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月英
(信宜市第八小学,广东 茂名 525000)
读写相融 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有效链接新思路
曾月英
(信宜市第八小学,广东 茂名 525000)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借此培养学生的迁移与发散意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读促写”。
提升素养;捕捉契机;引领“深”读;随文练笔
“读书怕作文,耕地怕挑粪。”提及作文,学生常常是“横眉冷对习作题,俯首咬断钢笔头。”不少教师对此一筹莫展、黯然神伤……目前的作文教学,以传授学生写作技巧为主要目的,不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异于望梅止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许多名作家在写作之前几乎都是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后,才有高水平的作品问世的。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的积累、思维成果的积累,那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说不练假把戏”,一旦习作离开了写,就成了“空架子”。读与写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阅读与习作有效链接。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教师严重地被成绩束缚了思想,考什么就教什么,一切围着试题转。课内阅读教学,只注重考点与答题技巧;课外阅读教学,单纯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作文教学更是则避重就轻,只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如何布局谋篇、调词遣句等。这种教学现状的弊端,培养了现代化的“高智低能儿”。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重视阅读与能力培养,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阅读面,开阔视野。遗憾的是,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走哪里,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是在玩手机、电脑。书店里再也见不到拥挤的情景,似乎读课外书已成一种负担,尤其是小学生。但是,在枯燥的课堂中,小学生则特别喜欢听故事,只要教师讲故事或课外的事,多数孩子们的眼睛都会发光。因此,在语文课堂中,笔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契机,尽量挖掘与课文内容相近似或关联的阅读,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主动拿起读物。
例如:在讲《将相和》这篇名著课文时,笔者一改以往深入探究课文、细读详说的传统传授法,把本课教参里众多的教学目标中理出一条主干目标,指向“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名著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激发学习的求读欲。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手段,查找《史记》的作者与背景资料,以及了解《史记》里的其它故事,丰富学生对《史记》的认识;课堂中,笔者先让学生展示他们掌握的《史记》第一手资料,让没看过的同学对这部名著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利用多媒体逐一出示《指鹿为马》《霸王别姬》《纸上谈兵》等几个故事的PPT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例如,这些图片中写的是什么故事,图中的人物是谁,说说故事的内容?这时,学生们非常兴奋,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自豪地“显摆”,不知道的学生则津津有味地聆听,学生说不出来的则由笔者作补充。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更多,火候到了,笔者带领学生进入课文,通过辩论,话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故事的精彩和廉颇勇于认错和蔺相如机智勇敢、胸襟开阔的人物形象。最后,再推波助澜,让学生尽情分享《史记》中的故事与人物,利用PPT展示、简述更多的故事。学生想看《史记》的热情之火就点起来了。此时如果有这部书的话,学生会争先恐后的一睹为快。所以,笔者提前借来几套《史记》,趁热打铁,借给学生交换着看,引导其他学生也去借看。并约定一个月后开一个读书交流会。同时,笔者还向他们推荐《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同样精彩的名著。事实证明,学生的阅读欲望膨胀,这样既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课文拓展阅读,班级渐渐有了书香的味道。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习作水平低,教师潜意识里就会给学生“判刑”——读书少,没积累,要求学生回家多读作文书等课外书,并郑重其事地要求家长监管阅读。教师的判断是正确的,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教师解决问题的措施却显得轻描淡写,把责任直接推给了家长,对于农村小学的家庭来说,这就等于——“放羊”。学生有没有读家长不知道,读得怎么样教师不知道。没有教师指导的课外阅读也只是“浅”阅读的“水过鸭背”——没效果。如何让学生做到“深”读?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反复实践研究,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除了在课内阅读中注重引导,还要把课外阅读带进课堂,授之以“渔”,扶放结合,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做的:一个月安排2节“读书交流会”,第一节是教师单篇深入指导阅读,第二是群文阅读或整本书的阅读分享。先说第一节,以《猴王出世》这个故事阅读为例,因为是课外阅读,为了解决全部共读的难题,笔者提前几天复印这个故事以及学习单给学生,让学生拿回家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并做好学习单,例如:复述这个故事;读的时候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积累词句等。课堂上笔者先让几个学生简述读懂的故事内容,再让几个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留下的印象,从而概括出课文抓住了“奇地、奇事、奇人”三方面的内容写;接着让学生聚焦“奇地”的句子,小组交流感受;作汇报时,让学生踊跃轮流发言,笔者适当指导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并作归纳、总结,使阅读水平差的同学就得到了启发,学会找句与思考。然后,要求学生用以上学习“奇地”的方法标画“奇事、奇人”的句子并作旁批。水到渠成,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阅读任务了。最后师生总结课外阅读的步骤与方法,再布置几篇课外读物回家练习深入批注,在下次“读书交流会”时分享。虽然在课堂指导的课外阅读课不是很多,但只要懂得了“深”读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日积月累就会转变成语文的素养、提高写作的能力。
“读而不作则罔,作而不读则殆”。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借此培养学生的迁移与发散意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读促写”。常言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传授就可以接受,不是一次练习就能掌握写作技巧,只有在实践中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写结合,在反复交替的训练中,逐渐强化与内化,最终转化为能力。而课本就是我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好范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寻找读写中肯的切入点,有效链接。教师具有善于捕捉读写结合点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从大方向来说应按年级划分侧重点:低年级侧重于句式的练习;中年级侧重有特点的段式;高年级则要侧重布局谋篇和表达方法等。从小的方向来说,应因文而定,因材施教。笔者任教高年级,阅读教学主要从以下方面切入。
“模仿迁移”即仿写。仿写的类型很多,可仿段,仿句,防篇,仿表达方法等。在课堂小练笔时不宜“贪”,一课设计一个训练点就可以了。如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训练点很多:①第2自然段的按方位顺序介绍的方法;②每个场面夹叙夹议的写法;③有详有略的内容安排等。在众多的训练点中,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找薄弱点训练。笔者教这课时,一般抓第2点训练,作者分别对“大典前、大典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镜头进行夹叙夹议的记叙。笔者先让学生细读、品味其中一个场面,理解内容,深入体会,再分析写法。如:“大典仪式”这部分运用了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宣布立国、升国旗、放礼包”等活动进行时的具体活动,而每一个活动后都插入群众的表现,通过群众的“欢呼、鼓掌”等表现表达出建立新中国带给人民的激动与自豪。明白了这种写法后,要求学生捕捉一个校园活动的镜头当堂进行片段仿写。写好后及时展示作品,检查学生是否都掌握,是否达到了训练的效果,尤其关注差生。在《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教学中,笔者抓住了怀特森老师的感情变化作为训练点,让学生运用情感起伏写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片段描写。学生的课堂小练笔有了“参照物”的引领,动起笔来就不至于“太空”“太假”。
教材中有的句子后面留有空白,有的说得简洁扼要,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续写。如《稻草人》结尾:“想到主人今年的幸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适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续写,续文中心可以是同样悲惨,可以是苦尽甘来等,只要能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具体就可以了。又如《永远的歌声》这课,在描写“我们”为老师挖草药、抓小鱼这段,是以简述的形式写的,没具体写怎样“挖”、怎样“摸、追”等,可以让学生对这个自然段进行扩写补白。
师:同学们,请读一读“挖草药、抓小鱼”这一段,然后请你当小老师,评一评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好?
生:“摸、追、堵……”动作描写好。但当时“摸”等动作的情景没写清楚。
师:小老师的点评非常中肯!当时的情景还可以增添写什么内容呢?
生: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生: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
师:同意!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呀!此时,我心里已经有了很多的灵感,相信你们也泉思涌动了,请拿起你的笔,马上把“抓小鱼”这部分内容补充具体。
生写。
师: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谁来展示?
生:“二兰说得有道理,我对二牛说:“摸鱼可难不倒咱们,一起下去吧?”“好嘞!”二牛马上挽起裤子下来水。我们沿着河边,弯着腰,细心地摸着。“二牛,快,我摸到了!抓不住呢,快追呀……”笔者兴奋而着急地嚷着。眼尖的二兰指着小鱼边走边嚷:“那边那边,二牛,快点!”二牛顾不上沾湿的裤脚,扑了过去,鱼没抓着却沾了一身水,成了“落汤鸡”……
生:“……看着一条条甩上岸的小鱼,二兰笑成了一朵花。心想:老师吃上这鱼,肯定很高兴!她的病很快就会好的。想着想着,她又哼起了老师教的歌:天上的桃树什么人来栽……”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小作家呀!你们很棒地运用了上节课强调的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真了不起!没写完的课后继续写,写完了再同学互相交流整理。看谁写得最好!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对内容补白,既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事半功倍地提高写作水平。
角色置换,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情感活动,这种活动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到对方角色的身上,因而产生角色置换的积极效应。在教学中,通过置换角色,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达到与文本的融合。如:教学《老人与海》这课,“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在遇到一次次挫折、厄运后仍保持着人的尊严和骨气,为目标永不言败。学文后进行角色置换,问:“老人的精神让我们每天人折服,但,假如你是这位老人,在一个个困难面前,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口头表达,说出真实的想法,进一步引导为了目标,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才会成功。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目标,再想想:在走向目标的路上遇到过什么困难,有没有克服,怎样克服,今后有何打算?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运用角色置换的好处,不但深化了课文主题,还使学生把“老人”的精神融进实际生活内化,同时又使习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憧憬阅读与习作的有效链接,实现学生作文上的妙笔生花,一直是一线的语文老师锲而不舍奋斗的目标与梦想。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教无定法,因人制宜。教师只有跟上时代转变的步伐,针对现代学生特有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让阅读课上时时闪动着习作指导的影子,随文练笔,才会有作文路上:“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佳境。
[1] 曹勇军.对“读写结合”的冷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1999(6).
[2] 杨继学.探索“读写结合”的新思路[J].北京教育,2011(7).
[3] 徐丽红.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五种方式[J].内蒙古教育.
[4] 黄伟.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J].江苏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杨怀玫)
曾月英,女,广东省信宜市第八小学,语文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