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极大了的变革了教学方式,当然也让高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强调培养学生个性的新型教育理念,它能有效挖掘和释放学生的潜力,它的相关概念非常新颖独特,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如果将其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会是大有裨益的。本文简要概述了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化理论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引言
高中历史是一门知识非常丰富多样的学科,要想把它学好,不但需要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不断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指导。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接受程度,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进行高中历史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历史上的经验和文化。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1983年,美国的心理发展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比较全面具体的介绍了人类的智能,可以从语言、数理、音乐、运动、人际等多个方面去理解智能,极大的肯定了人的无限潜力,注重尊重人们的个性差异。多元智能理论最开始主要是应用在学前教育,教育研究人员都觉得应该从幼儿时期就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要从娃娃抓起。各种实践证明,多元智能理论不但可以在幼儿和小学教育中应用,在初高中和大学也都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极作用
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传统教学方式上,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从而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强项智能,并带动起那些弱项的智能,让学生的所有智能都能发挥出作用,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这样就能有效完善以前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推动素质教育不断进步。
二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所有人的智力都是由具有不同程度和方式的个体因素构成的。所有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弱势智能,从而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认识程度和学习方法,从而产生独特的发展轨迹。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这种特点,努力开发并改善学生的各种智力,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果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就能把素质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把单一的历史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充实自己的知识积累。
三、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掌握程度,它是所有智能里最关键的内容。如果学生在面对各种知识时思维非常的混乱,难以充分的理解,就不会明确的表达出心中所想,也难以去追求更高智能的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想要让学生清晰的表达出所学知识并深刻的反思,就需要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概述史实、历史辩论等形式,通过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2、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
培养空间智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当今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内容,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空间智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享受。此外,通过历史图片、地图、古遗迹、漫画等形式,都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培养自身的空间智能。例如,教师在讲述解放战争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三大战役的地图,从而方便学生了解当时国共双方的战争局势。
3、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学习高中历史时,经常会遇见不同时代的相关数据,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能够增强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智能。例如,可以让学生收集史料、进行社会调查。
4、培养学生的运动智能
运动智能就是训练对物体和身体的操控能力,并充分展现自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小品,培养他们的运动智能。例如,在讲述两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与和时,可以让学生演绎匈奴崛起、昭君出塞、卫青霍去病抗击等历史剧。
结语
综上所述,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能力。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应该把这种教学方法继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从而让多元智能理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萍,杨雪梅.多元智能理论下个性化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20-21.
[2]孔毅夫.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08):2-4.
[3]韦海敏.浅论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