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松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004)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运用
王 松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004)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对于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与运用成为当前培养高素质的一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突破口。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构建专业见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阶段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从学校政策、实习途径、实习内容及实习考核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课程;设计
国家的发展是通过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方式实现的。纵观60余年的变化,我国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的传统社区管理向社区制的现代社区管理体制的转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推动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并存的结构体系转变,进而促进了社区的发育。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提出了“社区建设”目标,社区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功能。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委一居一站一会”的社区管理格局,社会事务管理与社区服务开展逐渐走向标准化、专业化。
1.1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所处的工作场域权力失衡,缺乏实践课程土壤
场域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2]。专业所对应的社区场域有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及居民代表大会等各种社区管理力量存在,各主体间通过政府行政权力与经费支持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社区工作站属于街道办事处派驻社区的服务窗口,承担政府与街道在社区内的各项社区事务与公共服务,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主要的就业单位。
1.2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对应岗位的技能性不强,限制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面向社区工作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社区事务员岗位及驻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岗位。通过对50余家社区工作站的调查,社区事务员需要具有调查研究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教育培训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对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整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来提供服务的能力[3]。这些技能相对模糊,有时还会运用无章可循的“土办法”,由于服务类专业技术性不强,如何将服务过程的规范流程转化为实践内容对于任课教师是一个难题。
1.3 社区管理与服务实习内容具有个别化特征,影响了实践考核的一致性
国家对社区的经费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社区工作站会根据具体财力与工作场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7-9人,每个社区工作站能够容纳的实习学生非常有限,同一班级学生需要安排在多个社区内实践。同时,“服务性工作重新做”,社区及居民需求具有个别化特征,适用于A社区或居民的服务设计不一定适用于B社区,学生的实习内容将会出现差异。因此,如何对不同社区实习的学生做到考核一致性成了实践课程设计的难题。
2016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安排学生进行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4]。笔者所在学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设计了专业见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阶段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体系。
2.1 专业见习:任务驱动式的专业场域熟悉
专业见习属于认知实习,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第一阶段实习。专业见习期为1周,让学生接触到就业单位,了解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现状,清楚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从感观上对专业有较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自身今后学习的方向。
专业见习指导老师根据专业的主要就业面向布置实践任务,具体包括:社区行,了解社区地理位置、人口、组织及文化;社区访谈,与社区工作人员作深入访谈,了解社区工作内容、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社区工作人员应聘途径、工作困惑等;入户探访,与居民交流社区综治、文化与服务的感受及期望等;走访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服务中心),了解物业管理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及岗位要求等;参与式观察,了解社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专干的社区事务处理流程与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同时,将实践班级采用自由组合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4-5人的实习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小组长1名。每个实习小组接受指导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的监督与考核,在一周的实习期内完成前期布置的5项任务形成专业见习报告,采用PPT、视频或情景剧的形式汇报。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区1531班为例,全班56名学生被分为9个小组,采用抽签形式分别安排在5个社工机构的9个服务社区点。见习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完成了见习报告1篇,并在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进行了为期2小时的见习汇报展示。
2.2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主题活动式的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属于跟岗实践,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第二阶段实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期为2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开展完整的社区服务活动,检验3个学期来课堂学习的成效。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指导老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协助各小组联系实践点,要求各小组在社区内了解居民的需求,针对居民实际需求设计并完成一场主题性活动。实习学生要在2周时间内分别完成需求调查、成员招募、场地布置、活动开展及活动的完整记录等。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区1531班为例,采用抽签形式分别安排在4个社工机构的9个服务社区点,分别完成了老年人趣味运动会、老年人手工坊、社区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小组活动、社区居民议事会、社区小喇叭等9个主题活动,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上交活动完整资料(含活动策划、活动签到表、活动相片、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表10份,活动总结、新闻稿等)并装订成册。
2.3 阶段性实习与毕业实习: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
学生在进入大三时根据自已的兴趣与未来发展方向确定实习单位,也可以由系部统一推荐。实习单位首先推荐实习学生的机构导师,由学校指导老师、机构导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好项目选题,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选题,科学设计项目计划书与完成项目内容,并评估项目成效。最后,学生完成项目报告,将报告作为毕业设计来检验专业学习成果。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区1331班为例,全班47名学生在4名学校指导老师与27名机构指导老师指导下,在社区工作站、社会工作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等实习单位接受了半年的顶岗实践,完成了社区人群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社区文化营造等47个项目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办学特点与专业特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构建专业见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阶段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从学校政策、实习途径、实习内容及实习考核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3.1 构建完善的学生实践保障体系
为确保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制订“1+N”的专业实践制度,即“1”为学校层面整体实习要求、组织实施、效果评价及保障措施;“N”为二级学院或系部层面分别制订专业见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阶段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实施办法。以顶岗实习为例,包括建立暑期顶岗实习制度和实习手册、阶段性顶岗实习制度和实习手册、毕业顶岗实习制度和实习手册、双督导制度(机构督导+学校督导),提高师生权责意识,保证实习质量。
3.2 建立依托社区社会工作站的实践途径
近年来,许多省份推行“幸福社区”、“三社联动”等品牌服务项目,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站逐步成为社区管理格局中主要力量之一。2014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承接高校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5]。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充分利用在社区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资源,主动联系社会工作机构,依托社区社会工作站在社区内所建构的资源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3.3 设计基于工作岗位解构的实践内容
在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遵循学习规律,还要考虑工作岗位特点。一方面,在各层次的实习中,始终贯穿服务学习的理念,加强实习内涵建设,培养学生服务居民、服务社区的意识;另一方面,在专业见习内容中侧重于认知工作场域,在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内容中侧重于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营造等核心技能点的实践,在顶岗实践内容中侧重于全工作过程实践与社区治理的创新。同时,在实践内容设计中要注重行业人士的参与。
[1]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M].浙江: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2]布迪厄(法)、华康德(美)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廖敏.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设计[J].河南教育(高教).2014(4):47-48.
[4]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4/01-20/5756057.shtml.
[5]民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gz/201404/20140400622265.shtml.
(编辑 赵欣宇)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actical Course System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ajor
WANG Song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410004, China)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ajo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The optim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course system has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first-line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rofessionals.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ajor should construct the progressive practice cours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rainee, professional skil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tage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actice, and carry out scientific design from school policy, practice route, practice content and practice examination.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ractice course; design
2017-03-27
王松(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G712
A
1672-0601(2017)06-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