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冬梅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性的行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却忽视学生情感、想象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与模仿,约束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数学课堂变得沉闷而缺乏活力。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优化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应有的活力?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优化过程;教学实践.
引言:《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性的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学生的活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了知识的记忆、模仿,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缺乏童心,缺乏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地活起来呢?
一、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平等、合作和交流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以平等的关系看待学生,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人文性关爱。如果教师能发自内心的融合到学生中,真正的与学生合作、交流,不但学生的个性能够能到发展,而且课堂氛围能够真正的活起来。所以,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才会更有效,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倾听、赏识和激励
新课程使各个学科知识之间有了交叉、综合和互相渗透,对于教师来说,这就是一个新的、严峻的挑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要和学生共同发展,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他们就可以坐下来平等地进行交流,共同进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点滴滴,赏识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的积极的表现。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成长,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怦击思维火花。
(一)课堂中充满“爱”
没有“爱”的课堂就不能是成功的课堂。课堂上只有师生之间充满着“爱”,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更有活力,教师才会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学生才会轻轻松松地学会知识;课堂上有了“爱”,师生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教师无需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每个学生,学生也无需谨慎地考虑教师的想法;只有课堂上有了“爱”,教师就不仅仅是考虑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各种微妙的变化。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对他说:“孩子,请你再好好想一想,你一定能行!”当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老师可以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你的声音虽小,但回答得特别有道理!”……这样,在教师爱的熏陶下,学生才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学习才会更为自主,更为主动。
(二)“创意”引领课堂
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摒弃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乏味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大胆地表现出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挑战心和想象力等等,学生才会提出一些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这时,教室里的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此时我就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自己打开书看看教科书上的日历,通过认真看书你还知道了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能不能把这些知识进行归类呢?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的知识写在教师课前提供的表格里。学生的思想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真真正正成为了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数学和生活结合,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生活实例,使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并将数学问题加以提取,然后再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用数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了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使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源泉”。
(一)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实践证明,如果能把学生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课本中跳出来,走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这样就会使数学课堂“大”起来。例如:购物商场物品的价格标签、银行存款的利率、单位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结合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学校运动会,我设置了“三年级三个班各有5位运动员,还有两位裁判”的比赛场景,让学生能根据此画面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口答,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从而导入本节课新内容的教学。这样的学习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要为生活服务。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例题之后,教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行走的情况出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许多生活中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提出的问题写在练习本,重新编成应用题,并自己研究解决。又如《元、角、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到文教店购物的场景,12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这样,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结语: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应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延伸,而是能折射出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得以飞扬,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会变得越加精彩纷呈,这就是我们教师一直都在追求的魅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