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

2016-10-21 20:39杨晓亚
创新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理性思维实事求是

杨晓亚

摘要:品德课的教学从本质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不是思想的容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领其进行理性思考。在课堂实践中师生进行思维互动的策略有:客观分析,实事求是地想;角色互换,设身处地地想;全面系统、一分为二地想。

关键词:品德课;理性思维;实事求是;设身处地;一分为二

我们身处飞速变革的时代、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信息量极其丰富,价值观很是多元。许多成人都浮躁跟风,迷茫迷失,对人及事物缺乏自己的审慎思考,更何况涉世未深的学生。遍观身边的中小学生,他们动不动就任性发脾气,出走、失联、追星、沉迷网络,更有甚者跳楼轻生……学生的这些异常行为让我们心痛,让我们震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理性的思维方式。

理性思维是一种客观、辩证、积极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体现为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知与判断。非理性思维是极端的、情绪化的消极的思维方式。[1]塑造“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让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让其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处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2]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到了中高,学生开始逐步地熟悉和理解生活,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力,所以在这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对学生渗透理性思维培养。通过引领思维的方向,让学生逐渐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将来成为一个理性的有良好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领学生客观分析,实事求是地想

小学生对人、事、物的认知与判断,有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比如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仅凭自己主观臆断,完全从自我出发,而不能尊重事实,客观地从多方面去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与他人,从而实事求是地去认知自我、认知他人。有时也会完全凭着自己的已有经验妄下结论,而不是基于对一些客观事实分析得出结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判断。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1课《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时,针对“为什么塑料能得到广泛应用呢?它到底有何特点?”等问题,一位教师出示了6组实物:塑料托盘和玻璃托盘;纸袋、布袋和塑料袋;鲜花和塑料花;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铁管和塑料管;玻璃杯、塑料杯和不锈钢杯。实物呈现在各小组的桌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在哪些时候选择你桌上的那样塑料产品?说说你的理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对眼前的实物,仔细地观察,摸一摸,敲一敲,拿起来掂一掂分量,几样东西凑在一起比一比,他们热烈而又兴奋地交流着、讨论着。最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对事物实实在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客观全面地了解了塑料便宜、弹性好、重量轻、色彩多样、坚固耐用等优点。上述教学过程中对塑料性能的认识,不是教师的主观灌输,不是学生的主观臆想,而是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的结果。

实证分析有助于学生养成从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面对问题客观冷静、不骄不躁,便于其在面对道德等问题时,能够更加独立与明智地去选择,能够更加清楚地去认识世界、珍视眼前事物,更好地选择与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3]

二、引领学生角色互换,设身处地地想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体谅是一种公正的品德,能够体谅他人的人是一个好人。要做到体谅他人,就要去感觉、理解、想象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因为心理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不能很好地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想法,到了三年级,随着集体生活的逐渐适应与心理发展的成熟度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倾向开始有所降低,使我们对孩子进行从他人的感受考虑问题的引导成为可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取向—“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理解他人在一定处境中可能产生的想法与心情,这样就会发现完全从自己立场出发想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从三年级起,“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适合用来培养学生“换位观”的内容。例如,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2课《同学之间》,教学中教师选取学生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遇到或者发生的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想,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想?其中有这样一个情境:小A的同学丢了一支钢笔,刚好小A也有一支这样的钢笔,那个同学见到了,说:“小A偷了我的笔。”小A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楚。如果你是小A,你当时心情如何?会怎样想?同学们纷纷发言:“我会非常难过,因为我真的没有偷同学的笔,他怎么可以冤枉我呢?”“我又伤心又气愤,明明我没有做的事情怎么可以说是我做的呢?说我偷别人的东西,我又解释不清楚,以后我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不就成了一个偷别人东西的坏学生了!”“我会很生气,他没有证据,怎么可以乱怀疑我偷了他的笔呢?这个同学太不讲道理了!”……“那么,如果你是小A,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合理的方法。

在这样一个角色互换、设身处地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被人怀疑、冤枉的委屈感受,知道了与同学之间相处发生一些问题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能无端怀疑他人、伤害他人,和同学相处要相互信任,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学生在“移情”的基础上,知道了“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善于利用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设身处地地想”,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换位观”一定会逐渐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指导他们以后的行为和生活。

三、引领学生全面系统、一分为二地想

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人对事的认知判断往往会很极端或者绝对化,即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很多事情和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其实,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一件事情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看事情要一分为二,从不同角度分析。引导学生全面系统、一分为二地去想,这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一个方面。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处处都有这样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思考问题的教学内容。例如,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9课《媒体连着你我他》,教材选择了“电视”“广告”和“网络”三个主题。现代媒体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时期,他们可塑性强,但理性思维较差,在认知上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因为自己沉溺于电视、网络,所以觉得电视、网络真得很好,有百利而无一害;另一种是因为老师说了,电视、网络等有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学生的认知也发生急转,又全盘否定电视、网络存在的有利性,认为电视、网络是绝对不好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对电视、广告、网络等能作出自己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能够正确地看待现代媒体,并学会合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媒体。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网络改变生活”这一主题内容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结合实例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学生侃侃而谈:可以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可以玩网络游戏;可以传送文件;可以网上读书、看报;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网购;可以导航;可以网上预约就诊;可以外出预定火车票、飞机票;可以网上预定宾馆;可以视频聊天……当学生如数家珍,谈得眉飞色舞的时候,老师话锋一转:网络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便利,多好呀,那你的爸爸妈妈对你上网持什么态度呢?现场调查结果:90%以上的父母不支持孩子上网。“既然网络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便利,为什么大部分父母不赞成我们上网呢?”于是学生开始聚焦网络给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如沉溺网络,影响学习,影响身体!网络有时会跳出不好的内容,让人学坏!等等。“那么网络到底好不好呢?我们要不要上网呢?”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认识到其实网络本身没有错,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网络好还是不好,而应该一分为二地非常理性地去看待它,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去使用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思辨学习的过程,也是理性思维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经常让学生思辨,如交通的发展、塑料等各种工业用品的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它们对人和社会有哪些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让学生通过具体事实的价值分析逐步学会对各种各样的现存事实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晓珍.青少年理性思维的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鲁洁主编.品德与社会教师用书(三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徐建强,金国仁.为思想品德课插上理想思维的翅膀(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0).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理性思维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实事求是”定乾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改用一个字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