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致用 价值凸显
——谈如何让初中历史走出副科的怪圈

2017-02-15 20:58吴红兵
名师在线 2017年17期
关键词:历史老师教学

吴红兵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初级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学“史”致用 价值凸显
——谈如何让初中历史走出副科的怪圈

吴红兵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初级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初中历史由于在中考分数中占的份额较少或者不占份额,相对于主科(语文、数学、英语),被自然而然地看成了副科,老师不重视,学生不重视,这种现象会制约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因为,初中历史不但是为了高中历史学习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学科。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历史学科的学科魅力和价值,让初中历史真正走出副科的怪圈。

初中历史;价值观;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当前教育环境之下,教师教学就是为了分数,学生上课就是为了考试,分数是一切,考试是中心,课堂上只剩下了生拉硬拽地灌输、没头没脑的作业。教学中忽视以生为本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提升历史学科的地位。我们老师要做的首先就是改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在《灿烂的青铜文化》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的兴亡,我们能否回忆或者想象一下人类曾经都使用了哪些材质的生活、生产工具?”学生们交流、讨论,积极发言,教师从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青铜器制造的内容。老师多媒体展示“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青铜器”结合教材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给学生讲述这两个青铜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猜测这两个青铜器的用途。还给学生展示了在四川成都平原一带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器物。有了这些内容做基础,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引导学生们总结商朝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青铜器的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一课是刚刚升入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因此老师并没有板着历史面孔,讲述过多的抽象历史资料,而是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要学习的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还有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们自主交流、自主探究、自主归纳,老师并没有枯燥地灌输,这样提升了学生历史归纳、整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有了老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这对于课堂学习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成就一切的开端,兴趣是参与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学生有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能够主动克服学习中的任何障碍,去努力探究,并且能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想办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在《和同为一家》一课的教学中,这一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图片,让一幅图片引出一个课题,并且打乱了教材的课题顺序,首先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开始。“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中‘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的步辇图’和‘大昭寺’外景图,发挥想象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讲述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以及文成公主入藏以后的情境。”这样引导,让课堂气氛轻松起来,学生们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在学生们讲述故事的同时,老师再安排具体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完成从故事到历史的转变和提升。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唐朝有“天可汗”这样的概念,老师从“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入手。这些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并不仅仅都是枯燥的文字史料,更有图画、故事等很多有趣的内容。

这一课内容实际上非常繁杂,涉及当时的少数民族就有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如果老师从头到尾一个一个灌输给学生,学生不但吸收不了,也很容易让课堂陷入沉闷的气氛。所以,老师必须讲究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之下,自己去归纳、总结、消化、吸收,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整个历史教学的地位。

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离我们已经遥远,没有新鲜的时代感,这是除了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以外,另一个被老师和学生忽视的原因。初中生精力旺盛,生活在五彩缤纷、发展快速的现代社会,他们喜欢接受当下新鲜的事物,教师一定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让历史教学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介绍历史,而是介绍了近些年在外国媒体上甚嚣尘上的论调——大国威胁论。其实这种“大国威胁论”对初中学生来说,不用理解太深,至少从反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强大,开阔学生的眼界,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外交的屈辱史,这样从学生现代的生活入手,从学生头脑中积累的历史知识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这一课的内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学生不会觉得这一课内容离自己非常遥远,反而觉得非常熟悉,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万隆会议,从学生们熟悉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开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外交成就与周恩来的努力和智慧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永远怀念周总理。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能够叙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历史故事性不强,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记记背背这些知识,则又将历史推入了不被重视、没有兴趣的泥潭,但是结合了学生的生活,让历史变得生动起来,那么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四、展望社会的发展方向

唐代名臣魏征对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接受了,所以出现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这也许是对“历史有用”最有力的证明。所以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历史懂得历史,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史鉴”功能,用历史指导我们现实的生活,为我们国家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在《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的教学中,关于闭关锁国,老师首先给学生出示两则历史史料,然后老师再介绍在当时中英两国外交互换礼物,英国的太阳系天体运动仪、战舰模型等,中国的丝绸、宣纸等,在这些铺垫的基础上,总结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闭关锁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最后学生们自主探究:联系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联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就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向学生渗透闭关锁国对清朝甚至是对我们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是违背历史潮流,阻碍社会发展的政策,认识到改革开放,才是我们发展的正确方向。

结语

作为初中历史老师必须从思想上首先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然后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让初中历史学习走出“副科”的怪圈。

[1]王胜群.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王云霞.如何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吴红兵(1971),男,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历史老师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六·一放假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