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君
摘要:本文基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探讨了国内外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并且结合我国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发展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讨论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纺织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引 言:现如今,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教育、科研、生产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受人关注。职业教育指的是劳动者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给予不同水平的专业教育,培养可以掌握专业劳动的实用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1]2005年11月初,教育部提出了:“职业教育要着重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互惠双赢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2]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任务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让教育能够面向全社会。” [3]在此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开始了蓬勃的发展,“职教集团的校企合办学模式”也伴随职业教育的推进而遍地开花,其中的纺织类职教集团因其更突出的实用性而倍加人们的关注。
校企合作又被称为产学结合,指的是在政府部门的协调及扶助下,职业学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中共同协作。职业学校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置专业、制定计划,为相关的行业、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4]纺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可以结合纺织服装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围绕 “专业群”的建设思路,整合相关专业,形成以纺织服装和工艺设计为主体,服装经济和商业贸易为延伸的特色型“专业群”,努力建设专业培养方向,增加其数量,使其能涵盖纺织服装产业链,从而构建具有纺织类职教集团特色的人才培养点。
一、国内外纺织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究
1.1 国外纺织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德国纺织类职教集团的“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双元制”的合作办学模式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另一元是相关的行业、企业等学校之外的实际训练场所,负责学生职业技能的专业培训。“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专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分开进行,这种模式一般以企业培训为主,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提高了企业参与度。(二)美国纺织类职教集团的“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学生先在学校学习半年的时间,而后就在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到毕业时再集中授课,完成毕业设计。其主要特点是:职业学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取得联系,双方共同制定合同。学校派教师到企业去指导学生,企业提供岗位和报酬,教学的时间大致分为1:1。(三)新加坡纺织类职教集团的“教学工厂”模式。新加坡的职教集团让教学和工厂结合,学校按照工厂模式办,工厂按照学校模式办,学生通过生产,学习知识和技能。将学校和工厂统一领导和组织,以便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2国内纺织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我国的纺织类职教集团一般能够结合政府扶持,利用区域优势,挖掘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其中的纺织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以校企双方互惠互利为基础,分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订单式校企结合;专业设置校企结合;教学方法上的校企结合;师资的校企结合;实践训练的校企结合。
二、纺织类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1 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对于纺织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规定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缺乏专门针对纺织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法律法规,有关的法律法规仅在《职业教育法》中部分条文有体现,随着带来了法律实施的随意性问题,从而致使实际操作中的纷争不断,政府在纺织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作用很难发。
(二)教育管理体制阻碍了纺织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校企合作办学可以使学校学生更加快速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完全由行政部门管理,相关的行业、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导。校企合作仍处于民间活动的状态,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当让校企双方对责、权、利的规定相对模糊,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阻碍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三)纺织类学校自身实力不足阻碍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开展。目前,由于职业学校的实验条件不够完备,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学校和企业合作途径不畅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开展。
(四)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如今的合作办学模式思路不够开阔,片面强调专业的对口,没有真正的培养学生能力,更没有把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在寻找联合办学的企业时,也很难跳出国有企业的范围,而且只能把学生安排在少数额几个工作单位之中,单位一次性接纳人才的数量一般不能满足要求,导致了企校合作办学的开展困难重重。
2.2 改进策略
(一)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和微观调控,建设良好的校企合作社会氛围,不遗余力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重点是培养社共同体意识,专业教育和行业实体都要积极探索,科学共建,形成优质资源有效率的利用。这样才能增强合作教育的力度。我国重学术轻技术的观念严重,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政府应承担社会宣传的责任,引导正确的舆论,弘扬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增加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社会文化基础;结合上文中发达国家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例,加大针对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专门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相接轨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法律体系。
(二)纺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层次由专科向本科延伸。上世纪末,很多校企合作刚起步,基本的教育定位是在大专的层次,这和定位是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专层次所培养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纺织类企业的扩展和结构调整。因此,在不破坏大专层次人才培养的同时,纺织职教集团应逐步提高培养人才的规格,慢慢摸索发展本科甚至本科以上层次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的优势进一步的体现,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
结语:随着职业教育被逐步重视和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对于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又被称为“产学结合”,纺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可以结合纺织服装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围绕 “专业群”的建设思路,整合相关专业,形成以纺织服装和工艺设计为主体,服装经济和商业贸易为延伸的特色型“专业群”。职教集团发展时要注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改进教育管理体制,提高自身实力,开阔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路,逐步合延伸作层次。
参考文献:
[1]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伦娥.周济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 高职高考发展方向:育人为本,产学研结合[J].湖南教育,2002,22:2.
[3]李辉.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