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建模思想

2017-02-14 12:17刘学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模思想教学对策数学模型

刘学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逐步培养起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数学应用意识。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建模思想的渗透,将小学生所接触到的事物特征与数量关系,通过数学符号与关系式等形式表示出来,以大大简化整个解题过程。现本文就从知识铺垫、新知探索、习题练习与典型例题四个角度入手,简要阐述建模思想的形成过程,以真正帮助小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模型;建模思想;教学对策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教师只从教材内容入手讲解,不注重知识的扩展,也不注重教学思想的渗透,这样难免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则是在对学生评价时,大多数教师只对小学生进行常规评价,忽视对数学思想的评价,这样难免会影响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使他们只掌握了表面知识。为此,教师在渗透建模思想时,应该杜绝上述弊端,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一、通过知识铺垫启发建模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做好知识铺垫尤为重要。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数学问题探索空间,从而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初步渗透建模思想。

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有如下教学设计:

师:在算式0.95元-8角与6角+1.25元中,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吗?

生1:不可以,因为单位不统一,要化为同一单位才可以进行计算。

生2:是的,这样的话0.95元-8角= 0.95元-0.80元=0.15元;6角+1.25元= 0.60元+1.25元=1.85元。当然也可以都换算成角进行运算。

师:很好,那么在算式 + 与 - 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同分母的计算学习过,异分母的计算没有学习。

生2:可不可以根据上述单位的统一来进行计算呢?

生3: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式子转换成 元+ 元与 元- 元。这样的话应该就可以计算了。

生4:这样的话就是 元+ 元= 0.2元+0.5元=0.7元; 元- 元= 0.75元-0.5元=0.25元。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异分母的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呢?这样会不会比转化为小数更简单呢?

生1:这样的话, + 中, 可以看作是 , 看作是 ,然后算式就变成了 + = ,即可算出答案。而在 - 中, 依然是 ,而 可看作是 ,然后就可变为 - = 。

生2: 也可以看成是 , 也可看成是 ,然后也可进行计算。为什么非要写成 和 呢?

师:这位同学的提问很好,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使得所获取的结果是最简分式的形式,避免了后续计算的很多麻烦。所以说,在计算异分母分数的时候,应该先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上,而讲解的部分很少。由于是自主探讨得出的答案,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往往更深刻。这样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多进行知识铺垫,鼓励小学生掌握同一类题型,方便模型思想的建立。

二、通过自主探索建立模型思想

所谓自主探究指的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概念、定义与公式,还应该清楚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且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单纯靠记忆来识记数学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建立起数学思维才是关键的步骤。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做好备课准备,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设计与研究,以树立起数学模型思想,快速解答问题。

例如在讲解与植树有关的问题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会要求小学生直接记住公式,然后在填空题与选择题计算的时候直接运用。这就使得很多小学生只是机械记忆,根本不理解公式到底是怎么来的。于是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师:在应用题“现在全长为30米的马路一边种树,已知马路的两端都要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距为5米,试求可以种多少棵树?”中,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

生1:直接用30÷5=6,得出树的棵数为6。

生2:不是这样的,马路的两端都种树,种的树应该比6棵要多。

师:那我们可不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计算呢?

生:可以画出图表(见表1),这样可以得出种的树为7棵。

师:如果是只有一端种树呢?

生:可以画出图表(见表2),这样的话种的树为6棵。

师:两端都不种树会是什么情况呢?

生:可以画出图表(见表3),这样的话种的树为5棵。

师:两端都种树,棵数=全长÷间隔+1;只有一端种树,棵数=全长÷间隔;两端都不种树=全长÷间隔-1。大家都同意这样的规律吗?

这样,为了加深小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组织小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种树的过程,即一个小学生可代表一棵树,按照固定的间隔站立,以使全体小学生都能掌握种树问题。这样,小学生在遇到类似题目时,就可迅速建立模型,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

三、习题训练中进行模型提炼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逻辑性较强,不仅要求小学生的识记能力,还要求他们的计算与思维能力。因此,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做足够的练习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习题练习中模型的提炼,以真正起到习题训练的作用。

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圆的面积与周长部分知识时,有如下题目:已知图1中正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试求圆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题目,然后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发现图中正方形与圆形有什么关系吗?

生1:可以发现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圆形的半径,这样的话可先求出圆的半径,即6÷2=3,圆的面积为32π,也就是9π。

生2:这样计算是不对的,题目中已知的是正方形的面积,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圆形半径的平方,答案是6π。

师:一般地,以某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所得到的圆的面积是否等于正方形的面积与π相乘呢?

生:是的,可以直接这样计算。

师:那么在应用题“已知某长方形的周长是24 cm(如图2),试求它的面积有何规律”中,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题目中条件不足,不清楚长方形的长与宽,计算过程可能比较麻烦。

生2:应该可以通过画表格(见表4)来解决:

4

师: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周长一定,长与宽的差距越小,长方形的面积越大。

师:若面积一定,长方形的周长大小有什么规律呢?

生1:根据上述面积的规律,周长规律应该是面积一定时,长与宽的差距越小,长方形的周长就越小。

生2:数学中还是应该用具体的数据说话,假设面积固定为48平方厘米,于是列出表格(见表5),可见确实是长与宽差距越小,周长数值就越小。

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杜绝题海战术,毕竟题在精而不在多,并不是多多益善。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重小学生对知识与规律的总结,注重模型的提炼,必要时还应要求小学生书写数学日记,以牢固掌握一类题型。

四、典型例题中深化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中的典型例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这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深化模型思想,促使小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题型,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例如在相遇问题部分知识学习时,有如下应用题:现有甲、乙两辆车,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两车在4小时后相遇,试求A、B两地的距离。这样教师就可先让小学生画出线段图;然后鼓励小学生进行列式计算,在该类题型中有两种解题方法,可先求出甲车行驶的路程,再求出乙车行驶的路程,两者相加即可,即50×4+45×4=380千米;也可求出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然后与行驶时间相乘,即(50+45)×4=380千米。同理,在鸡兔同笼问题中,有例题“笼子里的鸡和兔总共有24只,腿的数量为64条,试求鸡与兔子分别有多少只”,教师就可引导小学生建立起方程模型,从方程的角度解决问题,可假设鸡的只数为x,列式为2x+4(24-x)=64,从而得出鸡的数量为16只,兔子的数量为8只。当然也可以假设兔子的数量为x,这样的话算式是4x+2(24-x)=64,也可求出鸡和兔子的数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典型例题典型讲解,以帮助小学生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从而快速解决题目。当然,教师还应把课堂放手给学生,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学生自主讨论等方法,使小学生自主摸索规律,建立起典型例题的完整解题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建模思想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是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桥梁。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举一反三,促进他们建模思想的形成,进而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而小学生自身在数学建模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也应该多思考、多咨询,以快速掌握知识。

猜你喜欢
建模思想教学对策数学模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模思想渗透与应用
建模意识,沟通初中数学与生活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