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策略

2017-02-17 15:18赵梦香
未来英才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

赵梦香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迁移就是用巳获得的知识、技能来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解决新问题,如果说“照猫画虎”有使用价值,那么知识迁移就具有创造性价值,是自学和应用能力的综合,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取智慧的果实”。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曾经说过:“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可见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要求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但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无从下手,或是把知识点张冠李戴,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因此,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当前认知、所教知识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1、注重化学认知结构的系统化,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化学认知结构则是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结构,是化学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和组织,是化学科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奥苏伯尔认为,良好的认知结构将促进新的学习或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认知结构的系统化,以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必修教材知识的逻辑线索的整理,并且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整体系统化,以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其重复认知,增加认知负担。如关于有机物的教学中,各种烃及烃的衍生物、糖类和蛋白质等,虽然分布在不同章节,但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以各类物质的结构为核心,以官能团为桥梁,以性质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以形成新的较全面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有机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2、以透彻理解所学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理解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而学习迁移理论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没有理解的知识是难以发生迁移的。也就是说,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应用知识,是为了更容易地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使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容易。為了能透彻理解所学知识,作为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所学知识,努力用已掌握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解决新问题,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新的应用情境,让学生能在这些情境之中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让知识在迁移、应用过程中得到强化。

例题:浅绿色的Fe(N0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2HO=Fe(OH)+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绿色变深B,变得更浅c,变黄色

D,不变

错误解答:A,由于Fe(NO)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当往该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促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使得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浅绿色加深。错误原因是忽视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使得在加入盐酸时,亚铁离子被氧化。

正确解答:c,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显强氧化性。当往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溶液呈黄色。

3、重视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化学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感知一加32--形成一联系、整合一应用”五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弄清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各化学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概念、理论的关键词、化学用语的含义并加以运用,找寻其中的一般规律,潜移默化之间形成对化学知识的迁移。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清晰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并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增强学生化学知识的迁移意识。

4、重视化学知识的复习,培养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迁移”总以原有认知为前提,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为此,就必须切实加强化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坚持所学知识的建构,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问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5、重视化学习题的情境转换,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现在学生学习内容多、作业负担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考虑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针对性强、有一定代表性、开放性强的习题,精讲精练,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逐渐养成知识迁移的习惯。

6、充分运用比较,促进知识迁移。比较就是找出各知识的异同点。在传授知识中应用比较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中把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放在一起比较,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系物进行比较,Na、Mg、A1进行比较,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有关知识,促进知识的良好迁移。

总之,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就是学习知识迁移。而学习知识迁移对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正确的学习知识迁移方法和迁移能力培养,对学生学习效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培养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