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琪
【摘 要】“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有着诸多互联互通的表现。做好两个课程的有效衔接,是课程以及学生成长的共同需要。本文提出“研读课程内容,明确教学梯度”“对比内容差异,确定衔接角度”“精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信度”以及“甄选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度”的教学策略,并以品德与社会《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和思想品德《走进绿色网络》两课的有效衔接加以阐释说明。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有效衔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059-02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地综合性课程。两门课程同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同属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由于课程性质具有共性,两门课程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也有诸多互联互通的表现。关注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的有效衔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及学生发展的必然需要。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品德与社会教师没有关注到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备课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相同内容的教学设计拿来便用,造成教学起点过高,教学内容超前,教学实效无从谈起。下面,笔者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视角,以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与首师大版初中一年级思想品德《走进绿色网络》为例,对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有效衔接的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研读课程内容,明确教学梯度
课程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意志、要求以及课程的定位,它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这一主题在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具体描述为“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初中思想品德《走进绿色网络》作为实践活动课,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具体描述如下,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生活。由此不难看出,两个教育主题旨在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而在具体学业水平、内容要求上呈现了明显的梯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引导学生有效获取信息、增强辨别能力、文明上网;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生活阅历,将具体要求定位在“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理性地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生活”。
笔者曾经看到一篇《走进绿色网络》的教学设计,第一个教学环节的活动设计是“客观认识互联网:一分为二剖析互联网的利弊”,不难发现,这一环节的设计内容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是完全相同的,无形之中造成了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重复,导致教学实效的缺失。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深入研读课程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定位,使得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呈现应有的梯度。
二、对比内容差异,确定衔接角度
课程内容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对比课程内容,会使得教师将不同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了然于胸,再通过揣摩差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确定衔接角度。对比《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和《走进绿色网络》所对应的课程内容,如下表:
对比行为要求,初中阶段所提及的“合理”指的是合乎道理或事理,而小学阶段“遵守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是“合理”的具体表现之一。显而易见,初中的行为要求更加宽泛。对比能力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中所提及的“辨别”能力,意在众多的信息面前,学生能够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比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哪个可以相信?哪个不能相信,等等。而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中所提及的“批评”能力,“批”指批判、批评;“评”指“评论、批评”。这里的“批评”包含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既有评论,也有批判。毋庸置疑,无论是“评论”还是“批评”,都需要建立在小学阶段“辨别”能力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比能力要求,显而易见:两个学段教学的衔接角度在于“辨别能力”。
因此,通过对比内容差异,明确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关联、确定衔接角度尤为重要。
三、精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信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只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会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加之生活阅历更为简单,使得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较为表层、单一,对于生活中的问题缺乏整体的、联系的、深入的、多角度的思考。《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一课,通过学情调查得知该班学生上网以学习、娱乐为主,但时间偏长,不懂得合理使用网络与信息的意义所在,所以表现出自我约束力的缺失。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采用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依次提出3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主要问题,分别是:“爸爸妈妈们为什么这样严格控制时间呢?”“网络内容也是需要严格把控的吗?”以及“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让我们一起想想上网的具体做法吧!”谈话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生活经验学习整体的、联系的、深入的、多角度的看待上网问题的过程。在谈话的尾声,有的学生说:“上网的时候,给自己上个闹铃,免得自己一玩儿上瘾就忘记了时间!”,还有的学生说:“网络上有真有假,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多留心,多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网络内容的辨识以及把控时间意义的理解,而且还增强了防范、自控的能力。对于思想品德《走进绿色网络》一课的教学,同样需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阅历、知识与能力积淀以及存在的问题选择教学方法。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直面他们在这一主题下遇到的真问题,切实满足他们成长发展的真需要!
四、甄选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又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过程。因此,评价的意义既在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也在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向与引导。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方式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问题,《共建绿色网络小窗口》一课以自评、家长评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和家长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制定的《绿色窗口使用公约》,以上网时间、浏览内容、文明表现为具体的着眼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记录,以此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对网络内容的辨识能力以及把控时间的能力,树立網络安全的意识。思想品德课《走进绿色网络》的评价方式同样需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利用评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地运用媒介批评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会理性的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重视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有效衔接的教学策略,以满足课程的要求,最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赵 悦)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