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章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中心小学,广东佛山 528244)
当今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工程。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技能方面,而家庭教育则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心理意志等形成的重要场所环节,很明显家庭教育的作用远高于学校教育。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向一致、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挽臂同行,为孩子撑起成长的蓝天[1]。我校大胆创新家校协同新模式,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家校管理网络,为家校共育注入新的活力。以下是我校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点滴做法。
作为专业的施教机构,为了更好地提高家长们的育儿水平,我校经常向家长推荐育儿方面的书籍。例如,魏书生的《好父母好家教》,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曾仕强的《亲子关系》,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滕朝阳的《孺子可教》,还有孙云晓的家教系列书籍,等等。
在读书节活动中,我校开展了家长阅读分享活动:有读后感的征集、班级QQ群或微信群的讨论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好书,好读书,把全民阅读落到实处,通过家长育儿水平的提升助力于学校的教育。
每一学期,我校都会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给家长们上一节围绕当今家庭教育焦点问题的课程,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活动。我们采取校内讲师团讲授本地教材、家长交流育儿经验与外聘家教专家三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
例如,针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现象,我校于2016年5月举行了以“家庭教育,爸爸去哪儿”为题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爸爸的出席率达75%。学校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失败案例、生动感人的教育视频,触动家长们心灵。在场不少家长流下了眼泪,在反馈表中家长们都表示以后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
为了有效提高特殊学生、家长转化的效果,我校开展了社工驻校园的活动。向社会的社工机构聘请了两位专职的社工,常驻我校,主要任务是针对我校一些特殊后进生及其父母,实施干预与转化。社工利用其专业知识,对特殊后进生和其父母实施心理辅导,通过活动培养后进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抗逆能力。并且,我们为一年级全体学生建立辅导档案系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分析依据。
在实践中,我校大胆创新家校协同模式,搭建多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让家长志愿者走进学校,服务于老师与学生。这是家长了解学校、支持学校的重要过程,也是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校大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在学校的一些决策、大型活动开展前,我们及时组织学校家委会的成员召开会议,充分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旅游节、体艺科技节、读书节、学校发展规划等。每次会议上,家委会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校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想法,让学校更客观地考虑问题,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家长最担心的时期,对外来工家长或忙于上班的家长来说,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成了一个大难题。一直以来,我校与新兴社区和各村委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为了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难题,每年暑假,我们携手社区,共同举办“多彩文化,缤纷仲夏”公益夏令营活动,不仅让小学生在暑假里有一个好去处,符合社会的需求,还大大减轻了外来工家长的负担,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放心、舒心、暖心。
由于一年级小朋友自理能力较差,为了让孩子们能得到更充分的照顾,我们在一年级尝试将家长志愿者引进到我们的饭堂和午睡管理。一开始由于家长们对于志愿服务的要求不是很理解,只有个别家长乐意参与。后来与班主任们一起讨论,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想出了很多办法,包括在班级QQ群、微信上宣传发动以及将家长志愿者服务的过程图片共享等,让家长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志愿服务的具体要求,同时增强家长志愿者的光荣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用餐、午休的管理中。我校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让家长对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有明确认识,管理起来更到位、更有效。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工作,既让家长了解了学校的运作,也让他们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更积极助力学校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沟通方式,多种网络沟通渠道,更是家校联系与沟通的利器[2]。我校充分利用“互联网+App”模式,分别建立了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及微信群。学校向家长明确了班群的使用规则:班群是家校沟通,传播正能量以及家庭教育的净土。我校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的文章,并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家长阅读并写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将一些优质的家庭教育公众号推荐给家长,让家长们能随时随地阅读家庭教育文章,提高育儿水平。班主任则利用班级群,向家长推送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一些实时活动、生活、学习的图片,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还经常就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的方法。“互联网+App”正成为我校家校有效合作的突破口,真正达到以人为本、携手育人的目的。
家校合力,已成为我校发展的重要外力推动,依托庞大的家长资源,为我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外力支持。在群策群力、互促共赢的友好氛围中,学校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佳绩,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通过家校协同工作的开展,家长们能积极地、主动地、经常性地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为学生们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关心与支持、理解和帮助,从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3]。2016年南海区教育发展状态实验学校数据反馈显示,家长、学生对于学校办学质量比较满意,家长每天和孩子交流时间平均值高于区、镇的水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 家校协同教育的开展,由学校引领家庭,由教师指导家长,吸引更多的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架设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育最美艳阳天。
[1]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3- 92.
[3] 刘翠兰.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