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霞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依托四大维度 让核心素养的铸造熨帖课堂实践
汪海霞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围绕“字词句段篇”等语言单位,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升文学审美能力、丰富文化价值认知、铸造优秀品质体系的过程。本文提出要品析悦纳,强化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联系类比,强化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深入体验,强化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拓展联系,强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中不断生长。
品析悦纳;联系对比;拓展联系;深入体验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化的认知过程,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核心素养的不同层面,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语言是作者进行表情达意、揭示观点的工具,更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阅读教学的中心就是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引领学生围绕着文本语言进行这样的教学:首先,紧扣文本关键性词语,结合具体语境感知词语的内在意蕴和表达效果;其次,借助多样化、趣味化与文本语言进行接触与感知,强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在积累;最后,教师要创造性地营造与文本相吻合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语言表达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如《莫高窟》一文是一篇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作者运用整饬的句式、大量的四字词语将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学生进行语言感知、积累和运用的重要资源。以教学描写“彩塑”一段的教学为例,教师引领学生在初步阅读这一语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圈画提炼出语段中“强壮勇猛、慈眉善目、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等词语,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与文本中的语言形成相得益彰的对应效果,感知理解这些词语所蕴含的语用价值;其次,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接触词语,做到烂熟于胸,强化学生的认知积累;最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网络收集关于彩塑的图片,引领学生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语用实践,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历练。
纵观整个流程,教师引领学生经历了对文本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内化和实践运用,让学生在深入接触、品鉴语言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感知潜移默化地进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就在于人能够深入而自由地思考。”著名儿童学家皮亚杰这样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关注语言,如果不能感知语言内部所关涉的思维层面,就会导致阅读教学认知的肤浅。因此,教师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借以历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主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如《泉城》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一段经典的描写:“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这一段文字融合了排比、比喻、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的运用也十分优美精准。阅读教学除了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感知积累之外,还应该将关注点深入到语言的内核之中。首先,教师可以紧扣课文语段中一个具体的分句,关注语句的前后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前一分句以观察实写为主,而后一分句则是以联想虚写为主,感受“晶莹剔透”正是“明珠散落”的真实缘由,这种逻辑紧密的认知联系,正是对学生内在思维特点进行感知与历练的重要过程。随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从整体把握的视角,感知作者以“翻滚”的动态、“晶莹”的静态以及“洪大”与“低细”的对比来全方位地展示泉城所有的状态,体现了作者构思的严谨,教师只有在深入辨析中,才能揣摩作者如此构思的绝妙。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不仅关注了单一的语言内容,更注重对语言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学科。我们除了在教学中创设适切可亲的氛围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之外,更要充分开掘文本中的美学元素,让学生穿越文本语言的樊篱,感受文本内在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和艺术之美,将语文学习、文本感知转化为一种感性十足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感知美、赏析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如《月光启蒙》一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营造出温馨而可亲的文本情境,将母亲运用童谣、故事、谜语等形式对我进行文学启蒙的故事娓娓道来。学生被文本中真挚的情感所吸引,被母亲伟大而可敬的形象所感染,被作者灵动的语言所浸润。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围绕着“美”展开教学:首先,紧扣作者描写夏夜环境的优美语句,引领学生紧扣文本形象的语言展开合理想象,感受文本的情境之美;其次,教师引领学生将关注的视野聚焦在描写母亲的语言上,体悟母亲运用童谣、谜语、歌谣对作者进行感染教育的场景,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人性之美;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自主朗读的方式,感受童谣的节奏魅力和歌谣的优美旋律,切切实实感受文本中的韵味之美。
阅读教学绝不是机械而枯燥的生硬训练,而应该将扎实的训练融合到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让学生在感知历练、体验浸润中,真正促进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一个民族的精华和内在灵魂,某种程度就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文化上。语文教材除了作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资源之外,同时也是彰显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阅读教学应该需要在关注文本内容、语言形式的同时,深入开掘并利用文本中的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洞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既得其言,又得其意,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如张志和著名词作《渔歌子》就是一篇典型的艺术与文化相交融的作品,作者不仅以简练的白描语言展现了西塞山的优美风景,更借助优美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趣意象。因此,对这一文本的教学就应该经历这样的环节与层次:首先,感知理解,借助工具书与语境,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从而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本大意;其次,借景移情,通过景色与情感的交融,探寻“不须归”缘由,让学生结合诗词进行多角度的感知:第一,西塞山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词人根本就是“不想归”;第二,鳜鱼肥嫩的香味,早已经让张志和垂涎三尺,美味留人,让词人“不须归”;第三,结合插图,感知“斜风细雨”的状态,让词人感觉根本没有“归去”的必要……有了这样的洞察,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的表层大意,更深入把握了词人内在的情怀,将词人的心境与诗词的意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则引领学生以“钓鱼”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钓鱼”的了解与感受,随后便拓展了我国关于“钓鱼”的经典故事,如姜太公钓鱼、钓鱼台旧址等,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世外高人,都会通过“钓鱼”来表达自己一份独特的情怀和心志,真正把握教材的特点,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学止步于有限的认知过程,而是引领学生在由表及里,深切体悟词人内在情韵,感知与积累传统文化的魅力。
语文核心素养所关注的范畴和板块,并不能通过一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有所涉及,教师必须强化对文本内容和特质的审视,引领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尝试,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1]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2016.
汪海霞(197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