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健新
(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江苏启东 226253)
探索数学课堂提问的奥秘
郁健新
(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江苏启东 226253)
陶行知有这样一句名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思考,能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可在如今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让人不禁多了一分担忧,而且缺少火候,问得十分随意。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那么数学课堂就会真正地展现给你一片与众不同的天地。
课堂提问;反思现状;改变策略
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有了相互的对话,才能有交流,才能给学生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整堂课的纽带。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那如何改变不容乐观的数学课提问现状,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火”起来呢?
教师为了使课堂氛围热闹起来,不顾学生的实际,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为“提问堂”,教育的真正目的却未能达到。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时间缺乏,导致学生缺少创新能力,缺少创造性思维。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却是在为教师的教以及板书“填补空白”,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高。教师的提问频繁,只会使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的坏习惯,让学生的思维火花被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怎能有所得呢?曾经听过“画垂线”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生经过一点画一条线的垂线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单调地和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垂线。画线分为这样的三步,第一步做什么?第一步是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你们说说看,第一步做什么?
生:第一步是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师:第二步呢?第二步沿已知直线移动三角板,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谁来说说第二步做什么?生齐答:第二步沿已知直线移动三角板,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师:接着做什么?生:接着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经过已知点的一条线。师:谁能把经过一个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三个步骤说一遍?学生默不作声。师(摇着头):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说的三步来画一画。
这样的课堂提问频繁无趣,教师只是为了满足教师完成教学而去提问,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的提问仅仅让课堂看似饱满,但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不高,并没有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提问堂”,似乎教学的氛围浓厚,但收效甚微。教师不要总想整堂课一把抓,不给学生任何思维的空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课堂,谈何课堂效果呢?
针对这一课,如果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那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这堂课这样设计,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垂线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给一条直线找一个垂线朋友,这条垂线朋友的画像该怎么画呢?你们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动手试试看,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一下怎么画。(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在独立思考怎么画,有的在和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讨论)。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我觉得可以用三角板画。三角板的直角边对准已知直线,找到这个点,就可以画出垂线。生2:我觉得他这么说不对,应该找到这个点,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这个点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经过已知点的一条线。这就是经过一点画一条边的垂线的方法。生3:我认为除了三角板,还可以用量角器帮助我们画垂线。师:对于他们的说法,你们同意谁的呢?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这一问又激起学生的思维,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画角,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如何画角。
一个班的学生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不能一视同仁、一题同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不能统一问题、统一标准,这样的话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限定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上,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才能全面参与课堂,全程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对于他们可以提一些基础性问题,比如书本上的一些公式;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提稍微跳一下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书本知识的推导问题,对于那些知识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将一些综合性的问题留给他们去深入探究。只有这样分层次地提问,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有更长足的发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下去。
学生只有不断探究,才能有更多的发现,才能习得更多的知识。数学源于探究,数学探究有效进行的途径就是教师的提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只有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课堂才会更加热闹却不乏有效。比如在教学“三角形”时,组织学生完成一个任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的教学活动。当学生将三角形围成后,可做引导。你觉得要围一个三角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一问,促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既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更能让学生对于三角形三条边的组合有深层次的认识。在如此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还会觉得枯燥乏味吗?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最终还将归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该从两者的联系出发,使问题更加生活化。在教学“认识元、角、分”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去小小商店买东西。在进入小小商店买东西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商店里的东西不是整元的,需要找零,你能不能算出找零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物品的价格,并运用所学的进率知识,计算出找零。学生既获得了自己喜欢的物品,还能学到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你能不能和同桌一起玩小小商店的游戏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列举了自己遇到的一些情况,同时也和自己的好朋友玩起了小小商店的游戏。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所学的知识不断升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中的关键,层层深入,化难为易。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列式为:28+15+28+15=86(米),教师可以趁机追问:在这道算式中,你有什么发现?能不能更简单一些?这么一问,学生的脑袋中产生了疑问,便会去探究、去思考。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算式:28+15=43 (米);43×2=86 (米)。由此,学生也推导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准确把握发问时机,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进行适当适时的补充,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化繁为简,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巧问,犹如冬日的暖阳,可以融化冬日的一份阴冷,又好比水中投石,可以激起层层浪花。它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真可谓“投石激浪巧提问,源头活水渠自成”。教师要巧问、善问,才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思维火花,使课堂生机勃勃。
[1]郑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郁健新(1982),女,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任职于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