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课堂的合作促学

2017-01-12 01:34常淑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常淑华

【摘 要】小组合作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力度不够,自我约束不够,在其他组进行汇报的时候热情不够。这些使得小组合作只流于形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促学;师友职责

为了更好地组织合作学习,尽量发挥学生在合作中的作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的合作促学为依据,阐述高中数学学科中的合作模式,以及师友职责的相关论述。

一、概念教学中的师友职责

高中数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不仅和其他学科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定义,公式。这些都属于概念。又由于数学涉及面极广,有些概念又很难理解,这些概念又是同学们学好数学的敲门砖。所以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教学至关重要。

概念教学包括两种:一是需要理解的概念,另一个是需要记忆的概念。对于需要理解的概念,在教师引导和讲解之后的前提下,师友合作去理解概念。此时,在合作中学友的角色是“徒弟”,要将自己的理解讲述给学师听;此时学师的角色是“师傅”,他要认真倾听“徒弟”的分析和理解,然后去找出“徒弟”思维误区,引导他正确理解概念。这样一来,往往思维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师在此次合作中增强了自己的引导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缜密,并且在讲给学友听的时候能够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该概念的理解。而理解能力稍差的学友在此次合作中,则训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师的帮助下找到问题的关键,能正确理解概念,并逐渐培养并提高自己的思维理解能力。

注重问题创设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提升概念认识。例如:人教版新课程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章《§2.3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节课,为使学生更深理解函数的奇偶性,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举出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的例子吗?小组1:偶函数:y=x2;y=x4;奇函数:y=x5+x,y=x3;非奇非偶函数:f(x)=(x+1)2;既奇又偶函数:举不出来。小组2:偶函数:y=x4+x2 ,y=x-2+2;奇函数:y=2x;非奇非偶函数:f(x)=x3+x+1。教学实践检验该问题创设得恰当、恰时,学生参与欲望强烈,问题入口浅但注重思想性,使“异质”的组间的学生都有成就感,该问题让学生在组间互动中对概念有更深一步的认识,真正做到“异质” 的组间互补,有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发展。[1]

学友需要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学师的帮助去理解。这样一来,学师学友就能一对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对于需要记忆的概念,在合作中,学师的角色是“徒弟”,因为学师的记忆能力稍强,能较快的记住概念,然后背给他的学友听,这样一来,可以督促学师集中精力来记忆;而此时的学友,也就是此时合作中的“师傅”,也会驱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并且在听他的“徒弟”背诵过程中又加深了印象,所以在学友背给学师听的过程中,就基本上会记住了,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学友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使学习有了兴趣和提高。

二、实验教学中的师友职责

高中数学是一门以实验论据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论据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一定要发挥好每个学生在实验论据中的职责。

组内角色分配是否恰当会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以及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组织小组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在小组活动中,由于有些学生积极主动,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时难免出现一人包办的局面。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让每位学生明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小组长负责掌握小组数学过程的全局,监督和督促每位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协调小组学习过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组内成员应定期交换角色,使每位组员在不同的合作任务中尝试承担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其各种能力。

在活动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增强了责任感,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那么在下次讨论中,根据不同的题目,组员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大家轮流互换,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三、复习课教学中的师友职责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所以,复习课是我们对新知识的应用和深刻理解的训练场。但是由于学生个体上本身存在的差异,每个人所承担的任务也就不同,所达成的目标也是有所差异的。

以几何椭圆的性质这节课为例,在题型讲解环节,学师的任务是快速将图先完成,然后总结出这类题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完成以后如果学友遇到障碍,学师还要帮助学友解决障碍,教其方法。而学友的任务是将此题完成即可(因为学友的完成速度要稍慢一些)。在当堂检测环节,学师,学友完成后互查,对比,最后由学友展示,讲述方法。在此环节中,师友互查可以更能准确的清楚易错点和考点。在课堂小测环节,小组长检验5、6?号同学的做题情况,3、4?号同学补充,然后由2?号和组长订正、总结答案情况。[2]最后由老师统一解疑释惑。因为分工明确,所以这样的习题课的合作学习进行得有条不紊。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增加了课堂参与度。还有,组内成员应定期交换角色,使每位组员在不同的合作任务中尝试承担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其各种能力。

结 论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合作,在成功体验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我们也要注意,合作学习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不能过于重视形式,要认真落实学生的职责和所要达成的目标。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琳达.《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