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

2017-01-13 16:34毛向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颈动脉溶栓缺血性

高 磊 毛向莹

河南长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长垣 4534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

高 磊 毛向莹

河南长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长垣 453400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探究治疗措施及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 我院收治的76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严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血压变化多样,血糖异常者多,卒中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偏多,合并颅内主干血管狭窄居多,影像学上显示分水岭梗死和多发性梗死发生率偏高,易发生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简易智能评分较差。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是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期间应密切观察症状的临床特点,强调调个体化治疗,积极调控血压、血糖水平,控制斑块,以利疾病尽早恢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我国的缺血性卒中(ischemis stroke,IS)占全部脑卒中的75%~85%。缺血性卒中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中-重度颅外颈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ECAS)是IS的主要病因之一[1]。且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程度与卒中发生风险呈正相关,23%脑梗死归因于颈动脉病变[2]。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我科室收治的76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严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3—2016-03我科室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76 例,所有患者符合诊断标准[3]。男57例,女19 例;年龄43~81(60.32±4.05)岁。职业分布包括农民32 例,工人14 例,公务员13 例,教师3例,司机3 例,经商5例,工程师2 例,家庭主妇1例。排除标准:(1)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头颅CT 检查或MRI检查诊断患有脑出血或肿瘤其他病理性疾病等;(2)患有心源性脑卒中,如心房纤颤、心瓣膜病、心内膜炎所致脑栓塞;(3)有颅内出血疾病史;(4)有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低于正常;(5)合并严重的肝胆、肾脏、血液、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完善脑血管、颈部血管超声及心电图检查。入院次日清晨空腹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常规止凝血等检查。住院第14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同时行简易智能评分(MMSE)检查。

1.2.2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压(SBP)、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等临床资料。

1.2.3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均给予适当的脑细胞营养药及脱水剂治疗,保证患者呼吸舒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脱水剂为浓度20%的甘露醇、白蛋白、利尿药、甘油果糖等;脱水剂平均使用时间为1~2周。临床使用最多的脑细胞营养药有胞二磷胆碱和脑活素等。定期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注意患者的电解质情况,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及时调整所使用的脱水剂种类和用药剂量。另外,医生要依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指导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病6 h内,局部动脉给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20~100 mg /次。②降纤治疗:临床上常用东菱精纯克栓酶和降纤酶。东菱精纯克栓酶第1天加入10 BU 100 mL氯化钠(0.9%)注射液中静滴,第2 天、第3 天分别再给5 BU,共给药3次。降纤酶第一次用量10 BU,之后隔天静滴5 BU。共给药3次。③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氯比格雷及低分子肝素钠。④脑神经保护剂治疗:临床上常用尼莫地平、西比灵、尼莫通等。⑤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一些新的方法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机械取栓术-Penumbra、介入溶栓或取栓辅助血管成形术等、低频经颅多普勒(TCD)颅外超声辅助、EKOS血管内超声辅助的动脉介入溶栓术。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和颅内外动脉架桥,目前国内外对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这两种方法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即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基本一致。此外,健康管理师给予患者戒烟、控制饮酒、饮食及锻炼等健康指导。且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

2 结果

7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高血压患者65例(85.5%);脉压差≤ 30 mmHg的患者11例;低血压3例。给予用降压药处理后,临床症状加重6例。76例患者中血脂升高(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和(或)高低密度脂蛋白57例(75%)。在给予他汀类药物处理后,68例患者的LDL明显增高。在纤维蛋白原的检测中,76例患者中高纤维蛋白原49例(64.5%)。给予溶栓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斑块都有明显减少。合并糖尿病患者或住院期间确诊糖尿病48 例(63.2%)。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得到明显控制。确诊为进展型卒中11例(14.5%);发生缺血性卒中前曾有TIA发作者26例(34.2%);做全脑血管造影术34例,其中合并颅内不同部位主干血管狭窄16例(47.1%);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头颅MR或CT,颞、顶叶梗死患者11例,基底节区梗死14例,侧脑室旁梗死8例,多发性梗死22例,分水岭梗死8例,后循环梗死3 例,其中分水岭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11例在发病1周内进展为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为(25.28±7.79)分。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的致死致残率很高,现已是和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并列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所以,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在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有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扩张血管等。临床上溶栓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时间也大相径庭。有研究表明,局部应用动脉溶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过程中疗效不错,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容易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疗效不理想。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抑制环加氧酶达到阻断其催化血栓烷A2的作用,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但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完全性卒中的效果不理想。血管扩张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急性期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脑内充血,加重患者缺血区域的缺血情况[4]。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是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期间应密切观察症状的临床特点,强调个体化治疗,积极调控血压、血糖水平,控制斑块,以利疾病尽早恢复。

[1] 栗静,田婷,石正洪,等.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临床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41(8):864-868.

[2] 赵丽丽,程小军,陈珩,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及介入治疗[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2(1):15-19.

[3] 贾建平.神经病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2-175.

[4] 王秀菊.急性脑梗死治疗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 200.

(收稿2016-07-11)

R743.33

B

1673-5110(2017)01-0085-02

猜你喜欢
颈动脉溶栓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