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吴国军
“苏派风格”观照下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探微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吴国军
从近几年的苏教版高考考点中我们不难发现,“苏派”高考中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目标是相同的。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探究了“苏派风格”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苏派风格;高考;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如今的教育中,高考在一定情况下不再违背素质教育,高考中的数学也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本质上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在“苏派”高考数学中,主要是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够不够扎实,学生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有没有落实到位以及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思想端不端正这几种,同时还对学生数学的基本能力和解题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数学素养第一次被提出是在英国发表的克劳瑟报告中,数学素养在本质上被赋予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主要是对观察、假设、实验以及验证这些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解,第二层含义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认识程度的需要。随着数学素养被提出后,一些国家的教育机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数学素养”形成四种观念性的类型:特定的区域背景、数学内容、数学过程以及综合性。
我国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95年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中各出现了“数学素养”一词,尽管如此,这些大纲中也并没有准确说明“数学素养”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教育机构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去研究数学素养,在研究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理论方面偏多。有学者认为,数学素养是在数学学科中固定的内涵特征,这种素养是人们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来获得的,这是一种自身比较稳定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下,只有接受过数学教育才能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1.苏派风格数学核心素养的来源
高考数学的“苏派风格”是江苏地区自2005年8月实施的新课标后在高考数学命题中的积累,也是自2008年6月以后独具江苏特色的高考数学的题目形态。这种“苏派风格”的高考数学命题既考查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又考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苏派风格”的命题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对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考核,又能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一同进行考核,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一并考查。
2.苏派风格数学核心素养的人格化表征
在数学学习方面素养较高的人会在实际生活中或是职业道路上有较好的判断问题的能力,所以说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更加倾向于把一些数学概念性的问题推广到认识的客观事物中,这样在本质上才具有相应的高度和认识化的特征。苏派风格数学核心素养的人格化的外在表征具体表现在他们讨论一些问题的过程中,习惯强调这类知识原本的概念以及问题存在的条件,他们在观察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习惯去注意其中内在的关系,在基础上做出全局性的考虑,这样考虑的范围是比较多的。他们在认识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利用自己习惯的解题手法,把一些数学概念在本质上广义化,用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苏派”高考数学中,主要是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够不够扎实,学生的一些基本技能有没有落实到位以及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思想端不端正这几种,同时高考中还对学生数学的基本能力和解题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高考解题中主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
1.情景问题的真实性
我们都知道,在如今的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必须要落实到数学课堂中以及相应的实践中,这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真实的情境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教学过程中真实的情境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给联系起来,这才能显示出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一些真实的情境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之后,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寻找新的解题方法,并且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在已知要教学的数学内容后精心设计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数学问题创设出真实情境的问题,这样才能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情境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来学习。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不一样的感悟,从而使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进行反思。我们都知道,在学习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情境问题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看题做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真实情境问题的解题过程中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
2.课堂气氛的生态性
在如今教育中,课堂气氛的生态性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的教育思想,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确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这样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营造的良好的生态性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就能共同进行自主学习,互学互助。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要素进行了统一,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共同构建了应用的知识体系,在本质上课堂是围绕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体验知识、探究知识,还能在学习的互动交流中与教师讨论相应的数学知识的结构,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学习中不乏有一些选择性的学习知识,在本质上类似于选修课,这种课程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所以说,这种和谐的生态性的课堂氛围能给予学生一种自身的安全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
3.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多样的学习方法以及多样的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适当的想象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质疑,然后在原有问题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实践和观察,最后把问题进行表达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反思。学生在这样体验数学教学活动多样性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培养了自己灵活的思维,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完成的实践操作,积累了不少数学学习经验,在亲身经历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比教师在各方面理解得更为透彻,以此呈现出来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数学本身的特点来看,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探究活动本来就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探究,那将毫无意义,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数学知识的延伸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延伸性不仅仅是指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对数学的本质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还要把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堂外。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设置相应的数学专题,在增加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还要教导学生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注重在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内容进行扩展学习。教师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显现出自己学习的天赋,在学习自己喜欢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学校相关课程的设定者还可以利用基础的技术开发出满足学生学习的视频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基本学习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选择性地自主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还能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数学的学习不断进行延伸。
总的来说,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素质教育,但是在素养教育实施的同时,还是难以与高考彻底划分界限的。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普通高中在本质上与高考是难以分割的,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素质教育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教学者要根据自身的实践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探索。我们在“苏派风格”数学高考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发现“苏派风格”的数学高考中的一些要求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它们相辅相成。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苏派风格”的高考数学是一个人在一个程度上的阶段性发展,那么培养其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将是这个人一生的发展。所以说,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过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1]张建桥.高考“苏派风格”观照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探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5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C].江苏省教育学会: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