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追求的是一种原本性的教育理念,它将音乐与舞蹈、语言、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可以有即兴创作的空间。其与柯达伊音乐教育、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并称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领域已经突破了音乐教学领域。它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联系起来,引发了对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的思考与探究。本文主要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其新颖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原本性”理念既符合当前艺术教育改革的方向,还能很好地凸显舞蹈的本质精神。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融于学前专业舞蹈教学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准确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精髓,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和人文素养。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
(一)、原本性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当时创造的音乐教育体系就是以原本性为核心,旨在让人们随着音乐去追求人和音乐遗失的本源,从而保持心灵的本质。他认为音乐的教育应该超越音乐,音乐可以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介质,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二)、综合性
奥尔夫将综合性作为原则,主张将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他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儿童的特点,不让他们一直被动学习固化的东西,在音乐舞蹈方面,可以将音乐与动作合而为一,达到感官和肌肉的统一。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丰富性,同时也符合人类的自然本性。
(三)、即兴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聆听,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有自己即兴创作的空间。其方式有很多,包括:即兴编歌词、根据歌曲编舞蹈动作或者可以用一幅画来记录等。这样通过一系列即兴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意义
(一)、深化我国人本主义教学改革
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艺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在以人文为主题的学习环境中,了解艺术的历史文化并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1]。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倡导的是人本主义教学观,主要是在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培养,符合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改革的内容。以人本主义统领艺术教育,让学生都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感悟艺术,达到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的提高。
(二)、彰显舞蹈的本质
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本性,能有效彰显舞蹈的本质。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在长久的历史演变中,许多人早就淡忘了舞蹈的真正本质。比如,在这个什么都要赢在起跑线的年代,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一大堆兴趣培训班,其中就包括舞蹈课,他们不去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正热爱舞蹈,违背了舞蹈自由、单纯的本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要从人的本性出发,不只是要掌握技能,更是在于对人性的解放、真情实感的流露。而学前教育又是基于儿童,在学前舞蹈教学中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可以对孩子做好启蒙教育,充分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并通过独特的教学方式诱导,让他们能在学习舞蹈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陶冶情操。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原本性,不脱离舞蹈的本质
在教学思想上贯彻原本性,在舞蹈的过程中强调身体随心而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以感受和体验的方式将人的情感和内在力量充分挖掘出来。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温柔的歌曲像《梁祝》,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翩翩起舞。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指导,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入情境,充分感受到舞蹈的魅力[2]。学生可以在这个环节下放松心情,放开肌肉和关节,让他们可以融入自己的创作灵感,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
(二)、注重综合性,改革教学内容
舞蹈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是舞蹈学科之间的综合,还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学、哲学、戏剧、美学等学科,整合各科的优势融入舞蹈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定一个主题像《冰雪奇缘》、《白雪公主》之类的音乐剧,让学生自己去编排舞蹈动作、台词、舞台道具、歌曲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其他门类的艺术也能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即兴性,鼓励学生即兴创作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创新性的培养,这也是舞蹈个性化产生的基础。教师应积极探索即兴教学行之有效的办法,改变以往模式化、固定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鼓励他们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例如:在《彩绸飘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每人拿一条绸带,分组自由讨論怎样在空中画出多种图形并与舞步结合,跟随音乐伴奏设计各组的舞蹈,最后进行展示评价。这样一来,把舞蹈的主动权、审美权交给学生,创造“创新无处不在”的环境,有利于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真正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从儿童抓起,培养他们创新型思想,充分开发他们的艺术灵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呆板固定化的教学方式,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真正与舞蹈教学相融合,为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晗.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李飞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前专业学生的价值浅探[J].艺术研究,2017(01):198-199.
[3]傅方一.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27):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