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茶区之行有感

2017-02-04 10:39隋绳武
福建茶叶 2017年7期
关键词:茶区宁德福建

隋绳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 100080)

宁德茶区之行有感

隋绳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 100080)

编者按:隋绳武将军是武装警察部队原副政委、中将。身在军营还偏爱茶业。在驻闽30年间,经常到茶区视茶、饮茶、品茶,自认为是一个茶叶爱好者。2013年个人自荐担任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以来,更加热爱茶事业,跑遍全国主产茶区,是一位难得的领导者。关心、支持福建省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次到福州参加福建省茶叶学会成立60年活动,从所听、所看到的种种关于福建茶产业的报道,很有感触。会议结束后立即要求茶叶学会派人陪同他到闽东老茶区实地考察,进一步亲身体现一下热情好客的闽东茶人在茶业事业上的奋斗精神。将沿途的所见所闻写成此文,对大家鼓舞很大,不仅是对闽东党政领导与广大茶人工作的肯定,而且是对整个福建茶叶事业与发展前景寄托厚望。在此,我们对隋将军的建言献策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发表此文能对我省的茶叶事业、品牌与茶文化发展都能得到启迪与帮助。

我过去在福建尤其是在闽南地区工作期间对茶叶就有所接触,渐渐成了茶叶的爱好者,甚至是痴迷者。在此后的日子里由于对茶知识的日积月累,特别是退出领导岗位以后,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先后到云南、安徽、浙江、湖北、贵州等地的茶区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不少当地茶叶生产的情况。

这次闽东之行,走茶园、探茶企、访茶农、寻经验、论产业、谋发展,深感茶产业在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农村农业生产的一笔宝贵资金源,是农民生活、子女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更是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是推动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福建省近年来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改善民生,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闽东地区的茶叶生产形势十分喜人,使我感受颇深:

一是宁德各级领导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宁德市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市以及各区县以上领导机构中专设有茶叶局的地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任职期间,于1989年3月份亲自批示同意上报,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可以讲这是全国仅有的,是我原来不知道的,也是没想到的。我所到之处毫不夸张的说,“茶企街街是、茶园满山坡、茶师处处有”,在宁德地区种茶、饮茶、研茶、售茶已经蔚然成风。之所以有此好形势,不能不说与领导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当地茶叶的领导机构如此系统完备十分难得。

二是茶产业成为了宁德市脱贫致富的主产业之一。这次参观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宁德好山好水出好茶,而且好茶多茶能致富。在宁德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大力深化茶产业不但能脱贫,而且能改善环境,促进人健康长寿。我看到蕉城区的赤溪村和坑头村的发展建设情况,使我的认识更具体了。坑头村二百多户人家,茶园种植面积却达1400多亩,2016年茶叶年产值达16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3600多元;赤溪村虽然山青水秀,但过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受限,老百姓很贫穷,该村于是发动群众种植茶叶,发展茶园1800多亩,人均收入由1984年的3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16000多元,茶叶产出占到了当地GDP总收入的30%。正像习近平同志过去在宁德时讲的一句话:“小小一片茶树,养活一方百姓”,千真万确。大量的事实证明,茶叶搞好了,对脱贫致富至关重要,茶产业是致富之道、健康之道、绿色之道、幸福之道。这也非常符合中央所讲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和要求。

三是茶产业带动促进了宁德市其它产业的发展。宁德虽然经济上与其它地区相比还不算富裕,但环境上是富裕的,健康上是富裕的,幸福指数高,精神面貌好。我惊奇的发现宁德人普遍显得年轻,外表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这除了与当地的空气土壤好有关系外,也与他们长期饮茶是分不开的,给人们带来健康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当地人民善于创造,勤劳致富,以茶产业为纽带,推动了农业与其他门类的发展,茶业与食品业、林业、旅游业互为依托,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像福安市新味食品公司专门生产茶点,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说茶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远大,各行业之间也能够互相促进,良性循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鉴于此,为进一步发展好茶产业,促进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想仅就茶叶的事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由于时间很短,思考也不深入,说得还比较粗浅,仅供参考而已,希望能够对茶叶的发展有所启发,我就心满意足了!

第一,更加重视把茶叶的生产,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日程。

福建属于全国重点产茶区,茶叶的发展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省委、省政府也都很重视。省人大制定了茶产业发展条例,属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省委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茶叶总产值达1千亿元的奋斗目标等,省政府出台了茶产业的“六条措施”,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福建茶产业在前进,全国其它各地区也在发展茶产业,各省茶区都在追赶,都在快速前进。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茶园面积福建是25.01万公顷、云南是42.4万公顷、贵州是41.8万公顷、湖北是32.4万公顷、四川是32.1万公顷,都比福建大很多;茶叶产量福建是40.2万吨、云南是36.5万吨,如果他们加大发展力度,一努力就会超过福建,这一方面福建要有紧迫感。

当前虽然各级已经出台了政策规定,明确了奋斗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要顺利实现2020年茶叶总产值1千亿元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作保障。一是加大领导的力度,各级政府具体分管的领导要亲自抓;二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速发展“大闽”、“仙洋洋”、“品品香”等一类的企业,发挥它们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和销售渠道;三是大力发展生态茶园,从源头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四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一批茶旅结合的绿色养生茶旅线路;五是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在科学种植、工艺制作和产品包装方面的指导作用;六是重视茶叶社团和教育宣传机构在文化交流和科普宣传方面的使者作用;七是重视金融部门的投资扶持等。

第二,进一步健全茶叶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应当说福建全省的茶叶机构应属宁德市最健全,下面的区市县均设立了不同级别的茶业管理机构茶叶局。这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宁德主政期间,高度重视民生产业、扶贫产业,结合实际,为大力发展茶产业而坚持下来的结果,应该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机构的设立,对茶业的发展是有力保障,生产管理销售都有人抓了,我觉得宁德的茶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好,茶叶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能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宁德的经验在全省有关地区适度推广。首先在省农业厅里设立一个专门分管茶叶的茶业管理局,配备副厅级的领导来专管茶叶,作为全省茶产业的职能领导机构;其次根据茶叶生产种植情况,在武夷山、安溪、漳州等重点产茶区,或茶园面积达到 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也设立茶叶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少的地方可不用。否则依然按现在的科级机构去管理是有一定困难的,运行推动产业发展是有限的。

第三,加强科技队伍的培养,促进成果的转化。

福建省的茶叶科技队伍基础是好的,全省有一支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推广队伍。省农科院有专门研究茶叶的茶叶研究所,其研究成果特别是新品种的选育上走在全国的前列,福建的良种推广面积达95%,这与研究所的培育与推广是分不开的。农林大学也有茶学教学与研究机构,武夷山还设立了许多民办研究所,这些机构都是福建的财富,也是多年来一直保留的优势,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指导对福建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科普和宣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级应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是要让他们多出科研成果,多为生产服务、为技术推广和丰产种植服务;二是要搞好成果转化,在技术指导、解难释疑、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大众化、成果转化具体化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三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妥善解决实际困难,这些机构大多地处偏僻山区,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作单调乏味,要为稳定这支队伍的建设给予更具体更切实的关心,使他们安心茶区、扎根茶园,坚持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做出更大的成绩。

第四,茶文化宣传要加强。

茶文化就是茶产业的上层建筑,茶叶生产是茶产业的基础,茶文化就是茶产业的翅膀。没有上层建筑的保障,人们就不能理性的认识它,不能生动的体会它;没有茶文化的宣传引领,茶叶行业就难以起飞,或者难以腾飞,发展就很受限。茶文化宣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种茶叶的名气和档次,也影响着它的销量和产量,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对此我深有感受,像贵州的茶叶种植面积比福建要大,茶叶种类也有很多,但产量和名气却没有福建的茶叶大,贵州的“都匀毛尖”是毛主席亲自命名的,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对它作了充分评价,但由于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对它还不熟悉和了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福建是我国的老茶区,茶文化底蕴很深。全国六大茶类中红茶、乌龙茶、白茶与再加工类的茉莉花茶都发源于福建。武夷山的双世遗,福州茉莉花茶也是遗产,龙岩的采茶灯都是全国很有名气的茶文化类物质。习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福建的武夷山、福州、泉州、宁德、厦门等都是“一带一路”的起始地,也是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的货源供给地,民间与茶相关的人文故事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福建挖掘不尽的茶文化财富。

在茶文化建设方面福建是有基础的。所到之处都可见各地把茶与茶文化连在一起进行宣传,各级市县的领导都很重视茶文化的宣传。著书立说、编写文史资料、撰写文章论文风气很好,拍摄纪录片、电视剧等形成实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武夷山和宁德都有专门介绍茶的电视频道。但这些还不够,只有在全省范围内不断丰富和提升茶文化内涵,形成宣扬茶文化的气候,在全国和世界叫响“茶名片”的标签,才能提高档次,增加产销量。因此,福建省的茶产业,在继续搞好生产、研究、销售的同时,还希望要加大茶文化建设,深入搜集整理、全面宣传报道、定期编辑出版更多有特色的茶人茶事茶文化,通过电影、戏剧、小说、书刊、网络等有效载体来扩大影响。像福建108岁的茶界泰斗张天福,他在民国时期就是世界出名的茶叶专家,对我国茶叶的认识、理解、创新、发展和传承等均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如果将他的事迹拍摄成一部电视剧,叫《张天福之路》或《茶人—张天福》,然后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播放,肯定福建的茶叶更会名满天下!福建在这个方面茶叶的故事众多,有着天然的人文优势、地理优势和历史优势,需要各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加强更大的投入,进一步地挖掘好,利用好,发挥好。

第五,茶叶品牌建设要加强。

这次我来福建前就听说有关部门正在开展茶叶品牌评选工作,由省政协原副主席亲自领导,与省茶叶学会和品牌研究会的负责同志一起,到全省各地进行了调研,这对全省打造茶叶品牌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口碑、是竞争力、是通行证,是软实力的象征!品牌树立不起来,人家消费者就不买你的账。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茶叶的价格就上不去,价值就得不到最大的体现,销售和出口就只能是卖统货,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就会变窄变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品牌带动销量,销量促进生产。

历史经验证明,领导对茶叶品牌的创立和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往今来不少茶叶名优品牌都与领导人的知识和兴趣爱好相关。建议领导同志在这方面要重视起来,结合工作为此作出努力和贡献。所以,各级领导要带头重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和宣传,对品牌建设有利的事应该大力宣传,大力支持。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利用品牌效应的强大影响力,鼓励大家在国际上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像现在铁观音、大红袍等茶已经是名扬四海了,这也是多年努力的结果,是个好现象,也应该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要为其它新名优产品的品牌创建作为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发挥领导和机构的作用,组织一手抓品牌创建,一手抓宣传。品牌的创建和树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被市场认识了解到偏爱接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检验,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逐步解决人们对新名优产品认识不足、印象不深、若明若暗的问题,从而不断出新品,出精品。◇

猜你喜欢
茶区宁德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那个梦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