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庆,盛兰芳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浙江“三位一体”招生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王玉庆,盛兰芳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高中三个视角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能够较好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对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并不显著、现有制度设计已较完善、不同主体在看法上存在差异,提出了进一步对接高校与高中的需求、改进综合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扩大试点高校的范围等对策建议。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多元视角评价;利益相关者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作为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内容之一,是指融统一考试(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考)为一体,最后折算成学生总成绩,高校将此作为依据进行招考录取的一种新型招生模式。多元性和综合性是该新型模式的两大特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四个层面是其多元性的具体表现;而综合性体现在一是录取依据综合了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测评三方面的成绩,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由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院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包括面试、笔试和操作技能考试等)两部分构成[1]。2011年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首先进行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2017年浙江省已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属高校在内的51所高校参加。对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不仅可为进一步完善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而且对全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能提供经验启示。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弗里曼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2]。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扩大高校自主权、将高中教育与高校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招生考试制度发展的方向,其中涉及的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中学无疑是会影响到“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1.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管理全省的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等工作,归口管理全省的学历教育及其招生考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研究生层次的招生计划并组织实施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3]。由于招生工作的复杂性,在“三位一体”制度下,由各高校实施具体招生工作,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进行制度设计和完善、在下放权力的同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2.高校。高校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的执行主体,发挥在人才选拔模式、综合素质测试方法、报名条件、计划人数编制及成绩折算方法等方面的主动权[3],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有效配置资源,有足够大的主动性去保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有效推行,并能够发掘符合自身培养特色的人才、扩大社会影响力,是高校考虑的关键利益所在。
3.高中。高中作为教学主体,升学率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使得高中必然要系统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学业水平。因此,如何使高中教学与新课改相衔接、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参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积极性,是高中的利益焦点所在。
(二)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1.科学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实事求是,严格按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执行效果的核心构成因素进行考察,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高中三个利益相关主体执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真实情况。
2.导向性。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因此任何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都应相对应领域的先进性和方向性,应为实践提供正确的导向。
3.可行性。选取的评价指标能够准确描述和体现出利益相关主体的特征,并能够反映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特性,使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可比性,通过指标体系所评价出的结果能够有效达到评价目标。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指标体系构建
1.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选取中,主要考虑教育主管部门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宣传、引导及提供的制度保障等。共选择3个一级指标:学习引导作用、多元化选拔质量、制度保障效果;7个二级指标: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成绩、竞赛参与、平均成绩、专业发展、制度有效性、制度完备程度。
2.高校评价指标。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高校在人才选拔模式、综合素质测试方法、报名条件、计划人数编制及成绩折算方法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体现自身办学特色和理念的招生方案与各类成绩分配比例。因此,在指标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高校在人才选拔考察要点方面的执行情况。共设置5个一级指标:中学综合素质、高校综合素质要求、学习潜能、心理素质、创新潜能;12个二级指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符合培养目标、发现潜质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抽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高中评价指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将中学期间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考核体系,使中学更重视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过程中,主要考虑高中的综合素质培养与高校的衔接程度及对学生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积极性。共选取3个一级指标:与新课改的衔接程度、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参加三位一体的积极性;8个二级指标:课程设置改革的衔接、自主开设课程的衔接、避免学生偏科的引导作用、对引导综合素质的推动作用、对规范综合素质档案的推动作用、学业测试成绩好的学生、学业测试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专长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一)实证调研过程
为了更好掌握浙江省2011年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以来的执行效果,依据评价指标,在资料收集和前期走访的基础上,设计了问卷调查内容,于2017年5月向“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省属本科试点高校、全省11个设区市及县(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发放了问卷。最终收回了38份高校反馈的有效问卷,51份设区市及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反馈的问卷和95份高中反馈的问卷。
问卷中各指标相关问题的评价标准分为“优、中、差”三类,赋值比例为3∶2∶1。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整理删除了5份教育主管部门反馈的无效问卷(包括杭州市反馈的3份问卷)以及6份高中反馈的无效问卷;并用变量的样本均值代替无效值和缺失值。
(二)调研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总体上看,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评价普遍较好,高校对问卷问题的评价大多为“优”,多数问题得分的均值在2.5以上,众数、中值为3。
首先,高校普遍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在考察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效果较好,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值得分普遍在2.8左右。但部分高校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试题设计和测试安排在考察高中生“学习能力”方面的效果仍不理想,给出“中”或“差”评价。同时,大多数高校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选拔机制方面已较为完善,评价均分都超过了2.7。
其次,高校大多认为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入学的学生在专业发展、创业竞赛、社团活动等方面的表现都优于普通高考升学的学生,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分在2.47以上。但调研结果反映出,部分高校认为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入校的学生在基础课成绩方面与普通高考升学学生的优势并不明晰,甚至有些学校发现前者的平均成绩会落后于后者,给出“中”评甚至“差”评。
第三,多数高校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吸引优秀学生报考的比例不高,调研发现大多数学校认为优秀学生的比例不足50%;即使通过三位一体获得入学资格,最终高考填报的比例也不高,平均在50%~70%之间。究其原因,现阶段允许高中生选择参加多所学校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测评,从而在志愿填报时多选一,这可能是导致学校报考比例和录取比例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高校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差异性较大,标准差为0.64和0.7。
与高校的观点不同,各地高中普遍认为中学生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积极性较高: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考科目成绩较好的学生,以及有专业特长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积极性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分在2.5以上。在参与程度方面高中与高校之间的观点差异,可能受各自认知的“对比效应”影响,与以往高考升学的选拔机制相比,高校希望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收到在素质培养和学科发展方面更优秀的学生;高中却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是高考的补充,期望其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具备兴趣特长”学生的升学新途径。但受限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高校的总体水平,高中优秀学生的主要升学途径仍是高考。上述比较时的标准差异,会导致高校和高中对学生参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积极性的评判结果不同。
此外,受访高中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与高中“选修课设置改革、自主开设课程”等新课改行动的衔接程度评价较为一般,均值在2左右;另一方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在引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调研发现“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注重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可以推动建立规范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实施效果持较为认可态度。在人才选拔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认为现有制度能够较好地实现“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才”,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分在2.6以上。在学生培养方面,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认为,随着“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试点和实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高中生参与各类竞赛的积极性都得到了一定提升,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分在2.3以上;调研发现,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入学的大学生与普通高考升学的同学相比,专业发展情况也较好。然而,教育主管部门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在提升高中生的高考成绩方面效果并不显著,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分为2.12;与通过普通高考升学的同学相比,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选拔入学的大学生平均在校成绩的提升也不大,相关问题的评价均分为2.25。可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考察方式主要作用体现在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特长发展方面,对高考成绩或大学生在校成绩方面的提升作用有限。
(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看法分析
1.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由于参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的省属本科高校包括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一般本科高校、民办本科院校多个层次。按照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各类高校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如表1。
表1 不同类型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
可见,省重点建设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评价最高;而民办本科院校的评价高于一般本科高校的评价,尤其是在“考察学生的高校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潜能”等方面的评价高于一般本科高校。
2.高中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各地高中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呈现一定的地域性特征。金华、温州、丽水和台州评价相近,对“三位一体”执行效果的评价较高;其次,宁波、绍兴、嘉兴对“三位一体”执行效果的评价相近,处于中等水平;而衢州、杭州、湖州、舟山认为“三位一体”的效果较为一般。从指标上看,在“三位一体”与新课改的衔接程度方面,宁波市所属高中的评价最高,衢州市的评价最低;在“三位一体”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方面,金华市所属高中最为认可,杭州、温州和舟山市的评价最低;在学生参加“三位一体”积极性方面,温州市所属高中的评价最高,宁波市的评价最低。
表2 各地高中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
3.教育主管部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中,宁波、舟山和绍兴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执行效果评价较高;台州、金华、丽水和衢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相近,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执行效果处于中等水平;温州、嘉兴和湖州市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执行效果较为一般,尤其是嘉兴市教育主管部门不太认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在引导学生学习与发展,改进人才选拔质量方面的效果。
表3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看法
注:杭州市教育主管部门调研问卷为无效问卷,因此没有加以分析。
(四)执行过程与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问卷的选项是等级评语,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首先,高校对“三位一体”评价考生的“中学综合素质”与评价考生“学习潜能”的观点正相关,评价考生“心理素质”与“创新潜能”的观点正相关。
其次,高中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衔接新课改影响程度”的看法与其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效果的观点显著正相关;同时,“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效果的观点与吸引“学生参与积极性”效果的观点正相关。
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执行效果的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一)实证研究结论
1.能够较好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51.4%的受访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考察中学生综合素质效果的评价为“优”,且省重点建设高校的评价好于民办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高校。评价指标中,评价考生“中学综合素质”效果的观点与评价考生“学习潜能”效果的观点正相关,评价学生“心理素质”效果与“创新潜能”效果的观点正相关,说明“三位一体”可以综合考察考生高中期间的学业和心理素质、以及未来本科期间学习与创新潜能。
2.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60.7%的受访高中和34.8%的教育主管部门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改进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水平的效果为“优”,在引导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的积极性等方面,1/3以上高中和半数教育主管部门认为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选拔入校的大学生在专业发展、参与创新创业、社会活动的表现更优。
3.对提升学生成绩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认为,三位一体在提升学生成绩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一方面,76.1%的受访教育主管部门反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在提升高中生的高考成绩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另一方面,与通过普通高考升学的同学相比,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选拔入学的大学生平均在校成绩并没有明显提升,56.8%的受访高校和69.6%的教育主管部门认为两类学生的平均成绩相近。近6成的高中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与高中新课改行动的衔接程度评价较为一般,且这一观点与高中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提升学生成绩作用的观点显著相关,因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与“新课改”等高中教育改革活动衔接程度不足也可能是提升高中生成绩作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
4.现有制度设计已较完善。高校普遍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选拔机制已较为完善,91.9%的高校认为选拔制度完善程度为“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认为现有选拔机制已经能够较好地实现“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才”的目标,分别有69.6%和65.2%的受访部门对上述目标实现效果的评价为“优”。
5.不同主体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看法存在差异。一方面,现阶段参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的省属本科高校中,不同层次高校在自主命题时的侧重点不同,招生生源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层次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效果的评价不同,如省重点建设高校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效果评分均值为2.95,民办本科院校为2.85,一般本科院校为2.78。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受认知“对比效应”的影响,高中与高校对优秀学生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积极性评价也存在差异,高中评价均值在2.57以上,远高于高校对积极性的评分1.39。
此外,不同地域的高中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实施效果的看法也不同。总体上看,浙东地区(宁波、舟山、绍兴)教育主管部门和浙南地区(温州、丽水、台州)高中对“三位一体”的实施效果评价较高,如浙南地区高中的评价在2.5左右,高于其他地区。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对接高校与高中的需求。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定位于综合素质认定和学科特长人才选拔,从而对接高校与高中的需求,进一步健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记录各类社会活动、创新实践等内容,促进高校与高中在相关活动上的对接与互动。
2.改进综合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调研发现,近6成的高中认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与高中新课改行动的衔接程度评价较为一般,而且“新高考”、“新课改”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落地,高校自主命题开展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需要满足“新高考”、“新课改”对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要求。因此,建议高校配合“新高考改革”、“新课改”等高中教育改革活动,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创新考题设计、选拔内容或招生方式,倒逼本科专业调整,形成高校间的良性竞争,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进一步扩大试点高校的范围。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将在浙招生的外省重点院校纳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的范围,以提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含金量,吸引优秀学生参与,从而进一步凸显“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引导作用。
[1] 冯成火.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研究,2014(10):151-157.
[2] 弗里曼.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徐慧燕.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执行效果评价——以浙江省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OnEvaluationofImplementationEffectof“TrinityEnrollmentSystem”inZhejiang:fromViewofBenefitRelatedParities
WANG Yu-qing, SHENG Lan-fang
(ZhejiangProvincialEducationExaminationAuthority,ZhejiangHangzhou310012,China)
From the view of the benefit related parti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rin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Zhejiang has been evaluated, and the basis and principle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ve been proposed, which has been designed from the view of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senior high schools. Then some empirical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f senior schools can be well evaluat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ystem, which is of a great help i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heir studies. The existing system design is comparatively perfect, and the different parties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chieve a consensu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high schools, to improv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the experimental universities.
Trin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effect; multi- perspective evaluation; benefit related parties
G640
:B
:1001-9146(2017)04-0058-06
10.13954/j.cnki.hduss.2017.04.011
2017-06-30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6NDJC246YB)
王玉庆(1968-),男,浙江嵊州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