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锐锋
【内容摘要】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有时过度强调了言的学习,并且在教授文言的过程中,以教师的解释代替了学法的指导。文言文的教学应着眼于文本语境,培养学生词语、语法甚至文化的综合把握能力,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学法指导 语境意识 语法意识 词语意识 文化意识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课下有个注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封郑”注释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肆其西封”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肆,延伸、扩张。”笔者认为注释有误。“既东封郑”,它的完整成分是:“(晋)既东封郑。”在这句话中,“晋”是主语,“封”在谓语位置,“郑”是宾语,而“封”本身是名词,因此要活用为动词,“既”“东”处在状语位置,因此完整的翻译为“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封地”。因此,课本注释正确。
再看“又欲肆其西封”这一句,主语依然是“晋”,“肆”字,课下注释为延伸、扩张,为动词,作谓语,宾语为“封”。其中,“西”字,处在宾语之前,修饰名词,因此,应该作定语,可以解释为“西边的”。因此,完整的翻译为:晋国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封地。但课下对“西”字的注释为“向西边”,这是介宾短语,应该做状语,这显然与其所在句中的位置是矛盾的。因此笔者认为,课本注释对“西”字的处理不正确。
据此,笔者认为要想搞好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回归根本,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意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让学生掌握住文言词语推断的基本办法,并进而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在语境的把握下,掌握并灵活运用推断方法。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教会学生学好高中文言文,必须反复训练学生的几种意识。
一、语境意识
在文言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考查中,语境意识尤为关键,只有重视对句子上下文的分析和揣摩,才能理清事件,辨明关系,推断文意,从而正确把握句意、界定词义,以使句子表达完整、表意清楚①。
语境,是语言存在的基本环境,而古汉语学习中,一词多义是基本特点,只有准确把握语境,才能准确地在选择一个词语丰富义项中的“那一个”。再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句中,“辞”字怎么解释呢?据《汉典》解释:(1)告别:告~。(2)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躲避,推托:不~辛苦。(4)解雇:~退。(5)同“词”。(6)优美的语言:~藻。(7)讲话;告诉:“请~于军”。(8)文体的一种:~赋。在这么多解释中不是每一个都适合那句话,那么哪一个才是最恰当的呢?根据语境,因为烛之武的话中有推脱之意,因此,“推辞、推脱”是最准确的。
语境可以说是我们分析词义的土壤,脱离土壤,就无从入手了。努力建立语境意识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二、语法意识
在文言文学习中,对实词的解释是重中之重,没有强烈的语法意识,就不能灵活把握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变化。
《烛之武退秦師》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军”字,通过语法分析得知,“晋”“秦”为主语,“函陵”“氾南”为宾语,“军”字处在谓语位置,应承担谓语功能。因此,根据语境语法分析应解释为“驻扎”,而“军”字本意为名词,因此此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有强烈的“主谓宾”主干意识,还有能准确分析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妆补”;其次,还要考虑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这些关系也能为我们正确分析词义提供积极的帮助。所以,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应该利用课本中的典型例句精确分析,以帮学生学会利用语法来解释定位词语的意义。
三、词语意识
文言文之“文”如果说是文化、语境的话,那么“言”则是它的承载者、构成者,无“文”就无“言”了,而无“言”也就无“文”,两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文言文中,一篇文章无外乎实词和虚词,其中90%的构成者为实词,所以把握住实词,是把握语境的关键,读懂实词也是读懂文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实词的教学,要搞好实词教学,学生必须全面掌握古今汉语的区别、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相关知识。
四、文化意识
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独具。中学阶段的古文学习,必须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看似不难达到,实则颇为不易。古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学习文言文,除了需要掌握古代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知识外,也很有必要了解和探究诸如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古代文化常识。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我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有助于充实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释】
① 朱兵. 例说文言翻译中语境意识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5).
(作者单位: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