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梁尚扬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培养数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梁尚扬
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课标理念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的重要体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常见的量”总复习教学片断,我出示:“小亮日记”:
小亮日记
2009年2月29日 星期一
今天天气特别好,早晨17点不到我就从我那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小床上爬起来,拿起我那17米、重25千克的牙刷,不到两小时我就洗刷完毕,抓起妈妈特意为我准备的大约1平方米的烧饼,一边吃一边有滋有味地喝起一瓶250千克的鲜牛奶。吃喝完毕,我立刻备齐我那3克重的大书包,只用了3秒钟我就来到了学校。今天班主任还表扬了我准时到校呢!
学生读完后,一片哄笑。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许多类似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不过感慨之余,我觉得它充分暴露了学生数感的匮乏。布鲁纳指出∶“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与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我让6名学生站进1立方米的框架内,亲身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教学重量单位时,我组织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各种蔬菜的重量,亲自感受100克、10克、1克的实际重量等等。如果有了这些体验活动,我相信小亮就不会在日记中闹出这么多的笑话。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相改写”学生的作业:
1.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1/4=0.4=40%。
2.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或整数:2.5%=25/100=1/4。
3.求出下列各题的商,再改写成百分数:2÷5=0.45=45%。
学生作业反映出学生对计算结果毫无感觉,一些常用数据也算错,主要原因不光在于学生计算能力差,也在于学生对一些常用数据缺少记忆,其实记忆知识并不是文科学习的专利,数学知识有时也需要记忆。对一些常见的数学规律、结论、结果,有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记忆,将它们熟记于心,在需要时能随时反应出来而不再需要重新推导、计算一遍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使用效率,这样不但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小数乘小数”片段:
师:同学们不妨先估计一下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生1:3×3=9。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数,把3.6看小,把2.8看大,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生2:4×3=12。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数,把两个数都看大,所以面积比12平方米小。
生3:3.6×3=10.8,所以面积和10.8平方米接近。
师:你觉得小明房间的面积最小不会低于多少?最大不会超过多少?
生:(通过交流)房间的面积一定比12平方米小,并且在9平方米左右。
师:3.6×2.8的积究竟是多少?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巡视,引导。选取不同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
师:根据估计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10.08是合理的答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思考。看来问题的关键是积的小数位数。
……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估计的策略,养成对数值包括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判断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采用“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形式感受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估算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最终发展学生的数感。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作业: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它是思维的门户。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分析,透过表面现象考察其本质,才能对问题有灵敏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上面学生作业中的(3/7+1/34)×7+27/34,如果学生从整体去观察这道题,就会发现这道题是好简算的,就不会首先通分计算3/7+1/34,而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先将7分配给(3/7+1/34)这两个加数,这样得到的7/34和27/34就可以简算了。说到底还是学生的数感缺失,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从而培养数感。
总之,学生的数感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加强体验合理记忆,强化估算,引导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