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和设计

2017-01-17 14:51章云凤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编写导学案农村小学

章云凤

摘要: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本文将结合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从导学案的编写上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导学案;编写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在逐步发生变化。城区学校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比较重视,但农村学校中很大一部分都还只要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灌输教学阶段。由于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实施往往受阻。因此,若能合理使用导学案,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规范导学案的编写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导学案的编写与实践则又要因地而异了。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在准备上课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一份紧扣课本重点知识、难易适中的导学案,往往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案与设计,而非是否便于教师的一味讲授。2、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由知识出发,通过过程与方法达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3、合作性原则。新课改的教学重心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能力。高质量的导学案需要的是集体的智慧,同学科教师要全力合作,集体商议。4、问题化原则。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往往通过几个探究性的问题来点拨和指引学生分析课文。5、层次化原则。问题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上下相连,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思考。6、开放原则。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教学设计也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导学案的编写也需要宽广的视野及丰富的形式。7、留白原则。在每个导学案的后面留一点空白处,让学生反馈一些想法,或提出一些疑惑,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重点点拨。8、创新性原则。在导学案的编写中要多采取一些新颖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9、民主性原则。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更活跃。同时人的创新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从学生主体出发。10、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与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三、农村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

(一)生字教学导学案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讲,字词学习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却又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字词教学在农村小学中也是最主要的。尽管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时,往往会花一个课时进行生字教学,但生字教学的方式却总是跟读、自读、集体读,再者就是书写练习。学生比较被动,易产生怠倦。导学案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使得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

生字教学的导学案,主要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往往在课前或者课堂的前五分钟完成。所以这类的导学案应该简短意赅。教师在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所教课文生字的特点,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学情实际,设计内容多样性、形式多样化的导学案。例如,在学习《我不能忘记我的祖国》这一课时,课文要求书写的生字中有两组同音字,分别是“州”和“洲”、“忧”和“悠”。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上就可以设计选字组词,或者出示拼音写汉字的题型,同时采取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或者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识记这两组字。

(二)课前预习案的设计

理解文章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清楚文章的写作手法及方式,更要对课文的主旨进行全面的了解。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但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讲,要想一下子就体会出文章主旨,几乎是很难的。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的导学案时就得注重学生的基础,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几个巧妙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了解文章主旨。

以《翠鸟》一课为例,在学生自主理解课文时,做了如下设计:

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我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5)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6)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和你的组员一起讨论讨论,文中说的“我们人类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是什么样的一种品质?

这份课前预习案的设计,通过几个联系上下文的问题,使学生能精确地把握课文,对事情的发生有了细致了解。同时,预习案中对文中重点理解的部分进行了点拨,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课堂探究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探究学案的设计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确立课文的重难点。通过了学前预习案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课文已经得到了初步了解。为了更好地突破课文重难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学案时,应该设计几个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出文章的主旨。

如在教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捞铁牛》一课时,我便设计了两三个探究性的问题:

1、探究点一:填空,完成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潜水摸牛——( )——( )——( )

2、探究点二:用 “先……再……然后……最后……”说说捞铁牛的办法。

3.探究点三: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探究性问题展开教学,将更有针对性。通过对探究性问题的分析及解答,学生也能更好地解决重难点。同时这也正是教师备课时应该着重设计的部分。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被广泛推广。导学案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合理利用导学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对于导学案设计方面的一些探究。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地研究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及设计将会更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忠慧.让学案成为“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

[2]王秀芝.如何科学编写小学语文导学案[J]新课程.小学,2014,(8).

[3]周彩丽.语文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J]成功(教育),2012,(7).

猜你喜欢
编写导学案农村小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