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娟
(江苏省启东市紫微小学,江苏南通 226200)
倾力构筑“学为中心”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袁文娟
(江苏省启东市紫微小学,江苏南通 226200)
“学为中心”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交往学习为方式。在交往中学习可以让学生互为羽翼,让学生借助外力提升自己,使全体学生得以互补共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低年级就开始,让他们及早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捕鱼的本领”。
学为中心;低年级数学课堂;情趣充盈;活动充实
俗话说:“不向前走,不知路远。”学习如同行走,不主动前进就不知道路有多远,也永远欣赏不到前途的风景。“学为中心”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走路,在不断的跌倒与站立中学会走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是“学为中心”课堂的核心。有些低年级教师认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该阶段不宜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仍以传授、牵引为主。这种以“教为中心”的师本课堂,抑制了学生的身心自由,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俗话说:“火从小时救,树从小时修。”教育学生要从小开始。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可以而且应当以“学为中心”,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低年级就开始,让他们及早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捕鱼的本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交往学习为方式,在交往中学习可以让学生互为羽翼,让学生借助外力提升自己,使全体学生得以互补共生。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打造“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出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情趣充盈的。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助燃剂,只有对数学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学生才会产生探究动机,自发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对于天真幼稚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充满情趣的课堂是点燃他们自主学习的火种,是“学为中心”课堂的催化剂。
笔者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力求妙趣横生,让课堂充盈情趣,以趣激情,激发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要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或者通过新颖趣味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多给学生提供亲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一课中,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变形金刚,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变形金刚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在利用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变形金刚导入课题后,笔者设计了几组“积木游戏”,让学生“数积木”“滚积木”“搭积木”“分积木”,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始至终充满了学习兴趣,而且在反复观察、亲手操作中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特征,提高了其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初步发展了其空间观念。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充实而灵动的。课堂中学生有事可做,学习任务是紧凑的,学习活动是充实的,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从上课至下课形成一条完整的活动链。“学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应是丰富而多元的,或独立思考,或集体交流,或观察回答,或动手操作。课堂中学生一直在“动”,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讲、动手做、动脑思,活动一环紧扣一环。
在低年级“学为中心”课堂的打造初期,学习任务的给予暂时由教师设计提供,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任务和设计活动,由扶到放逐步培养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的核心实则是问题驱动,用数学问题去激活学生探究意识,围绕问题的解决设计相关学习活动,因此,问题是课堂的“心脏”,是学习战役中的“司令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中,笔者首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在动物运动会上,来了狗、兔、猴等许多动物,组织单位想要很快知道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立即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说要把所有动物分分类,有的说要让同一种动物站一排。学生在讨论中懂得了“当统计对象比较多而乱的时候,可以先将它们分一分,排一排”。在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后,笔者接着提出问题:“怎样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出来,而且又能够使组织单位一目了然呢?”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出可以用一个一个小格子来表示。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格子中涂色来统计每种动物的个数。统计完毕后,笔者又组织学生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就这样,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依次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在充实的活动经历和体验中认识了条形统计图,锻炼了统计能力。
巴洛赫认为:“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交流,可以达到更多的理解。”合作学习是当今课堂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让课堂充满活力,增强了师生的交往与生生的交往,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获得更多借鉴学习的机会,达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充畅交往是精诚合作的保障,学生能精诚合作是每个教师的愿望。然而,低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弱,他们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自控力较差,不愿合作、不懂合作,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鼓励和指导他们合作。为了确保学生在合作中充分而畅达地交往,真正达到互助互学、融通共生,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作交往的机会,授予他们合作的方法。通过指导使学生懂得合作是一项团体活动,讲究的是配合,而不能随心所欲,在操作时不能争抢,而要各司其职,在讨论中可以争先,积极献计献策。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一课中,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集体交往中感知长方体、圆等形体的特征,整堂课基本以学生的自主观察、操作活动为主。当笔者把积木分给每个小组后,有的学生马上就动起手来;有的学生对积木爱不释手,甚至还发生了争抢。为了提高后面几个合作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防止学生无组织无纪律,避免学生无序低效操作,笔者对不遵守合作纪律的学生进行了批评,对每个小组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要求他们根据小组分工亲密真诚地配合,要求在合作交往中不能肤浅,要深入观察讨论,在操作中要仅仅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活动,如在搭积木时要边搭边感受积木的形状,观察比较他们的样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经过引导后,学生的合作交往变得充畅,合作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学为中心”的课堂还应是充满思想的课堂,课堂中的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交往,交往的质量关键在于学生之间是否发生思维的碰撞,是否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合作交往中,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交往是否充畅,学生之间能否交换与生成新的思想。我们可以在学生合作学习后安排一个“反思共享”环节,组织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梳理和总结学习方法和收获,提炼数学策略与思想,在展示交流中共享学习成果与经验,以丰润每个学生的思想。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我们精心设计和指导课堂学习活动,倾力构筑“学为中心”的课堂,让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情趣充盈、活动充实、交往充畅。
[1]张靖华.探究小学数学引入游戏教学法的意义和价值[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2]任彩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射击的技巧[J].吉林教育,2016(11).
袁文娟,1982年5月出生,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