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喜琴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从要求和教法上都有了很大变化。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地表达,可以从构思创新、个性化、自主批改等几方面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现欲从这几个方面就新课程下作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写作;创新;个性;修改;能力
一、构思贵在创新
新《课程标准》说:“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是新课程理念的最大体现——创新。
创新是让学生在构思时力求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写出独到之处。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从不同侧面进行描写或者议论。还有,不要将成人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从自身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出发选材立意,更不要让学生把作文写成宣传文本和广告。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立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或议论,自由发挥,不要强求一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平时积累个性
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有相当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积累多了,感受也就深了。要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感悟(即多读、多看、多想)。作文时才会文思泉涌、下笔千言,真实的生活感受如在目前,古今中外的例子信手拈来,语言自然清新,修辞手法恰如其分,一篇生动活泼的文章也就产生了。所以说积累材料是基础。但材料的积累还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因此,观察是基础,思考是核心。
(二)审题“审”出个性
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中考的热点。大部分学生把话题当题目,作文平平,没有个性。材料作文就更难了。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
首先要审清材料。也就是要读懂材料,从多方面把握材料所蕴含的意蕴。
其次要审清文体。近年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有一个“文体不限”的要求。如果在写作之前,没有选择好文体和表达方式,就信马由缰地写起来,一会叙叙事,一会又发几句议论,不仅逻辑混乱,内容也会空泛,缺乏个性。作文贵在有真情实感。当然这种真情要靠恰当的文体来表达,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苍白无力。只有严格地把握住文体,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作文个性来。
再次要拟好题。学生应该在深刻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拟出独创新颖的题目。题目拟的好,作文就会成功一半。拟题目的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立意“立”出个性
立意是最能显示作者个性的一个方面。立意要做到新颖就要巧选角度。好的角度能使文章立意新颖,从而避免落入俗套,同时也因独特的视角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四)语言凸显个性
“个性作文”还有个语言风格的问题。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其中就有语言风格)。通俗的说就是“个性”。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个性呢?
首先语言要简洁。简洁就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其次是生动,要富有表现力,善于使用有表现力的词句。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再次是质朴,感情真挚。
但要注意,个性化作文,并不意味着要去掉传统作文中的合理部分,一味追求语言奇异古怪,生造词语,内容荒诞怪异等。当学生真正的将客观知识与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为一体时,在他笔下流淌的必定是灵动自然而充满个性的文字。
二、养成自主批改作文的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不会改作文就不会写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没有改作文的意识,没有明确改作文目的,没有掌握改作文的要领、方法,就写不好作文。因此,要倡导学生自改,并精心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叶老的话阐明了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培养的方向。
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相信学生。学生要提高认识,变“老师要我改”为“我要改”。要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有创见的学生。要让学生不仅明白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而且知晓自己的文章也决不会十全十美.
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批改。示范批改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批改作文的前奏。示范批改时,教师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和差作文,分别在班上公开批改。对学生的批改,教师也可以抓住有代表性的进行第二次批改,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批改作文的方法、要领,提高批改的质量。
再次,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批改。教师事先教给学生批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要求学生第一步改错别字和标点,第二步改文理不通的句子,第三步是改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学生互评互批还可以让学生广泛阅读和欣赏别人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写作题材和生活积累,开阔眼界,从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的比较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审阅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虽然“教无定法”,但其它学科在教学上还是有法可依的。真正“教无定法”的是作文。笔者欲就上面几个方面与大家做个交流,以提高自己作文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