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敏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南丰小学,江苏张家港 215600)
以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借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借用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所以在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规范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借用”过渡到具有特色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模式。下面就介绍几种为改革教学模式而创新的教学方法。
榜样示范法的实质就是示范法,就是通过老师上课的举例示范,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基本知识,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5课《制作课程表》时,我就采用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详细做法。在前面为学生进行了Word的认识课程后,学生对Word中的基本功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这节课只对Word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就开始了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示范。制作课程表的第一步就是在电脑桌面上找到并打开Word,这是最为基础的一步。第二步是在Word中的菜单栏中找到“插入”菜单,并点击,点击之后可以看见很多选项。示范到这一步的时候,再对课程表的格数进行规划,如每周上五天课,每天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我们就可以制作一个6行5列的最简单的课程表。所以第三步的操作就是在“插入表格”的下拉菜单中数一个“5×6”的表格并单击,这个时候在Word的工作区就会出现一个6行5列的表格,之后把每节课程相应的填写进去就完成了最简单的课程表制作。在为学生示范其他的制表方法时,我还是采用示范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在示范完所有制作课程表的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从学生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知识,大多数学生能快速地制作出课程表。
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通过示范模仿,进而掌握知识,这也正是示范法这种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因此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1]。
师生同步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或者指导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及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也可以用学生发现的问题来进一步教学,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思维碰撞,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27课《幻灯片链接》时,我就采用师生同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学习完前面《走进PowerPoint》《编辑演示文稿》等课程后,学生对PowerPoint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所以我采用现场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的方法来教学如何进行幻灯片链接。在进行链接之前,我先要求学生制作几张幻灯片,在这段时间内我对学生制作幻灯片的操作进行指导,改正不规范的操作,并为学生解答在制作幻灯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也是帮助学生回顾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在学生制作完成幻灯片之后,我就开始指导如何进行幻灯片的链接。第一步我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幻灯片中找一段需要链接的文字(链接完成后直接点击这段文字就能打开所链接的幻灯片)。第二步是学生完成相应的指导后,我让学生选中刚才选定的文字,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并点击“超链接”。在我进行完这步的指导之后我留出了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第三步是让学生在弹出的对话框“插入超链接”中选择自己需要链接的幻灯片,并单击确定。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不用在电脑上操作,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
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指导的同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步骤。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课堂较为混乱,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
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做详细的讲解,只是对学生分配任务并进行简单的引导。
例如,在教学选修第8课《画组合图形》时,我就采用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用电脑画图形的技巧方法。由于在学习这课之前学习了《画楼梯》《画正多边形》等课程,学生对用电脑画基本图形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所以我就布置了“用图形画出一幅组合图形的画”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探究实施。在布置任务之后,学生开始开动思维进行创作。我在观察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创作那些不规则的图形时比较吃力。比如有位同学要画一个“弯弯的月亮”,就不知道怎么画出来,刚开始他使用曲线工具进行拼凑,比较费事而且效果也不太好。在他经过多次探究之后用两个圆解决了这个问题:先画出一个圆,然后复制一个相同的,接着移动其中的一个,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月牙形,填上颜色之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学生在完成类似的创作之后会发现用这种方法作画既迅速又美观,这就是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实际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多用于趣味性比较强、难度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任务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占用的课时比较多,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2]。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再本节课程里完成教师预定的任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6课《键盘输入》时,我就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强化练习键盘输入的熟练程度。我用一篇500字的文章让学生以每分钟40字的速度输入电脑,并且正确率在80%以上。这个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了汉字的输入方法之后让学生去完成的,主要是想通过输入这段文字来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速度和正确率,从而完全掌握这节课程的内容。在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任务的设置是比较重要的,其设置标准要求切合教学内容,还要贴近实际生活,用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以致用。
任务驱动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内容方面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任务确定,合理地设置任务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也吻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文中介绍了几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方法既有优势也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教学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方法同时用于教学,各取所长,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 徐燕红.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02):129-130.
[2] 付启龙.信息教育教学模式浅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