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思维之弦 弹出“音叉效应”

2017-02-16 09:16朱亚芳
名师在线 2017年16期
关键词:音叉设身处地语文课堂

朱亚芳

(宜兴市荆溪小学,江苏宜兴 214200)

拨动思维之弦 弹出“音叉效应”

朱亚芳

(宜兴市荆溪小学,江苏宜兴 214200)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思”上下功夫,去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弹出“音叉效应 ”:第一,串联新旧知识,触类旁通,让语文知识立体起来;第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实现生本对话,拉近生本距离,人文共情,使语文课堂真正因为学习主体的思维而生动精彩起来;第三,创思远图,延展课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举一反三;语文情境教学;创思远图

引 言

音叉效应指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音叉效应,可用成语解释——四两拨千斤。

孔子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在引导学生如何“思”上下功夫,去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弹出语文课堂的“音叉效应”。

一、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章篇,看起来没系统的关联。其实,观察仔细的教师会发现许多知识都可以联系、贯通。

宋代朱熹说:“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语文课堂中要经常鼓励孩子们举一反三地思——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巩固消化旧知。学生也在主动学习的同时,训练了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习惯于从自身积淀的语文知识中搜寻与新知有关联的,从而更好地消化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字词学习中——生字“华”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字音、字形上举一反三。学生从字音上联系到了同音字:“画”“话”“化”;形近字“花”;另外的一个发音等;再区别组词。生字“每”的学习中,学生联系到了前面学习的“海,母,美”等等。

再如课文学习《蚂蚁和蝈蝈》教学中,课题揭示后,可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字形、结构后举一反三,学生联想到“虫字旁”的双音词“蜜蜂,蝴蝶,蜻蜓”等,还联系到了上学期学到的《北风和小鱼》等等。学完后引导学生联系到前面识字里面学到的俗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等等。

一个偏旁的字使学生会举一反三出一串同偏旁的字,一个表示颜色的好词可以举一反三出一串ABB或ABAB式的表示颜色的词语,一个“看”字能举一反三出“观,瞧,望,盯,瞅”……

一个写人外貌的片段,联系到了以往文本中经典、以前习作中的败笔;写景的课文,联系到写景手法,抑或是同样写景的文章,再有就是同一景点的不同写法;介绍一个课文人物,联系到同样好品行的,或者是同一时代的,还会是以往学到的相关……

可以肯定,这样举一反三的过程,闻一知十,实有一些音叉效应。串联新旧知识,触类旁通,让语文知识立体起来,对于学生而言,这是新知消化、旧知巩固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淀充盈的过程,丰富而且有效。

二、设身处地,情智共生

宋代朱熹在《礼记·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语文课堂的情智共生,人文共情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追求。我们在课堂中可巧妙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走进文本,假设成为其中的一员。让课堂因全体学生不同的思维而动起来、活起来,达成语文课堂的情智共生,人文共情。

如《司马光》一课教学中,在花园里玩的小朋友,见到同伴掉进大水缸,都慌了。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引导想象此时此刻会你想什么?喊什么?哭什么?找大人说什么?学生种种慌了神的表现进一步凸显司马光的“冷静”。司马光破缸救人,想象假设是你在那里,有没有好办法?有学生说:我们推倒缸!我欣然。于是大家伙一起“来到那个花园,推起那口大水缸”(在课堂中模拟演示),缸倒小孩得救,课堂里一片欢呼!那是收获智慧的欢呼,团结力量大,遇险从容不迫的情智更是课堂最好的生成。

如《乌鸦喝水》教学中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那只口渴的乌鸦,一路如何找水?全班的小朋友都在“展开翅膀飞呀飞”,有的说:呀!这里一滴水都没有!森林都被砍光啦!有的说:我飞了一天了,这里没水,那里没水,我可要口渴死了!有的说:我满头大汗,可是小河干枯了,我该怎么办呢?……乌鸦在叼石子,嘴疼了,就别叼了,你如果是小乌鸦,会怎么说?这些为后面体会乌鸦发现水的惊喜,体会乌鸦的好品质打下了铺垫。孩子们学到的是遇到挫折时的坚持不懈,遇到困难时的灵机一动。

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自己就是孝敬母亲的陈毅,想象他们会谈些什么?“设身处地想自己就是一只勤劳的小蚂蚁?想象在炎日下是怎样搬运粮食?设身处地想自己就是那只被放飞的小鸟,会怎样做?会对小朋友说什么?设身处地,让孩子们学会孝敬有礼,勤劳能干,心有怜悯,心存感恩。

语文课应该要让学生精神与心灵成长,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都沉浸于文本,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情智共生,人文共情,使语文课堂真正因为学习主体的思维而生动精彩起来。有这样的音叉效应,不亦乐乎!

三、创思远图,延展课堂

《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是呀!语文与生活同在,学习语文的天地很广阔,以课堂为起点,让语文融入生活,用教材教语文,这是我们的追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要引领学生创思远图——带着兴趣,带着疑问,带着创新的想法离开课堂。延展课堂,让课堂作为语文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桥梁,让课堂延续到其他学科,延续到生活。

如《春笋》一课教学结束时,让学生创思远图——过了几日,春笋会怎样?有的学生说它们的个子追到了自己的妈妈,有的说它们长高了,看到了更美丽的景色……你能把春笋的感受带来吗?有的学生带来的是一幅漂亮的画,有的学生带来的是一首小诗(赞美春天的),有的带来的是我们家乡竹海的照片……这时,语文课堂早就迈进了学生的生活。

《放小鸟》让学生创思远图——小朋友以后会怎么做?学生搜集鸟的作用的资料,在生活中向家人朋友宣传“爱鸟护鸟”,会写广播稿,会画宣传画……这样,语文课堂就不仅是习得知识,更是活学妙用的了。

创思远图,延展课堂,可以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样的音叉效应,显而易见。

结 语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做有心人,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弹出语文课堂的“音叉效应 ”。让学生学而思之,爱思,会思,善思,去点亮智慧火花,能在文本中徜徉,在课堂中展现,在生活中感悟,从而实现我们“大语文”教学观。

[1]路翠萍.语文情境教学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16.

朱亚芳,1975年生,女,江苏宜兴人,现任宜兴市荆溪小学教导处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音叉设身处地语文课堂
Python用于音叉接触纸张的泛音现象研究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一个三维系统的音叉分岔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趣的声音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