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燕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学校,江苏如皋 226561)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在实践中,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理解常常是在解决了工具性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人文意义,而这个人文意义往往是来自于教学参考书,因此学生对文本的人文意义理解,也就容易演变为对参考书观点的生硬理解与机械记忆。显然,这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也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文本细读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和美国,延至中国后得到了中国学者的精心研究。比如说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所认为的文本细读就是“咬文嚼字”,其强调从文义、情感、口气和用意四个角度对文本进行细读;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认为文本细读要从字词、句式、结构、内容意蕴四方面进行,其强调文本细读需要“反复品读”[1]。除了这些大家之外,其他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解读,比如说有人指出,文本细读除了对文字本身意义的研究之外,还应当包括文本的句式、文本的逻辑、文本的细节描写以及文本是如何“留白”的,等等;也有人对文本细读的方式做出了研究,比如提出了诵读法、品读法、素读法,以及比较法、还原法等。
语文教师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文本细读指导者,在实践中其实也是有很多直接的认知的,笔者以为,文本细读有这样的两个基本点:一是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二是对文本中关键字、词、句的咬文嚼字。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方面:一是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对文本进行解读;二是要基于文本读作者,读文本中的人或物或事,以及从文本中读自己。之所以说这两者非常关键,是因为文本细读之“细”的价值,就体现在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文本主旨的言咏上,只有经历这样的“细”,文章的本意才能真正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细读过程,那学生接受到的所谓的人文意义,只可能是教师的机械灌输。
从这个角度讲,文本细读的主体必然是学生,文本的意义必然是通过细读来得到构建的。至于上面所举的有人提出的文本细读的具体方式,笔者倒以为这个不必过于刻意追求,因为文本细读的关键在于一个“细”字,只要学生以及发挥指导作用的教师能够本着这个“细”字做文章,有些文本细读的指导方式会自然形成,因此作为教学思路的总结,提出不同的文本细读的方式是可以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刻意地运用某个教学方式,可能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文本细读是如何进行的呢?本着上述理解,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浅显理解。
作为一篇文言文,其教学原本就有细读的必要,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也必然会有细读的需要。这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自主细读;二是教师引导下的文本细读。前者是在学生已有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字、词义的构建,后者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意义构建。
在第一个层次中,笔者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自主构建其中的字、词、句义,事实证明,学生是具有文本细读的基本元素的,比如说他们会对“晏子将使楚”中的“将”字进行细读:有的学生会自然地认为其是“将要”的意思,也有学生对此提出质疑,质疑的依据是对文言文中的关键字的理解,能不能用现代文的意义去演绎?而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意见其实也是趋于一致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要看具体的字词,不能一概而论。又如学生在细读“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这一句时,有学生对其中的“过”字产生了兴趣,这个“过”字是什么意思呢?有学生紧盯着这个“过”字,认为其有经过、通过的意思,也有学生别出心裁地认为是过错的意思等。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有的学生能够下意识地结合后面三字进行理解,认为“过王而行”也许就是“在大王面前行走经过的意思”,那“过”就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经过、走过”的意思。这样的基于自身文言文阅读的经验基础上的初步阅读,常常可以让学生对文言文形成一个大致的理解,对文章大意也产生一个轮廓。此过程中,即便偶有不足,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反而会让学生处于一种愤或悱的状态,更有利于后面教师的启发式教学。
在第二个层次中,教师引导学生去细读文本,以进一步确认字、词、句义,同时对文本的理解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最终意义的构建仍然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只有本着这一思想,这个层次中的学生学习才有可能仍然处于“细读”的状态。《晏子使楚》文中“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学生对其中的“习”字之义原本就把握不准,那笔者在引导的时候,就与学生一起探讨:你认为是何义?有生答“学习”,有生答“练习”;教师则追问:“这样的解释,通吗?”生答:“我们也感觉不通,但想不出其他的含义了”,其实也有学生在下面低语“会不会是‘善于’的意思”,但有学生反驳“文言文中的善于是可以用‘善’字的,干吗用‘习’字呢?而且‘习’就有‘练习’的意思,比如说‘学而时习之’……”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文本细读的过程。而教师在此基础上的引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辨别、判断,比如此例中笔者问学生“若以‘善于’来解释,是否通顺?”生皆认为通顺,“既然通顺,那为何不可解释为‘善于’呢?”待生说出反驳理由后,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中有没有其他用‘习’字表示‘善于’的意思的。”这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学生思而未得,但这个种子既已播下,课后的进一步探究就有了可能且有了意义了。
此教学过程中的“细”,体现在咬文嚼字上,体现在基于生字以及原有的认知构建字、词的意义之上,虽未涵括以上文本细读的全部要素,但是细的意味肯定是存在的。
在语文教学的经验总结中,笔者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文本细读对于学生来说,应当修炼成为一项基本功,一旦学生有了这种扎实的基本功,那他们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生成许多属于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很多原本需要教师多费口舌的意义自然构建出来[2]。
既是基本功,那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在备课中要研究文本有哪些“细节”需要学生去研读;要在具体的细读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很多时候只要自己“细读”,是可以读出文本中的意义。可以肯定的是,当细读在为学生的基本功进而深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之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保证了。
笔者以为,真正的文本理解是学生自己建构出来的,或者说是由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走有效的文本解析与意义建构之路,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答案。基于这一思路,文本细读这一经典观点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必将引起语文教学者的广泛兴趣。
[1] 邱悦,轩颖.基于历史的文本细读内涵辨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4):32-36.
[2] 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4(2):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