着老师来归纳、总结。其实,我们也应该重视学生把经过思考、探究出来的结论归纳出来,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会验证结论的准确性。
还是以商不变性质为例,学生在分析过三组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我说:“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你刚才学到的知识吗?”学生发言非常踊跃,经过他们的归纳概括,商不变的性质渐渐浮出水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不变。这时,我再加一问:“你们看,还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要注意呢?”学生立马开动脑筋,有几个学生同时喊出来:零除外!“为什么呢?”学生胸有成竹地站起来解释:因为除数不能为零。
一般来说这样的课就已经算是圆满结束了,但我看学生们都还意犹未尽,于是继续给学生布置任务:商不变到底对不对呢?你可不可以举几个例子验证它的正确性?学生把总结出来的规律加以证明,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学会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对错 。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在以上三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每一堂课教师都会上得很轻松。因为,每堂课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然后总结,还会验证。这样训练下去,学生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探究问题,还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情感体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