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婷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如东 226401)
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都会受到教者自身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外显的,有内隐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更多地属于后者。教师教学理念常常受自身所受过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会表现出受众的特征。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这种影响具有双重的特征。它既可以让教师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又会制约教师的课程理解与教学理解。而要改变其中的不足,必须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初中物理作为学生自然学科学习的入门学科,在建构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本文选择了以“活动”为关键词的思路,建立了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视域,并对此进行研究。
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其实早有界定。物理学的先驱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活动”这一概念,而将活动转变为活动理论,是教育家维果斯基的功劳。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对于物理这样的自然科学学科,由于“做中学”等理念的影响,活动迅速被一线物理教师所认同,活动视域也就在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新的视角[1]。
将物理教学置于活动视域之下,笔者以为有两点基本理解:第一,学生的课堂学习将围绕活动主线展开。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在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知识。他们对机械的理论讲授不感兴趣,哪怕是最简单的知识,在纯粹的讲授中,总是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到了活动当中,他们的物理学习天性就会显现出来,就会在活动中生成认知。第二,教师的教学努力应当服务于学生的活动开展。既然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学习,物理教学就应当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设计活动,以让物理教学真正具有一种活动的视域。以此理解,来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重心向学生的转移。
以“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在物态变化的判断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错乱”,表面上看是因为学生对物质状态缺少直接认识,对物态变化缺少良好的判断直觉,根本原因其实是学生经验的缺失。而对于学生学习来说,经验的形成不可能依赖生活,因此活动成为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唯一有效途径。笔者的研究表明,活动有效的前提,是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实践研究表明,基于“活动”主线来设计教学,要遵循三个关键步骤。现以“蒸发”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
本着为学生增加液、气状态以及汽化、液化经验积累的思路,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每组发一小瓶酒精,然后让学生摇动瓶中的酒精,以感知其液态形态;然后,将酒精瓶口靠近鼻子旁边,嗅其味道,并就“为什么能够闻到味道”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判断其为液态。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己去看、闻、思、答。教师精心引导组织这四个过程,可以让活动要素充分体现出来。看的时候,要结合液态的形状与体积特征去感知液态,看到液体的流动性,比如可以让学生将一些水倒出杯子,或者由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或者是从一个形状的容器倒入另一个形状的容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生成的液体特性的认识,显然要超越语言描述的“流动性、形状、体积不固定”等。闻的时候,让学生认识到所闻到的是气态的酒精。这里需要在闻的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闻到味道,说明有酒精进入人的鼻子,并没有看到液体状态的酒精出来。因此,只可能是气态的酒精,这就说明有了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的情形。通过这样的逻辑推理,并形成直觉,此即所谓思。答是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进行语言表述,是用抽象的语言表示形象的活动生成的感觉的过程,是将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的过程。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活动所生成的经验常常是粗糙、模糊的,只要通过物理语言的描述,才能变成学生的物理认识。
汽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的学习难点,在于气态的不可观察,使得汽化过程难以直接感知。因此,这里需要设计学生的活动。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最后将酒精用棉签涂在手臂上,通过触觉感知吸放热的情况,同时观察酒精慢慢变少,直到消失。实际上,这个过程与刚才学生闻酒精味道的过程是一样的,但教学重心不同。这里是通过观察手臂上酒精的变少,感受酒精正在发生的汽化过程。而学生是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液态酒精变少的观察过程中的。事实上,还有学生嫌蒸发慢,而用笔尖或棉签将酒精涂开(更大面积),或用嘴巴吹的情形。这种在活动中自然生成的现象,为后面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设计思路:由于汽化过程不可直接观察,需要在活动中体验,而经验的形成与蒸发过程的认知构建,需要通过思考来催化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因此,看似常规的手臂涂酒精的活动,实际上需要细致地围绕学生看得到的液态酒精、看不到的气态酒精进行分析,尤其是进行蒸发过程的认知构建。
笔者的设计是这样的:蒸发是苏教版物理教材六种物态变化学习的第一个,且涉及无法直接观察的气态。因此,这一内容的学习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对活动过程的总结是必要的。笔者让学生围绕蒸发的认知过程的构建展开反思,从而思考自己是怎样在活动中形成形象的蒸发认识的。一旦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非常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选择活动作为教学主线,进而形成活动视域,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几乎是一种天然契合的选择。
近代科学物理以伽利略的实验科学范式为分界,而实验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其内涵或许需要扩大。也就是说,实验其实包括活动,而且是隐藏了目的的活动。对于相当多的物理知识构建来说,它更具积累经验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活动,尤其是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学习[2]。
将实验理解为活动,还有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根据实验步骤进行一步步地机械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早就受到有些科学课程教育研究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这种模式中,学生相当于机器人,实验步骤相当于操作指令。将实验理解为活动,意味着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意味着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活动,实验就会丰满起来。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不仅可以高效地完成原来规定的内容,还可以加入自己想做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初中物理实验,就可以坦率地接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所谓的“不按要求做”的现象。当然,对于基本实验操作规范,还是要严格要求的,这与笔者的观点并没有冲突。
活动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须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过程的分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如此就可以保证物理高效教学的实现。物理教师要以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特点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真正设计出让学生喜欢的活动,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1] 徐瑞荣.基于活动的初中物理问题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0,(29):81.
[2] 石桂彬.新课程视域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2014,32(2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