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双红
摘 要:民主选举班干部、积极培训班干部、建立集体协商制度,为培养班干部创造良好条件。只有全面提升班干部主人翁认知、强化责任意识,才能彰显民主管理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效度。
关键词:小学;班干部;选拔;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B-0007-01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实施教育功能的主要载体,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班级中,班干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助手。班主任应重视和发挥班干的作用,给班干搭建实践平台,放手让班干进行锻炼,促进班级和谐发展,提升班干综合素质。本文笔者结合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谈谈班干选拔与培养策略。
一、民主选举班委,培养“主人”意识
班委会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在班级中,班干是学生的领头羊,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模范执行者。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班委会对学生的示范引领管理作用。具体管理中,教师需要搭建平台,通过民主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选举班委会,可以根据投票多少决定候选人,然后教师进行考察,综合学习、能力、性格与品行等因素,选择合适人选担任班干部。
可以在学期初进行匿名选举,引导学生在纸条上写出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等人选;接着通过全班唱票形式统计出前三名候选人得票数,最后班主任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规定每届班委会任期,可以实行半学期一届,每到期中或者期末,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届选举,选出新的班干部,为班级管理注入活力。班委任期制,便于打破优秀学生对班干职务的“垄断”,让更多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培养其合作能力与团结意识。
班主任需要转变理念,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委会成为锻炼学生管理能力、合作精神的重要平台。放手让学生民主选举班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换届过程中,班主任还应该充分考虑落选学生感受,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二、科学培训班干,强化“责任”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历不足等原因,在班级管理方面相对稚嫩;同时小学生主业在学习,如果在班级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会影响学习。班主任在给班干搭建平台的同时,应加强培训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要求,以便他们快速成长。班主任应根据班干职务,明确具体职责,强化方法指导,便于他们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在班级事务中发挥作用。
定期召开班务会。由班长、副班长定期汇报工作,班主任作出评价,对工作做得出色的,给予肯定;对于工作成效不太明显,或者方法不够优化,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剖析,研究具体对策,以便提高他们班级管理能力。
拟定班级管理规划。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每届班委会班级管理进行规划。具体来说,有每周规划,即班委会每周需要完成具体事情;有长期规划,即班委会在任期内需要完成具体事情。这样按图索骥,对班干管理班级既是指导,也是督促,便于在强化责任的同时提升管理能力。
组织召开班会。班主任放手让班委会组织每周班会,具体内容、流程以及主持都有班委会负责。这样便于树立班干威信,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初期,班主任可以拟定班会方案,确定班会内容,班干熟悉流程后,可以由班长牵头,自拟班会主题,报班主任审批即可。
三、集体商议班规,彰显“民主”意识
良好的班风形成,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班规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班规是由学生自主商议产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由班主任制定的班规,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班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应发挥班干作用,让班委会征求学生意见,然后由班委会讨论,与班主任一起酝酿制定。
在制定班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事先给全班学生列出班集体学期目标,对全班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生活要求、卫生要求以及体育锻炼要求,接着让全班学生根据框架要求列出具体细则,班委会收集意见后可以组织专门讨论。班主任对讨论结果具有否决权,不过在否决时需要说明理由,并与班委会一起寻找补救方案。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符合班级大多数学生意愿,学生也会自觉遵守,能够主动抵制违反班规行为。
在班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对班规需要把关,需要确定班规不能与国家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冲突;在执行过程中,班主任要指导班委会维护班规的权威性,坚决按照班级规章制度执行;遇到具体问题,或者与班规冲突,可以先执行班规,然后组织全班学生集体商讨;或者由全班学生集体商讨如何惩罚,不过不能与班规冲突。对学生来说,树立班规权威性,不仅便于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有“章”可循,也能体现学生“主人”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热情,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中应善于选拔和培养班干,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发挥班干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有效提升他们班级管理能力,培养团结精神与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杨鹏.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华少年,2016,(22).
[2]谷淑芬.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好家长,2015,(50).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