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

2017-02-23 11:25马海波
文教资料 2016年3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习方式翻转课堂

马海波

摘    要: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是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一次创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将高职院校提倡的“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法    学习方式    工学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掌握小学语文课堂准备、实施与研究的技能,系统学习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等内容。实践与理论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提高其教学能力,为学生就业上岗奠定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门课程加大实践的力度,强化实训,重视见习与实习。但是在貌似轰轰烈烈的改革之后,我们依然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统一,既缺乏主动探究文本的能力,又缺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顶岗就业中问题频出。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机械,学法死板,实践按部就班,缺少创新性。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本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在相互沟通中,既提高理论素养,又提高实践能力,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因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就势在必行。现就其重要意义阐述如下:

一、是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上的一次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在当前班级授课制下对“教”与“学”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一次变革,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教育”在學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切合高职教学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是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有力补充。随着“人人通教学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将越来越丰富,信息化学习环境将越来越优化,这一切为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技术支撑。

这种课程改革变传统的“教——学”为“学——教”,即将知识的传递放到课外,将知识的内化放到课内。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三大教学环节,包括以“设置问题”为引导的课前自主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课堂讨论学习,以“探索问题”为主导的课后拓展思考。

课前,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在“人人通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完成教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平台上和老师及同学之间就学习进行互动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反思。接着观摩相关理论的教学视频,师生在线讨论并学习,最后完成实训任务。学生根据理论学习和教学视频结合自己的认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各个模块的项目,并将此任务以视频或者文档形式上传到平台,供教师和其他学生测评。

课上,不再是简单地由老师主导的灌输性的知识讲授,而是老师根据课前所掌握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训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第一,根据学生在平台上讨论的热点问题及本节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的互助形式解决疑惑,实在解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进行重点讲解。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带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等各项综合能力。第二,将学生实训中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价。在自我展示的环节中学生既提升了语文教学素养,又增强了自信心,而且师生的点评也让所有学生关注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第三,课后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课堂的上学生表现及知识掌握,将相关练习、测试题目发布到“人人通教学平台”上,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测试及作业,以达到巩固练习、内化知识的效果。

这三个步骤,课内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深化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富有活力的开放性教育模式。

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基于掌握学习理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和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和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这与我国孔子时代“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相通,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

1.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得到普遍提高。根据国内外的调查数据得知:大多数学生经过翻转课堂的学习,学习能力显著提升,而且变得更自信和开朗,合作意识、团队意识、语言组织能力极大增强。与传统教学相对比,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实验显示:大约90%的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传统的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班额较大,短时间内教师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教师大多关注“学优生”和“学困生”,某些学生因为长期得不到关注而缺乏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就容易浑水摸鱼、滥竽充数。但翻转课堂所提供的交流平台及课内反馈,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真实呈现,教师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并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对学习负起责任,形成良好的循环。

2.“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教学,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资料和视频,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神经紧绷,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在自己掌握,养成边看边记笔记的习惯,重要的地方可停下来仔细思考,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既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真正学好很不容易。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提供的大量的教学资源无法完全呈现完全,只有通过“人人通”平台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阅读、探索、研究,使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所收获,尤其学有余力的学生会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学习。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掌握学习主动权,绝大多数学生会获得良好的成绩。

三、将高职院校提倡的“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和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提倡的“工学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其中一点是:学生外出工作减少了理论学习的课时,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本课程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而翻转课堂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教师了解學生的知识需求,通过网络平台下发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相关的理论学习。如教学法第三模块项目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技能二——提问技能”,平时教学必须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寻得真章,但是文字叙述的案例与鲜活的教学案例大有不同,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能很快掌握要点。因此,教师在见习、实习中要及时下发观摩学习的项目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最有效的。同时让学生将听课笔记和教学方案上传到信息平台,教师与从小学聘请的优秀教师共同在线为学生释疑解惑、交流心得、指点迷津。教师的鼓励与指点,其他同学的肯定,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见习、实习中工作热情更高,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提升教学素养。因为实习生的积极行动,实习工作有章有法,就不会扰乱所在实习学校的教学秩序,为实习学校减轻负担,从而由以往的被动接收到主动接洽,良性循环,解决“工学结合”实施中的大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课题的确定,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此方面的有益探索,促进高职院校实操课的改革与创新,真正达到工学结合、长远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月兰,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2]PJ﹒开普金·托德·威特克尔.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11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本文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初教《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设计与开发”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MYK201602。

项目类型:教改项目。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学习方式翻转课堂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