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中的相似性问题探究

2017-02-23 13:34何书卿
关键词:阿喀琉斯喻体浙大

何书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与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隐喻中的相似性问题探究

何书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与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隐喻中的相似与非隐喻中的相似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隐喻理论中对隐喻中的相似概念总是从定性出发,止步于一个总体性的描述。但是事实上,对于相似的判断暗含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逻辑,需要指出其中的量变过程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数学分析。而非直接跳跃到性质判定。因此,有必要对“相似”这个隐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概念做出定量分析,以此对隐喻性质做一个量化溯源,构架出隐喻性质的量变过程模型。简言之,隐喻中的相似具有非对称性、本体和喻体的相似要素强健程度不同,喻体更强健,且这样的强健属性会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始终处在运动的过程中。以上两点造成了隐喻中的相似具有不可逆的特性。

隐喻;相似;非对称;不可逆

隐喻是人们非常熟悉且广泛运用的一种语言现象与表达方式。隐喻的英文是metaphor,源自希腊语metapherein一词。其中的meta意为“超越”,而pherein则意为“承载”或“转换”,将二者结合起来,即为超越式的转换。因此隐喻本身就是以意义的转移为基础的。从其辞源学看,隐喻一词的产生过程本身即为一个隐喻的过程。而这样的意义转移是建立在本体、喻体间的相似基础之上。因此,相似性问题可以被称为隐喻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对隐喻中的相似性问题做一个全面且深入的剖析。

一、隐喻中的相似

从古至今,人们在谈论隐喻问题时始终具有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人类具有有一种把握相似性的认知能力,即人类可以通过比较,把握两个对象间的相似之处。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到的那样:“要想出一个好的隐喻字,须能看出事物的相似之点。”[1]由此可以看出,在理解隐喻时,对于相似性的把握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由于阿喀琉斯和狮子(荷马:伊利亚特)都非常勇猛,因此诗人转义称阿喀琉斯为狮子[2]。即,用狮子来喻阿喀琉斯。这个隐喻能够成立的潜在条件是,阿喀琉斯和狮子都很勇敢,这个隐喻也是基于阿喀琉斯和狮子的相似点——共同的勇敢而被理解。人类从未怀疑隐喻与相似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这样的信念并非是建立在牢固不破的基石上的。首先,“相似”这个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人类确实可以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寻找相似性,比如上文中,亚里士多德在阿喀琉斯和狮子之间找到了勇敢这个相似点,从而写出了“(阿喀琉斯)狮子冲了上去”这个隐喻,阿喀琉斯和狮子都很勇敢,即为这个隐喻成立的原因。但是阿喀琉斯和狮子之间,除了“勇敢”之外,还有无数的相似点可以探寻。二者都是动物,二者都属哺乳类,二者都吃肉(假设阿喀琉斯不是素食主义者),二者被箭刺中心脏都会死亡,二者体重都超过10千克,二者体重都不满10吨等等,从两个对象间,我们可以找出无数的相似性。如果隐喻理解止步于把握相似性这点的话,那么在这数万计的相似性中,该抓住哪个去把握,该称哪个为阿喀琉斯和狮子的相似之处呢?

除此之外,在一般非隐喻的句子中,相似性这个概念,不仅具有模糊不清的特质,还具有充分可交换的特质。这是疏离隐喻中的相似性和和一般相似性的另一个特质。一般的非隐喻句中的相似性具有充分可交换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A和B很相像,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B和A很相像,这里具有可交换的关系。如此一来,在隐喻的两个本体和喻体间,若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则“阿基里斯是狮子”,因为相似原则,同时也可以推出“狮子是阿基里斯”。但是我们在面对这两句话时,并没有把他们想成是同一隐喻。同样的,“人生如戏”和“戏如人生”是两个不同隐喻,且在社会经验中均是成立的,不过,人们并不把这两个隐喻看成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内在结构、隐喻形成过程、所使用的属性、表达的意义均不相同。因此,并不能简单地把隐喻的过程解释为主体和喻体间具有相似性,尽管目前基于相似性的隐喻理论具有以上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需要放弃用直观的方式来把握隐喻过程。而是说明,隐喻以及随之关联的比较过程中,有其他的因素促使产生了本体喻体间的非替代性关系。

二、相似的非对称性

上一节中指出了相似性这个词本身的模糊性与可替换性。这样模糊的认识无法说明隐喻的比较过程,甚至也无法说明日常的比喻经验。美国行为科学家Amos Tversky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个对象进行隐喻比较,如果互换本体和喻体的位置,产生的结果(隐喻程度)会出现差异。例如:

(1)老虎如猎豹一般冲了上去。

(2)猎豹如老虎一般冲了上去。

实验对象对于以上两句句子得出的比较结果是不同的。句(1)的相似程度更高,也就是说,句(1)中,本体喻体两者要“更相像”一些。

比如,我们习惯于说中国曾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而不是指着动物园里睡着的狮子说它是中国。

由此可见,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并不是仅仅考虑评价二者的共同属性得出的,而是经过一个综合各属性加权考量的过程而得出的一个均衡状态。事实上,这是可以经过简单的数学量化分析来解释的现象,是一个由定量到定性的运动变化过程,对这一点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具体地理解隐喻中的相似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

假设有a和b两个对象,a为本体,b为喻体。A是a的属性集合,B是b的属性集合。S(a,b)为a和b的相似度。θ,α,β分别为加权值。那么A为a的特征,B为b的特征;A∩B为a和b两个对象共有的属性特征;A-B为a的独有特征;B-A为b的独有特征。则本体a和喻体b的相似程度受三个函数的影响,ff(A∩B)、f(A-B)、f(B-A)

S(a,b)=θf(A∩B)-αf(A-B)-βf(B-A)*函数间的“-”为减号。

由于有了加权项,因式的值会因为主体和喻体位置的交换而产生变化。

例如:若是普通非隐喻句子,当人们谈论a和b之间的相似度时,因为并无本体和喻体之别,重点在于相似度,并无强调a,b间区别的意思。所以值是恒定的。且与b和a之间的相似度值是一致的。即θ=1而α=β=0,则值为f(A∩B)。

若是求a,b间的相异程度,则θ=0而α=β=1,则值为-S(a,b)=f(A-B)+f(B-A)

但是,当表述为隐喻“a如b一般×××”时,即a为本体,b为喻体,谈论的焦点在a时,则a的独显特征f(B-A)的加权值α会增大,αf(B-A)值也增大,那么总体的S(a,b)值则变小,即相似度减低。

下面将代入具体隐喻例子进行分析。

设二者间的相似度函数值为3,加权θ为10,设阿喀琉斯的独显函数值为2,设狮子的独显函数值为4,本体α加权为5,喻体β加权为3,则:

(1)阿喀琉斯像狮子一般冲了上去。

S(a,b)=θf(A∩B)-αf(A-B)-βf(B-A)=30-10-12=8

(2)狮子像阿喀琉斯一般冲了上去。

S(b,a)=θf(A∩B)-αf(B-A)-βf(A-B)=30-20-6=4

这样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隐喻中,“相似”具有一个重要的不对称现象,即和B对A相比,A可能更像B。这是基于简单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得到的结论,这个结论有助于我们对于隐喻中的“相似”产生不同的理解。

那么影响加权值θ、α和β的因素有哪些呢?以及为什么作为本体的加权值,α的值会更高呢?在此,可以借用心理学家Lila Gleitman在“Similar and similar concepts”一文中所做出的区分,她把非对称性产生原因阐释为前景(figure)与背景(ground)的分离。前景即为实际运动对象的位置,路径和方向看做变量。那么前景的值则根据这些变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谓背景则是前景在运动时的参考系。对于出现在主语位置和宾语位置的无意义词汇,被实验者一致判断,宾语位置的词汇更有名,更重要,更大型。这并不是因为主体和喻体本身的差别,而是因为根据语言习惯,人们普遍期待主语位置的对象为“前景”,而宾语位置的对象为“背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倾向性,所以“自行车在教学楼旁边”这句话听起来是自然成立的,而“教学楼在自行车旁边”这句话却让人觉得拗口且不利于直观理解。人们习惯于把现存的,此生的事物作为前景,而把历史的,往生的事物作为背景,一旦二者关系互换,则会导致交流障碍的发生。根据Lila Gleitman,并不是事物本身具有非对称性,而是人类在理解阐释隐喻句式时产生了非对称性的倾向。

隐喻的非对称性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人类认知习惯于把主体认作前景,而把喻体认作背景,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加权值差。在研究隐喻句式时,不光要考虑本体喻体二者的相似点,也要考虑二者的差异点,以及需要考虑二者在句子中担任的成分要素。但是仅有这些,对于隐喻机制的说明还是不够充分的。因为隐喻句中的现象不仅止于非对称性,更是具有不可逆性。换句话说,小王像小李。小李像小王。而且从小王像小李这个给定的条件,可以推出小李像小王这个结论。这两句话都是成立的。但是在隐喻句子中,本体和喻体互换位置,两个对象的相似属性会发生彻底改变。非隐喻中的相似只是找出两个物体间共有的相似属性,并且把它作为显性属性。而隐喻则具有不可逆的特性。

尽管有时本体和喻体确实可以互换位置,但是这样的交换得出的隐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也是非对称的。例如:

(3)人生如戏。

(4)戏如人生。

这是两个日常经验中常见的隐喻,本体喻体均为“人生”和“戏”,区别只是在句(3)中,人生是本体,戏是喻体,用戏来喻人生;而在句(4)中,本体喻体互换位置,以“人生”来喻戏。若是仅简单地把隐喻的出发点归结为本体喻体间的相似性,那么,便无法深入地从理论基础上分析隐喻(3)和隐喻(4)的不同,以及这样的不同产生的原因。

句(3)人生如戏,强调的是人生境遇多变化,坎坷曲折是常事。如同戏剧里情节,跌宕起伏,有抑有扬。且生活中的事有时也如一出戏,充满偶然性,有许多“只可能在电视剧里发生的事”,事实上却发生了。句(4)戏如人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评判好的艺术的手段多是看艺术是否通过各种手段反映了生活中的现实,就像浓缩的人生。

因此,句(3)使用“戏”这个喻体,来喻“人生”这个本体,强调人生的不乏味,不寻常。而句(4)则使用“人生”这个喻体,来强调“戏”折射出了人生百态,极为生动。二者都是立足于“人生”与“戏”的相似之处,但绝非是同一隐喻。且句(3)和句(4)间并不存在互为推论的关系。也就是说,根据“人生如戏”这个给定条件,并不能推出“戏如人生”这个结论。隐喻中的相似,具有非对称的特征。在本体喻体分别为不同名词的句式中,也是如此。又如:

(5)时间就是金钱。

(6)视金钱如粪土。

(5)的本体是时间,喻体是金钱,之所以可以用金钱来喻时间,因为如同金钱一样,时间很珍贵,是一种有限资源,且人类可以利用其产生价值。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在很多时候会根据消费时间付出相应的金钱,如:通讯费(金钱)是根据使用时间来量化的;还有贷款利息等。而在(6)中,金钱成了本体,而喻体则是粪土。关注的焦点不再是(5)中的弥足珍贵,焦点在此进行了转变。焦点的转变则带来了非对称与不可逆性的产生。因为隐喻的路径发生了变化,(5)与(6)分别关注的是金钱的不同属性,产生了不同的隐喻路径,因而无法使用金钱为中介,进行对称路径合并。

隐喻中的相似性具有非对称,进而导致不可逆的特质。这是基于隐喻路径不同而进行的论证,但是,即便使用了同一个比较属性,隐喻中的相似依然会出现不可逆的特性。

三、相似中的属性张力问题

隐喻中的相似性不可逆是因为焦点属性发生了转变,而产生了不同的隐喻路径,从而带来了不可逆的特征,但是,仅仅依据属性的不同还是无法完全说明隐喻的不可逆特性。例如,尽管本体喻体的相似属性雷同,为什么我们会说浙大是东方的剑桥,而不说剑桥是西方的浙大?

在隐喻句子中,不仅要考虑本体喻体的相似属性,更要考虑该属性张力如何,强健与否。因为在有明显共性的对象间还存在着属性张力的问题。

在隐喻中,本体喻体所拥有的共同属性,一般在喻体中表现的极为强健,而在本体中则并非如此。即,共同属性在本体中和在喻体中,强健程度是有显著差异的。正是这样的显著差异给予隐喻的生动表达效果。例如:

(7)(浙大是)东方的剑桥*1944年10月,李约瑟访问西迁的浙大,在为浙大师生讲演时,他把浙大与英国剑桥大学相提并论,褒誉浙大为“东方剑桥”。他对谈家桢教授说:浙大的学术气氛,可以媲美于英国的剑桥和牛津两大学。。

(8)(剑桥是)西方的浙大。(暂先假设此句成立)

(7)中的喻体是剑桥,“世界顶尖学术机构”为剑桥的强健属性,是它的标签,是人类社会认可的剑桥的特征(数据支持可以从世界各地进行的大学研究调查排名中获取)。而(7)的本体——浙大同样作为一所优秀的大学,但数据也许无法支持“浙大为世界顶尖学术机构”这一结论。因此,使用喻体——剑桥的强健属性,可以表达出浙大朝向“世界顶尖学术机构”努力的方向与雄心,因为剑桥的强健属性,(7)这个隐喻具有出色的表达效果。反观(8),若是在现有的社会语境之下,不加入个人的感情色彩,不考虑反讽的文学效果,虽然也传达了剑桥与浙大都是优秀的大学这层含义,但是在表达效果上便不如(8)来得强烈。因此在现有语境下,也可以认为(8)是一个不成功的隐喻。因为(8)的喻体缺少(相似性范围内的)强健属性。由此可见,喻体的强健属性是决定隐喻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隐喻中的相似性不可逆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

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许多文化都曾有一段崇拜太阳的时期,并视之为最高宇宙能量——生命的力量,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冉冉升起的太阳常用来表达给万物带来生机[3],把朱丽叶比作“太阳”这个神圣的形象,因为罗密欧感受到了光明和温暖,朱丽叶如同太阳一般驱散了他心中的黑暗与痛苦,让他感受到了活力再生。这个隐喻正是使用了太阳的强健属性——象征温暖,希望,生命力作为喻体的基础,用来喻本体—朱丽叶,使得罗密欧周围的人,都能通过太阳的强健属性,了解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形象。这个隐喻的影响力极大,后世的意大利诗人卡普罗更是受此启发,创作了著名歌曲《我的太阳》的歌词。

当我们使用隐喻表达“A是B”时,在当下的对话语境体系中,可以利用B的强健属性来理解A。如果,某人具有对B的认知,但是对于A,却几乎没有认知,那么则可以由B推出关于A的认知。例如一位剑桥大学的学生,他了解剑桥,但是他没有听说过浙大。那么,对于他来说,“浙大是东方的剑桥”这句话,虽然在表面上没有传递任何有效信息(因为他完全不了解浙大,即便是把浙大替换成字母A,对他来说效用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他却能利用他对于剑桥的了解,获取关于A,即关于浙大的信息。所以,隐喻可以利用强健属性传递无法描述的信息。比如,在英美法系中,因为需要结合以往案例来进行审判,所以,证明当前案例与以往案例有多相似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艺术作品赏析能力也依据相似性的辨析能力。比如,为了了解毕加索的女性题材作品,就需要了解安格尔(Jean-S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宫廷画。

那么作为喻体属性的强健度是否无法改变呢?当前语境下看似极为强健的喻体属性是否会维持永恒呢?答案是否定的。喻体某属性的强健度会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喻体的强健属性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例如,现在人们常提及一个概念,叫做“地球村”。

(9)人类都生活在地球村里。

事实上,根据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类生活形态的进化一阶过程是从部落化(村落化)的生活形态,进化为非部落化(城市化)的生活形态[4]。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强调城市的概念,同时弱化村落概念。那么为何在21世纪后,人类会提出地球“村”这个概念,而非地球“城”呢?因为在人类生活形态的二阶进化过程中,人类又开始趋向于部落化的生活,因此,“村”这个原本不断被“弱化”的属性,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重新成为一个强健的属性,进而引出了“地球村”这个隐喻。就这样,在此过程中,隐喻也会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原本的本体会成为拥有强健属性的喻体,原本的喻体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是强健属性的另一个特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四、结论

以上从理论和实例探讨了隐喻中的相似所具有的特性,虽然相似性前提是隐喻理论中最核心、最久远、最有影响力的前提,但由于缺乏对它的深入阐释和系统化的剖析,以致一些后世理论会一概从“相似”这个本身模糊不定的概念出发,去架构自己的概念体系,这是值得商榷的,也是不能完全说明隐喻这个复杂的语言机制的。隐喻中的相似性具有非对称性和强健属性这两个显著特征,这两个显著特征带来了隐喻的不可逆性。其中的非对称性可以利用简易数学模型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得到解答,而强健属性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发生相应的运动变化。这是隐喻中的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句子中的相似性的辨析性特征,也有助于人们理解为何“东方的剑桥”可以成立,而“西方的浙大”暂时还无法言说的原因。

[1] 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77.

[2]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03.

[3] 李娟,程宝乐,徐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太阳意象的神话原型分析[J].时代文学,2008(5):114-115.

[4]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

AStudyonSimilarityinMetaphor

HE Shu-qing

(SchoolofHumanitiesandLaw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similarity in metaphor and the similarity in non-metaphor sh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similarity in metaphor has the irreversible feature by a systematical study of metaphor. The existing theory of metaphor always discusses the similarity from the qualitative concept and ends at an overall description. However, in fact, the logic of the judgment of similarity implies the change from the quantity to the quality, not vice versa. Therefor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similarity” in metaphors should be done in order to make a quantitative traceable framework of the process model of metaphors. In a word, the similarity in metaphors is asymmetric, the tenor and the vehicle have different level of power, and the vehicle is stronger, moreover, such property will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context and always stay in motion, which makes the similarity in metaphors have the irreversible feature.

metaphor; similarity; asymmetric; irreversible

I02

:B

:1001-9146(2017)04-0042-05

10.13954/j.cnki.hduss.2017.04.008

2016-10-1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WW055)

何书卿(1986-),女,浙江杭州人,博士,讲师,文学基础理论,中韩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阿喀琉斯喻体浙大
阿喀琉斯之踵,特洛伊木马之父
有趣!浙大的实践课让网友羡慕不已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阿喀琉斯形象的演变和还原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成语大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