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2016-09-29 18:14徐飞跃
求知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高职有效衔接

徐飞跃

摘 要: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已经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在终身教育社会大背景下,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之路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以中高职英语类课程的衔接为例,以人才结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策略。

关键词:中高职;英语类课程;人才结构理论;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2014年,国务院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其中明确指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已经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1]

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是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在终身教育社会大背景下,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之路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这种背景,本文研究以人才结构理论为指导,通过调研与分析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教学的衔接现状,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策略,对促进中高职英语类课程衔接教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学习模式相适应”,而“不同知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2]中高职教育的对象处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因此要根据人才结构的不同层次,来确定教育的内容与标准。

二、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衔接策略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教育要求各级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时必须着眼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分级分层培养,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逐步推进,必须遵循知行统一理念把知识技能学习和实践应用协同推进,以最终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

1.协同设计培养方案,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衔接

教学目标的有机衔接是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前提,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衔接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和教学现状,让中职学校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最终目标和要求,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和人才培养理念的认同。以本校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五年一贯制)专业为例,通过课程建设研讨会,中高职双方在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来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系统化培养,统筹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共同选择课程教材或联合开发专业校本教材,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以英语类课程为例,结合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岗位上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我们和中职院校一同规划了英语类课程的设置方案,如图所示,在终身教育背景下,课程教学目标的衔接要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元素。

2.分层规划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核心。整体设计后的课程内容要有延续性,该弱化的弱化,该强化的强化,整个知识、能力体系是连贯的、延续的;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能顺利达成;要有职业性,能反映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体现职业典型工作过程中不同职业场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如图所示,本校该专业在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教材选择上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延续性、职业性和层次性。比如中职英语、大学英语两种基础模块的课程教材在词汇量、词汇难度、阅读篇章难度及相关作业难度等方面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层次性;英语(职业模块服务类课改新教材)中的Workplace Manners、Procedures and Duties、 Information at Work等内容为后续汽车英语和汽车职业英语课程解决了不少培养基本交际能力的任务,体现了内容设置和选择的延续性和职业性;在中职三年级的汽车英语课程中选择的新理念中职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不仅是二年级教学的延续,其中的Equipment in a Workshop、Safety at Work、Tools and Their Use等模块内容更能有效地为汽车职业英语课程的开展深度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分层规划设计,整个教材体系层次分明,难易度设置合理,前后内容衔接紧密,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3.逐步过渡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组织有效衔接

教学组织是课程实施的支撑,而教学方法的衔接是关键,要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关键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用性的课程编排基础上,“以生为本”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课程衔接中“有效教学”指的是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的教学方法,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师与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教师在角色定位上有许多不同,他们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职场情境的能力。为了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就要更为灵活多样。由于中高职学生认知程度的差异,中职与高职教育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程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中高职课程衔接中教学方法应该有一种过渡。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过渡,应该逐步进行,让学生从适应到熟练掌握再到融会贯通;要结合中高职对应的不同职业岗位工作场景来创设难易程度不一的学习情境,采用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职业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实践任务的能力。

中高职课程有效教学中应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为出发点;要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完成过渡;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如图所示,本校该专业的中高职英语类课程在选择教材时已经考虑到了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逐步过渡、汽车企业职业素养要求的逐步对接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逐步培养。比如,中职英语(教学做一体化教程)教材,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单元任务,要求学生集体合作运用单元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策略知识来完成任务。通过练习,学生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感受英语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策略能力。通过任务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可以提前让学生领会在高职阶段汽车职业英语课程中所要用到的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要领,实现教学方法的逐步过渡。

4.全程采用多元评价,确保教学评价有效衔接

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核心是提高质量,科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估能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有效把控。以期末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价值判断,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文素养提升、合作意识进步、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改善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表现等方面的有效评价。为此,课题组通过反复研讨,确立了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评价模式理念,教学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协同完成,课程学习成绩由每个项目模块三方评价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来构成。让高职教师参与到中职课程教学评价中,让不同的评价主体和客体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科学地监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

潘光曾经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中职的课程带领学生爬到山腰,高职的课程将学生从山腰送到山顶”。在终身教育大背景下,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需要内在的有机联系,教学目标的衔接是前提,教学内容的衔接是核心,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衔接是关键,教学监控与评价的衔接是保障。衔接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和综合改革的顺利开展,完善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中高职院校协同发力、动态推进。

参考文献:

[1]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9):5-8.

[2]黄佳佳.终身教育背景下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潘 光.构建体系还需凝聚哪些共识[N].中国教育报,2013-01-23.

猜你喜欢
中高职有效衔接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