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低年级的小朋友一见到色彩艳丽的数学图片、实物或一听到语言生动的描述,思维就会一下子兴奋起来。因此,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不但能有效地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张扬个性,而且能不断地提高学习质量。以下谈几点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玩”境——理解算理
理解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实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使新的数学知识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并将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融为一体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首要因素是学生是否具有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心理愿望。众所周知,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玩”与“做”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学具,每一次用5个摆一摆,拼出图来,看在限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几幅自创的图,共用了几个学具。通过想一想、摆一摆、“玩一玩”,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每次用5根小棒,摆出五角星;有的学生每次用5块三角形,摆成小鱼; 还有的学生每次用5个圆片,摆成花朵……来说明几个5连加是几。学生充分理解、记忆“5连续加5”的依次和,这些感性材料为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扫清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他们的逻辑思维得以顺利进行。
二、创设“做”境——凸显过程
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的良好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之在操作中对未知世界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例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发给每个小组数量不同的小棒,组内的小朋友一起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并说出数小棒的方法。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亲身经历了抽象出数的过程。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数小棒。有的同学说“可以两根两根地数。”有的却说“一根一根地数,才不会数错啊!”有的同学说“数出10根小棒放在一起,再数其它的。”还有的同学说用一种方法数,用另一种方法检查……每个小组都想出了多种数小棒的方法,全班同学的思维达到了高度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在“做”的情境中亲自感受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感性经验及方法。
三、创设“拟”境——强化联系
实践证明,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割裂数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强化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一本书,已看了46页,还剩28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这道题时,学生要通过逆向思維,然后用加法来解决,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创设“拟”境,进行了“生活化”演示:拿出一本书,边做一页一页地翻阅动作,边说这本书已经看了46页,手捏着剩下的部分说还剩28页,怎样能知道这整本书有多少页呢?接着教师做出把看过的和剩下的两部分页数合并成整本书的动作,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的演示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顿悟,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创设“疑”境——撩拨探究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教材中所提供的信息是静态的,教师应善于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情感的动态形式。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设问:6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分几个?(3个)2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分多少?(1个)1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分多少?(部分学生会说:一半)1个苹果平均分给3名同学,4名同学呢?在步步追问中,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学生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由此去探索“几分之一”自然情绪高涨。
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适度、适当、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新颖的、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