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水北小学 陈秀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广东省惠州市水北小学 陈秀灵
数学不但来源于生活,还应用于生活,数学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利用到的工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多用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来帮助小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懂得如何应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的教学和学习都离不开生活。生活也是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最佳场所。我国实行九年义务制教学,小学教育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小学数学奠定了往后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体系呢?这是一个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无法掌握好加减乘除和其他简单的数学知识,当学习到高年级数学中的方程和计算公式时,许多问题就凸显出来。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只有认清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且将这种关系充分地利用起来,创建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才能在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基础上,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转化为数学能力,从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将生活化教学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何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和借助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境,将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达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记住,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考取更高的分数,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所学知识的实际用处,教师应以此为教学基点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而我们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更深一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价值所在,数学知识除了可以用来考试,还能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数学问题,扫除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因此,教师应该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教学并不是一味地死讲教材,要认识到教材只是指导学习的工具,真正的学习还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建立学习信心,不断积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
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兴趣与爱好形成的阶段,在这个兴趣萌芽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兴趣广泛且易变,他们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利用有趣新奇的事物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学习目的。实践证明,数学生活化这一教学方法正好与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身心特点相符合,它不仅能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牢记的效果,还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问题所获得的成就感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要求学生每周末都陪同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加减运算知识来计算金额。学生这一行为不但得到了父母的赞扬,市场里卖菜的摊主也是大力表扬,通过小小的生活体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其主要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情境时,能够快速地联系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数学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并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小红带20元去商店购买学习用品,若买20支铅笔和10本练习本,则刚好够买,若只购买5本练习本,则剩下的钱可以购买30支铅笔,请问练习本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这道题若脱离实际生活,对小学生来说则是非常抽象的,而它又是和实际生活相关的,若能将此类抽象思维的题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则能将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数学方程式,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此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比如在学习分数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改编,改成孔融分梨:假如孔融有7个梨,他要平均分给三个人,该如何分?如果要分给四个人、五个人,又该如何分?这个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当学生运用除法去计算时,发现有余数,无法整除,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数的概念,在学习完分数知识后,再让学生应用分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意识。
1.利用生活化数学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交流是课堂中师生进行交往的主要渠道,教师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教师缺少高素质的数学语言,则很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其语言理解水平能力有限,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更容易接受一些生活化的语言,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采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则能大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认识“ <”、“>”时,教师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顺口溜明确地说出了这两个符号的区别,且富有童趣,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更有效地对其进行区分。
2.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则需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真实地感受到实际生活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创设更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活,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钟表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卡片绘画出不同的钟表,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款式的钟表,让学生犹如置身于钟表店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钟表。通过动画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读钟面的时间:小明8点钟起床,9点钟到学校,结果迟到了,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后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在制定完新的作息时间表后,教师再让学生读出时间。通过这个生活小故事,既能帮助学生巩固钟表的知识,同时也达到了一个教育的目的,以此例教育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珍惜时间。
3.通过生活实例,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
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懂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要懂得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要达到双向互相转化无障碍的程度。比如,妈妈买回来了498ml的牛奶,想把牛奶倒在桌子上的圆柱形的杯子里,但是不知道杯子是否能装得下98ml的牛奶。这个生活实例很明显是数学中的圆柱体积问题,学生一看到此生活案例,脑海中马上联系到圆柱体积的知识。要解决妈妈的担心,只需要测量杯子的直径和高度,再计算出杯子的体积,与498ml相比,就能知道这个杯子是否能装得下498ml的牛奶。再比如我们可以将正比例应用在计算生活中路程和时间的问题,有利于人们对事件的安排。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需要学生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和感悟,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的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借助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分离的。作为学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主动参与到生活化教学中探索数学的奥秘,提高数学的水平。
[1]曾梅瑛.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4(17):50.
[2]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169-170.
[3]王生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0).
[4]邢晓静.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