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格化”新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2017-02-18 09:11周钰
人民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

周钰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托社会型服务网络(SNS)构建高校实名制网络社区,网络社区中大学生主动创建“网格”和主动加入他人创建的“网格”。通过“网格”可以实现网络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和自我学习等,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工作有的放矢,且行之有效。

【关键词】网格化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社区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将“网络”视为重要阵地。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这些互联网的延伸产品已经深深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如何将网络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与时俱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教育主体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面向学生主体搭建的适应网络特性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样式和策略,它将网络特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实践内容有效结合,形成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稳定的组织形式。因此,如何将网络的特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无缝结合,是构建有效模式的关键。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带来了诸多挑战。

网络的平等性。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参与个体的地位是平等的,包括获取和发布信息也是平等的。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是主体,是教育内容的传播者;学生是客体,是教育内容的接受者。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接收各类信息,接收量甚至多于老师,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信息优势慢慢弱化。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备“双主体”特质,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通过教育教学内容协调互动,共同发展。

网络的互动性。网络环境下,参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具有“你來我往”的双向性。网络的双向互动性使得依托社会型服务网络(SNS)的各类网站应运而生,并大受关注,如人人网、Facebook等。其特点之一是去中心化,这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模式和受教育方式改变的主要原因。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热衷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对于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予认可,所以网络的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朝着互动性的方向发展,不再是教育者的“独角戏”。

网络的开放性。在网络环境下,任何参与个体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接受网络信息。网络信息庞大,选择无限,如何应对处理网络信息,是一项新课题,特别对于信息高度集聚的高校,更需要重视。网络开放性的另外一面,是所有在网络中匿名“行走”的个体都会留下“痕迹”,对于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而言,这些“痕迹”都将成为网络行为和意识形态分析的基础数据。

网络的导向性。网络的导向性和开放性是紧密关联的,因为网络信息可以不加任何过滤和修饰,扑面展现在参与个体眼前,所以网络信息对接受者具有强烈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对一”和“面对面”的模式受到网络言论“病毒式”信息扩散模式的挑战,其作用不可小觑。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教育监管有局限。从目前实际来看,尽管高校已经充分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并在教育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因为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探究还是大大滞后于互联网自身的迅速发展,因此,高校尚缺乏强有力的模式和主动性的方法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当网络舆情监控发现危机情况的时候,高校教育工作者多采用锁定跟踪IP、搜寻发帖人删帖等被动方式进行解决,无法做到主动预警。

载体建设较滞后。高校一方面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重视更新国家和学校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也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但当前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网站信息发布为主,缺乏互动,在大学生中难以形成吸引力和影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明显。

教育主体显被动。现实中我们多视学生为教育的“对象”,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诸如我们会要求党员学生浏览指定的红色网站进行理论学习,要求团员学生关注官方微博并转发固定的信息,也会将此作为学生考核评优的项目。这样短、平、快的教育节奏忽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特性,学生的选择参与和诉求表达有限,不利于学生根本认同和长远发展。

将“网格化”概念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亟需我们寻找一种新型模式,将互联网的特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有机结合,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构建了“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运行三年,效果良好。

“网格化”与“网络社区”共同发挥作用。“网格”一词源于行政管理,城区地域按要求被划分为若干“网格”,并设立“网格员”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在Web2.0技術下,随着Facebook、MySpace、人人网等社交网站的兴起,以实名制和真实人际关系等为特征的SNS成为了新兴热点。可以说Web2.0技术和SNS社交网络的发展,创新了“网络社区”的概念,并让个体以实名制形式建立网络圈成为了可能。

“网络社区”下“网格”模式的构建。“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以SNS为技术支持构建高校网络社区,并在网络社区中建立多级网格。如一级网格可以是某地区高校群全体学生,二级网格可设为某所高校的全体学生,于是次级网络依次类推为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寝室。建立高校网络社区,将现实中的校园圈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网格圈”,把个人空间、兴趣圈、学校、专业等多种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交叠在一起,搭建起一个立体形、多样化的人际交往平台。

网络社区中网格的建立过程中需重视四点,一是科学合理划分网格。依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网络特性,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建立自上而下的定义网格(党团组织类)和自下而上的自发网格(兴趣爱好类)。二是准确掌握网格信息。网络社区特征之一是实名制,每个网格要求摸清所属范围、类型特征、人员的构成和网格资源配置,开展活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三是加强网格内部建设,社区内任何一个成员都有建立网格的权利,可以自主设计、自主组织开展网络活动,提升各个网格中成员的活跃度和归属感。四是培育网络评论员,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入驻”网格,开展诸如发布各类正面信息、对热门话题进行正面引导等工作。于是,网络评论员类似于政府行政管理的“网格员”,作用于网络社区中的各个网格,形成高校网络社区下“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平等互动:“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双主体”关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①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源上讲,正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主体性,即提倡的“双主体”特质。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利用网络平等性的特质,以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为前提,构建教学双方的互动教育模式,平等互动,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发展大学生主体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體能力主要是指足以使主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有的认知能力、选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把“激发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网络社区中,汇聚了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讨论,大学生可以自由建立自己感兴趣的“网格”,也可以加入他人建立的“网格”,自由发帖和表达。

激发教育者主动教学。大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两者辩证统一,互为因果。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照“网”宣科,或者对网络信息不假思索传递给学生的现象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更不可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本源作用。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学生难辨真伪。“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者抓住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难辨信息的问题,以关爱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主动将网络信息过滤后传播到网络社区中的各个网格,促使学生学习更为有效,思维更为明晰。

拉近“双主体”教学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两个具有平等地位主体之间的“双主体”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总与“单向灌输”和“居高临下”的教育模式相联系,多是因为学生和老师除了课堂上的“上课”和“听课”,课外的互動交流少。“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课堂中的交流延续到课外时间,教育者可以加入多个“网格”,利用课余时间和大学生以“@某人”的方式互动交流。

开放共享:“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内容的特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实质是“变与不变”的结合,不变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等,顺势而变的是符合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内容和形式。②网络的开放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需找到教育的“变化点”,使之转化为教育的“着力点”。

“课堂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的结合。不可否认,“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思想政治情感认同,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导向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力。③而网络信息资源却迎合了读图时代的视觉冲击,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教学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态势影响着大学生,这种影响是通过网络载体提供的,其实弱化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介于“课堂式”和“开放式”教学方式的中间模式,在各个“网格”中,网络评论员会以教育者的姿态将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加工过滤,并筛选符合各个“网格”特性的内容加以上传共享。这样实现了网络形式和教育内容的耦合,教学联系空间从“课堂”拓展到了“网络”,也从“网络”优化到“课堂”。

大数据分析和网络情商的对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展的实证分析,是对教育方法、手段和形式等方面的效度进行检验,常规方法是采用抽样调查。然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有效的数据分析,必须结合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主要特征有三方面:数据不要抽样要全体;做事需要的是效率而不是精确;要相关性不要因果。大数据时代全体大学生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体,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全体行为都将留下“痕迹”。任何个体的混杂数据都可以被关注、采集和分析,只要数据足够大,就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全样本”的数据分析提供全部的量化信息。“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各个单位都可被定义为“网格”,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立分层分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证分析成为了可能,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深入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这些数据因为庞杂而并不要求“精确”,只要能和大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相关,并且能量化的数据,都可作为分析的基数。同时应该关注数据表达的“是什么”,而非“为什么”,只要存在相关关系的数据分析,就能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成效重点指向大学生“网络情商”的提升。网络情商,即在互联网中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一般可以通过网上发帖和内容评论来体现,这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观测点之一。依据心理学行为疗法理论,人的认知和行为可以通过外界的不断强化而得到发展,网络情商的提升除了通过自我激励等自发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外界的正面引导来完成。在“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网络评论员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鲜明的立场,他们能纯熟地运用网民合理合法的网络语言习惯,积极引导网络话语,通过人际传播被广大追随者所接受,培养网上影响力,进行“自我传播”。

教育引导:“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组织形式的保障

教育引导内容需自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保证正确的教育导向,必须要把握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教育的基本规律,采用依靠网络、学习先行的优化性策略。较之传统意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网络社区的平台上更具有集中教育引导的作用,并主要由高校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完成,所以教育者应该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承担起育人的使命,依靠网络,主动学习。教育者要具备现代学者的敏感,有阵地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污秽,努力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在各个“网格”中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要正身、威言、立信,要牢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教育引导主体应扩大。在以六度分割理论为基础社交网络中,实名制下组建的信息传播平台,成员都能成为发言主体,任何一个能引起最小共鸣阈限的话题都会迅速在网上网下病毒式地扩散,具有引导性。“网格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发言引导主体范围可以扩大,将教育引导作用最大程度扩散。高校可以组建以辅导员、党员教师、思政教师、班主任、学生党员“五位一体”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他们是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对公众态度和观点的形成施加舆论影响。④另一方面,在网络社区中实践成熟的网络评论员在必要的时候走向社会互联网,发帖传播好声音,通过人际传播让追随者接受和转帖,让正能量和主旋律在网络世界中发散开去,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情操符合社会实际的需求,不偏离社会的主导方向。

教育引导效果可检测。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面向学院全体学生构建“网格化”网络互动社区,学生需要经过实名认证方能成为网络社区的成员,保证了网络社区的安全性和可引导性。网络社区以SNS为技术,成员可自下而上在网络社区中构建各个“网格”,经社区管理员审批后,由网络评论员入驻该“网格”进行管理和引导。同时,各类党群“网格”由社区管理员自上而下构建,如“党员之家”“网络党校”等,成员可根据要求自动加入。因为以校园网作为依托,成员在网络社区中留下“痕迹”的数据均可在校园网后台提取分析。网络社区管理员在必要时可对各个“网格”成员所发布“正面信息数量”和“负面信息数量”、网络评论员发布“正面引导数量”、以及成员在激励下发布“负面信息数量”的减少量和“发布正面信息数量”的增加量等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继而判断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一位网络评论员针对发布“负面信息量较少”的成员,开展正面教育的方法对提升成员“网络情商”的效果较为显著。但是针对发布“负面信息量很大”的成員,网络评论员开展正面教育的方法是不显著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经常愿意发布网络负面信息的成员而言,仅仅依靠一位网络评论员的单一方式引导,其网络情商的提升不明显。于是改变引导策略,采用多位网络评论员通过多种渠道对其开展引导的方式,显著性得到了提升。经过回归分析可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运用具有显著效果的引导方法,而对于不显著效果或者有负向效果的方式要改良甚至舍弃,才能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对性。

(作者为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注:本文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思政专项项目“基于高校网络社区的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Y201432919)成果】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②胡树祥:《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第60页。

③周德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特点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第34页。

④彭兰:《网络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

责编/周素丽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