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啸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 210000)
重视背景知识 深化教材内容
——对人教版历史教材浦东开放背景的延伸探讨
沈 啸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 210000)
作为一切历史事件教学的源头,背景知识能在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迅速创设该事件的时代情境,并奠定其情感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本文以高中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例,浅谈对浦东开放背景史料的延伸与探讨。
浦东;背景延伸;改革开放;教材补偿
高中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中,“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重要考点。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并不陌生,初中也学习过。浦东的成功开放就像黄浦江边那座傲然矗立的东方明珠塔一样,成了时代的符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容易过于简单化和程式化,课后,学生最多重新复习一遍书中的知识,感受到“浦东开放很成功、很伟大”。这只是教学目标中最基础的“了解”层面,根本满足不了“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诉求:浦东开放有什么具体时代背景?浦东开放有怎样的国家战略意义?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才开放浦东?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在浦东?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都一知半解甚至是无从了解!更谈不上所谓的“时空概念”和“历史解释”。
笔者以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浦东开放背景知识的处理。作为一切历史事件教学的源头,背景知识能在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迅速创设该事件的时代情境,并奠定其情感基础。在讲授浦东开放的背景知识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补充史料不充分。在浦东开放的资料搜集上,受时代主题所限,教师大多着眼于浦东开放的成就,新旧浦东的境况对比,及时人对浦东开放的积极评价。至于为什么开放浦东,往往被忽视。
其次,年代久远,突破学生的认知界限。虽然浦东开放只过去30年不到,但对于高中生来说,毕竟是出生前的事情,完全没有已知概念,对浦东开放的了解就仅限于可怜的几页教材,如果没有详实丰富的资料做引领,这种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再次,教材内容没有涉及背景知识。教材第60页,在阐述完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浦东的意义后,插入了一段“历史纵横”,介绍了浦东的优越地理环境,而后就是第61页对浦东开放巨大成就的渲染。教材的编排似乎遗忘了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这样的安排有些突兀,没有背景依托的成就略显苍白。最后,授课教师存在普遍的思维误区。在笔者调查的100名高中历史教师里,有95%的教师认为,中央开放浦东是因为浦东太穷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授课老师往往先摆一段材料介绍开放前“惨不忍睹”的浦东,然后用开放前后浦东的对比照片进行呼应,顺势赞叹开放浦东的巨大成就!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几乎都能第一时间说出那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把浦东开放原因简单理解为浦东穷,这是很片面的,不仅误导了学生,也阻碍了教师自己的教学研究。
那么,浦东开放的时代背景究竟是什么?在教学中,我们究竟能依托怎样的资料去进行授课?为此,笔者通过文献的查阅分析与扬弃,整合了关于浦东开放的背景资料。
浦东的开发、开放更多的是其具有的国际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能忽略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周边国家与地区不约而同都开始了外向型发展的尝试:1983年,韩国欲把济州岛建成比香港更有竞争力的“国际自由城”;1987年,日本将那霸港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的谢布省大刀阔斧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无论是时间还是模式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这就意味着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中国面临着复杂而激烈的竞争。只有通过浦东开发这一着妙棋,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改善投资条件,创造更宽松、更有利的引资大环境,才能盘活整个大局,更好地应对地区竞争压力,进一步助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浦东的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方面,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呈现出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主要特征。世界经济重心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上海地处太平洋西海岸中部,属太平洋经济区中心,很有可能发展为东亚、东南亚和中国经济局域的联系枢纽。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浦东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东北濒临长江,南面是杭州湾,西临黄浦江,面积达到250平方公里,有得天独厚的建港和水运基础,浦东扼长江而连通中部,地处中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是世界上唯一的临江傍海坐落在国际大都市旁边的待开发地区,并拥有整个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腹地。内外的地理优势为浦东开放提供了不可限量的可能。
浦东开放离不开伟人邓小平的指引。
1990年3月3日,春节刚过,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后回京,立刻召开国际形势与经济问题座谈会。他特别提到浦东的开放:“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这段话是有深意的,东欧剧变和社会主义苏联的轰然解体,给全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以沉重的打击,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且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需要给世界释放一个有力的信号,同时来重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但这需要一个更富有更强大的中国。所以,邓小平接着指出:“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邓小平敏锐意识到浦东开放的战略意义,恰如其分地把握时机做出开放浦东的决策,体现了作为总设计师的大智慧。
做出决策后,邓小平对进一步的开放工作也做了相应的科学部署。
在定位上,邓小平提出:“浦东开发比深圳晚,但起点可以更高,我相信可以后来居上。”这句话成了浦东开放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浦东开放是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的经济中心或国际化的城市。在浦东如何建设的问题上,邓小平选定了一个中心:“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今后也要这样搞。金融方面要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一指导目标的典型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陆家嘴金融区。
贯穿浦东开放的整个过程,都能感受到邓小平对浦东的牵挂,他也用自己的言行扮演着浦东开放最坚强的后盾。1991年1月,邓小平视察上海时说:定四个经济特区时,“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谈及上海浦东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时,邓小平不停地给浦东人打气鼓劲:“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当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前途心有余悸时,邓小平回答道:“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种鼓励让浦东率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经过上述资料的有机整合与延伸,通过国内形势、国际竞争、地理优势、伟人指引这四个方面向学生完美再现了浦东开放的背景,使学生在详实丰富的背景资料基础上,迅速构建情境,设身处地地理解浦东开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让随后“开放过程”“开放意义”的教学问题迎刃而解,真正发挥了背景知识总览全局、创设情境、把握脉络、奠定情感的作用。
[1]唐加寿.高中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修订变化[J].历史教学,2004(03).
[2]项本武.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J].宏观经济研究,2009(03).
沈啸(1988),男,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