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琪
(宁波市效实中学,浙江宁波 315000)
异响争鸣
“民族精神”的教学不宜采用“卧薪尝胆”典故
冯 琪
(宁波市效实中学,浙江宁波 315000)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代表着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卧薪尝胆”虽然包含着在逆境中发奋图强的积极内容,但是它的目的、手段等却有悖于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如果教师将“卧薪尝胆”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来教育学生,就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人格上的缺失,危害社会。因此,“民族精神”内容的教学不宜采用“卧薪尝胆”这一典故。
卧薪尝胆;民族精神;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因此,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由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植根于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此教师在“民族精神”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典故,以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卧薪尝胆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对吴国的争霸战争中失利后,为东山再起、报仇雪恨而忍辱负重、发奋图强,最终灭吴的故事。千百年来,越王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成为中国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的典范。从教以来,笔者数次观摩同仁的课堂,发现不少教师在“民族精神”的教学活动中会选取“卧薪尝胆”的案例,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别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此,笔者觉得颇为不妥。因为教材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代表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卧薪尝胆”虽然包含着在逆境中发奋图强的积极内容,但是它的目的、手段等却有悖于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关于“民族精神”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不宜采用“卧薪尝胆”这一典故。
笔者在“民族精神”内容的教学活动中,面向学生进行了调查:①你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②你是否欣赏卧薪尝胆?如果欣赏,请说出理由。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知道这是越王勾践雪耻复仇的故事,也比较欣赏卧薪尝胆,欣赏的理由也是大同小异,如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等。针对学生的认知,笔者又请学生思考:“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动机是什么?他在卧薪尝胆的过程中采取过哪些手段?他又如何处置了对手?”在笔者的启示下,学生想到了卧薪尝胆的另一面。
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卧薪尝胆中越王勾践在逆境中奋斗的一面,而没有关注他卧薪尝胆的动机和目标——复仇。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复仇有一定的正当性,但是,从深层的人性而言,复仇心毕竟是一种恨人之心,因为“报复感情,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道德的”,更谈不上崇高。而且,越王勾践为了复仇不择手段,在吴王夫差面前处处示弱,处处谄媚,奉上美女西施,甚至还品尝夫差的粪便来取悦、迷惑对方,但是在背后,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积聚力量,时机成熟就给吴王夫差以致命一击,演绎了一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佳话”。由此可见,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所体现的所谓“坚韧与自强”,实质上仅仅是实施他那复仇计划的一个手段而已,不但不值得欣赏,反而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也有学生认为,越王勾践毕竟报的是国仇,带有朴素的爱国主义。对此,笔者进行了澄清:首先越王勾践对吴国进行的是争霸战争,并不正义;其次,越王勾践在争霸过程中是先大胜后惨败,然后才有卧薪尝胆的事情,因此他也并不令人同情,与爱国主义更是相距甚远。
在悠久历史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伟大,关键在于她合乎崇高的道德要求,如“爱国主义”应该表现为“反对强权、抵御侵略”而不是“耀武扬威”,“自强不息”应该表现为“艰苦奋斗,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而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着中国人民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卧薪尝胆之魂是“报仇雪恨”,因此不符合中华民族精神。
正如前文所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目的是复仇,为此他不择手段,发奋图强,终于成功。千百年来,人们只看重越王勾践因所谓的“自强”“忍辱负重”而“成功”的一面,而对于他的动机、手段以及后果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导致人们对卧薪尝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也导致人们对卧薪尝胆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卧薪尝胆不能塑造高尚的人格,相反,它还会导致人更多的心理阴暗面。
人们知道越王勾践是怀着强烈的复仇心,在逆境中忍辱奋斗,终于成功,这一过程和结果确实很有激励作用。但是越王勾践为了复仇,极力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甚至不顾廉耻,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行为,终于使吴王夫差放松了警惕,然后他抓住时机,成功复仇。人们不禁要问,教师以此来教育学生,是要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他的真实意图隐藏得越深,那么实现真实意图的动力就越强,一旦得志,反攻倒算的力度也越大,而且毫无怜悯与同情,即便是对自己曾经的患难之交也是如此。越王勾践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实力大增,彻底打败了吴国,在决定吴国的存与废的问题上,他毫不念及当初吴王夫差曾对他网开一面、手下留情,干净利索地灭掉了吴国,并且对于走投无路的吴王夫差还进行了一番羞辱,促使其羞愧自尽,以绝后患。功成之后,越王勾践开始猜忌与他患难与共的功臣文种,后来竟然逼迫他自尽。越王勾践在上述行径中所展现出来的“阴”“狠”真是令我们后人“惊叹”。可见,卧薪尝胆这一典故是在明确地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成功,除了要努力奋斗之外,还必须要有很深的城府心机、要心狠手辣、把对方斩尽杀绝,否则自身难保。吴王夫差就因为动了恻隐之心,留下了越国和越王勾践而遭灭国之灾;后来的项羽因为缺乏心机,还因为在鸿门宴上对刘邦产生了妇人之仁而自刎乌江。久而久之,有些人就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的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才能成为“英雄豪杰”,才能有所作为,甚至还有人发展出一门“厚黑学”来倡导这一理念,真是咄咄怪事!
分析卧薪尝胆这一典故,人们很难发掘出“真诚、友善、同情、宽容”等充满人文情怀的正面价值,倒是不难发现其中充斥着“阴谋诡计、冷血无情、忘恩负义、心狠手辣”等负面的东西。如果教师将卧薪尝胆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来教育学生,就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如心胸不开阔、记仇、享受报复带来的快感等,也会使学生产生“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观念,导致人格上的缺失,危害社会。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无论多么善良,他或多或少会从他人那里受到某种伤害,从而会产生害人之心,如报复心,在报复心的支配下,每一个人也都或多或少会做出有目的的害人的行为。客观地讲,报复行为并不都是龌龊的,“一个人损害社会和别人,他也会受到同等的损害,这样等害交换便能够使人们避免相互损害”。但是,人们也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报复行为的结果是损人又害己。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妥善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恩怨,以减少这种“害人之心”。
从人性的角度上讲,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友善、和谐的社会里。卧薪尝胆的人,如越王勾践,他心里充满着仇恨,对他人也缺乏信任,神经高度紧张,得不到社会的温暖,因此,他的内心是孤独的,尽管他贵为君主,但是生活是不幸的。历史发展证明,个人的福祉、社会的进步主要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以增强全社会的利益,而不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害,以减少自己的损失”来实现的。因此,笔者认为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宽容与和解。正因为如此,我国法律禁止公民采取“以暴易暴”的方式进行“报仇雪恨”,即便是类似“拳打镇关西”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打抱不平”,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因为“以暴易暴”会导致更多的仇恨,出现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其实,人类社会每天都有野蛮的行为发生,但是现代社会之所以文明,恰恰在于它避免了“以暴易暴”,而是采用文明手段,如宗教、教育等办法,特别是通过法律手段来处置野蛮行为,进而终结冤冤相报的循环,实现宽容与和解,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与友善。如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采用“真相与和解”的方式,较好地化解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历史怨恨,也较好地包扎起国家的创伤,开创了新的生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不但要求我们中国人行事要有崇高的动机与目标,而且还要求我们的手段是光明磊落的,因为中国人民深信:“手段与目的是不可分段的结构,没有手段黑暗的光明目的,也没有伟大目的下的卑鄙手段。”而剖析卧薪尝胆这一典故,人们发现它的动机、目标并不崇高,手段也不光彩。因此,卧薪尝胆与中华民族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目的是要塑造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的谦谦君子,而卧薪尝胆则与之背道而驰。正如著名学者易中天在2013 年 11 月的《钱江晚报》读书会上所说:“我最害怕卧薪尝胆的人,他可以用卧薪尝胆这么狠的方式对自己,一旦出人头地,不翻本才怪。一个敢对自己动刀子的人,杀起自己的兄弟来是不会手软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民族精神”内容教学的时候不宜采用“卧薪尝胆”这一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