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晓娟
[摘 要]乡土情怀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故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高尚心境。乡土情怀既是自然资源又是人文资源。语文教师积淀丰富的乡土情怀和教育素养才能构筑教育人生。为了给学生打好语文的底子,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语文学习的返璞归真,建立民族自尊是关键。
[关键词]乡土情怀 语文教育 返璞归真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03
所谓乡土情怀,即基于自己熟悉的故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高尚心境。它的核心要义在于“人文”,表现为三个鲜明的特征:对“土地”的悦纳,对“家”的牵挂,对“自然”的回归。
乡土情怀的人文性与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为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提供了价值取向和情感保障。
一、从语文资源层面看,乡土情怀既是自然资源又是人文资源
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的学习和实践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等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情怀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曾感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走进生活,多读、多说、多听、多写。所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思考场所,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场所。而且这样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的外延扩展至生活的外延,开掘学生的语文学习之渠,引入生活源头的“活水”,构筑语文学习的“学堂”。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资源意识是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敏感是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保证。所以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放眼社会,走进生活学习语文。对于教材中涉及的乡土情怀的教学主题,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挖掘其中所含的民俗文化,听民歌、看戏曲,参观古桥、抚摸一棵古树、闲逛一条小深巷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当然,如果能创造机会带领学生远足,如到湘西过“端午节”,到古运河一带进行“本命年的回想”,到寒山寺体会在“枫桥夜泊”中抒发孤寂的心情,等等,都将会更大程度融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并发挥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实践与熏陶功能。
二、语文教师具备丰富的乡土情怀,积淀人文素养才能构筑语文教学人生,促进专业成长
乡土情怀是一种涵养,蕴含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水平、情感态度、思想品格等多种因素之中,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通过主客观因素的长期交互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教化。
对于如何构筑语文教学人生,促进专业成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好学,广泛涉猎文史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在长期的繁忙琐碎的学校教育工作中,自己看书提高的时间很少,因而出现知识面过窄、教育理念老化、教育手段落后等种种问题,很多教师长年累月所看的只是语文教科书、教辅资料,自身文化气场不强大,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严重阻碍。语文教师从事的是母语教学,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所以,既不能远离我们的语言文字的根本而让一些外国的貌似先进的概念术语来左右我们的语文教学,消减我们的乡土情怀,又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怀揣时代和历史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构筑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之路上经由语言的艺术形成教育的艺术。
三、给学生奠基一生的语文底子,就要引导学生返璞归真,建立民族文化的尊严
周国平说,所谓语文水平,“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底子,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时空的聚焦点,着力构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时代精神的交汇点,让语文课成为教师和学生情感沟通、思想交锋的心灵驿站。这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这个“璞”就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并以此为情感根基的乡土情怀,“真”就是有尊严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入血脉里的生生不息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医有医德,师有师德。孔颖达疏《礼记·玉藻》:“先生,师也。”赵岐注《孟子·告天下》:“学识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可见,先生是对有地位、有学识的人的尊称。民族文化的尊严某种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有尊严的教导。袁钟说:“人内心的文化决定你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是一个“尊者”,做名副其实的“先生”,然后帮助学生建立文化尊严,爱国爱家爱家乡,勤俭孝道讲礼仪,既仁义礼智信,又温良恭俭让,使学生也成为情义丰满的“尊者”。
总之,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生命的“根”、文化的“根”,让它密集的触须和盘结的关节滋生不竭的乡土情怀,让心灵获得慰藉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智慧地发挥自己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特长,留住一段历史镜像,增强乡亲乡民的本土存在感和自豪感,扎根自己的精神家园,如莫言那样“站在大地上”“对母亲诉说”。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