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虹 陈 立 李潇楠 冯江平 张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陈 虹 陈 立 李潇楠 冯江平 张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本研究运用胜任特征模型这一现代人力资源测评技术,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云南省内9所中学的31名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包括6个胜任特征项目,相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是科研能力、专注、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2)优秀组和一般组在6个胜任特征项目的平均等级分、最高等级分和频次上至少有一种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区别和预测中学语文教师的绩效,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甄选、自我诊断与评估、考核与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的依据。最后,提出促进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中学语文教育是熏染、陶冶、培养学生情感、德性的教育,集文化心理的积淀、情感的陶冶、态度的引导、价值观的构建为一体,因此对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
所谓能力素质(competency),也译作“胜任特征”,由哈佛大学McClelland教授最早提出。[1]目前大部分学者比较赞同和使用Spencer于1993年提出的概念,即能力素质或胜任特征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2]18本研究中,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是指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表现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的胜任特征。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也叫“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3]43本研究中,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是指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
国外学者Bisschoff和Grobler等,对教师能力素质的学习环境、教师专业承诺、纪律、教师的教学基础、教师反思、教师的合作能力、有效性和领导等8个理论维度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特征(educative 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特征(collaborative competence)。[4]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独立学校协会(AISV)的一项调查指出,教师胜任特征(能力素质)是一个多因素模型结构,由15个因素组成,即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工作标准、适应性、人际关系建立、发展友谊、持续性学习、技术或专业知识、辅导、决策、以学习者为中心、质量关注、信息监控、创新、行动发起等,它们对成功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5]
国内对语文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文献法重点在于对所获取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建立某种理论,并对其进行特定的解释。例如,朱绍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的素质:①情意素质,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道德、专业人格、专业自我;②知识素质,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背景性知识;③能力素质,包括专业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6]373-375胡国萍提出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①与学生沟通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的能力;④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7]董春华提出21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六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理念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素质;现代教育能力素质;审美能力素质。[8]
问卷法、访谈法用定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探讨语文教师素质的结构、特征。例如,李云亮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获得了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的21条项目,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将其归为6个维度:服务意识、成就动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关系技巧和个人特质。[9]雒进才等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研究发现本科层次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各要素包括基本素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教育理论知识结构、教育能力、语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7项。[10]曾佳敏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得出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7个因子为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课程素质、心理素质与信息素质。[11]
由此可见,关于语文教师素养、品质和能力素质的定性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者根据文献和经验,以及自己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形象来论述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对语文教师高绩效行为研究较少,缺乏科学依据,也不能很好地挖掘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素质的核心层面。[12]基于此,本研究将运用胜任特征模型这一现代人力资源测评技术,开展实证研究,客观、科学地探索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使教育管理人员和中学语文教师个人能够清楚分辨语文教学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和优势,及需要提升改进、继续学习的关键点,由此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并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组成专家组,确定中学语文教师优秀组的绩效标准,由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构成。
(1)主观指标:①所在学校主管领导的绩效评价,包括: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德育工作、语文专业水平、教学工作、课堂效果、批改作业和试卷的效能、科研能力、成就导向、沟通与合作和总体评价,并给出每个评价项目的主要内容。每项的总分都是10分,具体分数段为:不合格,1~2分;合格,3~5分;良好,6~8分;优秀,9~10分。优秀组选取评价总分的Z分数在1个标准差以上。②教育主管领导提名。
(2)客观指标:①获奖指标:曾经荣获全国、省级、市和区级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名师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或优质课教学竞赛获奖;②在所在学校教学业绩考核标准中,被评为优秀;③教龄在5年以上。优秀组应达到以上三条客观指标。
根据上述确定的主客观指标,区分优秀组和一般组。以云南省内昆明市昆三中、昆一中、昆十中、昆二中和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宁市安宁实验中学,宜良县宜良二中等9所中学的31名中学语文教师(其中预研究3名,正式研究2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3名优秀组,18名一般组。具体人口学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续表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主要步骤为:首先,说明访谈内容;其次,梳理工作职责;再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第四,提炼与描述工作所需的素质特征;最后,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确定中学语文教师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指用来区分绩优秀者和一般者的标准,客观、明确的绩效指标对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非常重要。课题组成立由研究人员、中学领导、人事部门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研究制定对中学语文教师绩效的评价标准。
2.开展预研究
确定访谈提纲,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练习和编码训练,编制《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词典》。
首先,确定《中学语文教师访谈提纲》,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学语文教师导致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包括出现的背景和过程、相关人员、结果、当时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其次,编制《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词典》。研究人员首先梳理了中学语文教师工作职责和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并根据确定的取样标准,选取3位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其中男性1名,女性2名)作为效标样本进行访谈,访谈完成后将录音整理为文本(征求被试同意录音)。以Spence开发的《胜任特征词典》为蓝本,结合国内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能力素质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对3份访谈文本进行编码,提炼出关于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项目。当每份访谈文本的编码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词典》初稿,确定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项目的名称、定义、等级、相应的行为指标的描述。词典初稿由23个胜任特征项目组成。研究人员多次对文献进行梳理,对文本中描述事件行为中所出现的、词典初稿中未给出的胜任特征条目进行补充和修订,对编码归类进行复查,以判断编码和归类是否存在交叉,对编码的正确性进行确定和修正,最终保留3位编码者相一致的胜任条目,形成由25个胜任特征项目组成的《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词典》正式版。
最后,进行编码训练。用1份访谈文本反复讨论训练,使编码者熟悉特征和强度等级划分标准,达成一致,确保编码信度。
3.正式实施行为事件访谈研究,构建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
首先,采用《中学语文教师访谈提纲》对昆明市、安宁市和宜良县9所中学28名中学语文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行为事件访谈,并征求其同意录音。实际访谈最短16分钟,最长58分钟,平均30分钟。为避免先入为主的误差,访谈采用双盲法,即访谈人员和编码人员事先都不知道被试属于哪一种绩效组,被试自身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访谈完成后,请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将访谈文本录音整理为文本并打印,然后由研究者对照录音,核查文本和编号。最终形成中学语文教师访谈记录共计17万字左右。
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识别行为特征和进行编码,选择预研究中编码一致性较高的2名研究人员组成正式编码小组,分别阅读所有文本,提炼基本行为事件。并根据《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词典》正式版,辨别各文本所描述的行为事件中包含的胜任特征,独立完成正式编码和归类工作。
最后,数据处理和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将所获的数据使用SPSS 17.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优秀组和一般组中学语文教师在每一个胜任特征项目上的总频次、平均等级分和最高等级分的差异进行检验,确定差异检验显著的胜任特征的项目,构建出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质模型。数据统计时,将胜任特征项目编码等级分别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和6分,以便和没有编码的项目区分开。
(一)长度(字数)的方差齐性检验
对访谈字数与访谈时间的原始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表2所示,对优秀组和一般组在访谈长度和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值为0.105,大于0.05,即差异不显著,说明访谈的长度和时间不会影响优秀组和一般组在胜任特征上的表现。
表2 不同绩效组访谈长度比较分析
其次,对胜任特征发生频次、平均等级分、最高等级分与访谈长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采用频次计分,有8项胜任特征的频次与访谈文本的长度(字数)相关(p<0.05,或p<0.01);采用平均等级分这一指标,有5个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字数)相关;采用最高等级分数,有6个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相关。相对而言,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比较稳定。这与合益(Hay)公司[2]和时勘等[13]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胜任特征发生频次、平均等级分、最高等级分与访谈长度相关系数
续表
(二)信度分析
两个编码者对相同的访谈文本材料独立编码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编码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归类一致性及编码系数和相关系数作为衡量胜任特征评价法的信度指标。
1.归类一致性及编码信度系数
归类一致性(Category Agreement,CA)的具体计算公式为CA=2S/(T1+T2),公式中S表示评分者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用T1表示评分者甲的编码个数,T2表示评分者乙的编码个数。并且,采用董奇提供编码信度系数[11]公式:
其中,相互同意度=2M/(N1+N2),M为两者都完全相同的类别数,N1为评分者甲的编码总数,N2为评分者乙的编码总数。
表4所示是2名编码者归类一致性CA从0.34 到0.83,总的归类一致性CA为0.61。编码信度系数值R从0.72到0.99,总体编码信度系数R为0.99,符合统计学要求。
2.相关系数
计算两个评分者对每个被试编码频次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进一步考察两个评分者间的一致性。结果如表5所示,绝大多数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两个编码者的编码一致性较高。
表4 两名编码这胜任特征编码归类一致性及编码信度系数
(三)差异检验
1.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的差异检验
以平均等级分为指标,对一般组和优秀组被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结果表明:总体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显著,优秀组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其中创新能力、人际洞察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注等5个胜任特征项目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优秀组的平均等级分数显著高于一般组。
2.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最高等级分的差异检验
以最高等级分为指标,对优秀组和一般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7所示,结果表明,最高等级的总分差异显著(p<0.05),优秀组显著高于一般组;其中,在创新能力、人际洞察力、科研能力和专注4个胜任特征项目上差异显著(p<0.05),优秀组显著高于一般组。
表5 两名编码者在胜任特征频次编码的相关
表6 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的差异比较
表7 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最高等级分的差异比较
续表
3.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频次的差异检验
以频次为指标,进一步对优秀组和一般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8所示。结果表明:总频次差异显著,优秀组显著高于一般组;其中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和专注4个胜任特征项目上差异显著(p<0.05),优秀组显著高于一般组。
表8 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频次的差异比较
续表
(四)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
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是指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表现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的胜任特征。前面对优秀组和一般组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最高等级分和频次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表9所示,发现:优秀组和一般组胜任特征在平均等级分和最高等级分两种计分指标上有4个胜任特征项目一致存在显著差异,在平均等级分和频次两种计分指标上有3个胜任特征项目一致存在显著差异,在最高等级分和频次两种计分等级有3个胜任特征项目一致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3种计分指标存在很大的重复性和一致性,也说明这些胜任特征项目能很好地区分优秀组和一般组。
表9 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最高等级分和频次的差异检验比较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可以依据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也可以依据最高等级分,或依据频次上的差异来确定胜任力模型。[13]因此,本研究以优秀组和一般组在以上任意一种计分统计指标显示显著差异的胜任特征项目为基础,建立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模型包括6个胜任特征项目,分别是:科研能力、专注、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效应量反映处理效应大小的度量,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弱的指标,通常用d来表示。例如,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就是一个效应量。遵循科恩的定义,效应量d的大小标准:d=0.2,小;d=0.5,中;d=0.8,大。d值越大说明优秀组和一般组差异越大,该胜任特征越能反映优秀组与一般组的差异越大,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胜任特征越重要。在合益(Hay)公司的经典研究[2]与时勘等关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13]以及徐建平博士论文《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14]中,都提到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比较稳定和最优。所以,课题组进一步计算出优秀组和一般组在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d,基于效应量大小比较差异的大小,差异越大,相对重要性越大。比较结果如表10所示:6个胜任特征的相对重要性顺序从大到小分别是:科研能力、专注、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结合自编《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编码词典》,明确模型中胜任特征项目的定义,见表11。
表10 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的差异比
表11 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质模型
(一)联系与区别
本研究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将中学语文教师的胜任特征概念化,建构了包括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专注、人际洞察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等6个特征项目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
一方面,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的一些维度,与前人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成果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型的内容效度。比如:专业素养,与朱绍禹[6]、李云亮[9]和雒进才等[10]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专业素养就是教师存在的基础。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将知识延伸、利用和传播的重要条件。
教学能力,与胡国萍[7]和雒进才[1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关系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教与学相关联系的过程,可以更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制定和实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科研能力,与朱绍禹[6]和雒进才[1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改革一个明确的目标。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语文教学活动规律,及时反思与总结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成为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者”,养成研究习惯,才能不断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
创新能力,与胡国萍[7]和董春华[8]等人的定性研究结果一致。作为母语教学的中学语文教师,其自身具备的创新能力决定其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程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的个性化教育。每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都是独特的,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开展教学活动。有的中学语文教师板书端正流畅、条理清晰、美观大方,用精巧的板书剖析出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有的语文教师嗓音清脆甜润,或凝重浑厚,用优美动听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蕴含的意境之中。只有通过语文教师言传身教、耳熏目染,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开放眼光的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本研究也提出一些和前人研究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比如:专注和人际洞察力。专注是指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在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指在遇到诱惑、遭受挫折的时候,促使人们能够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的一种原动力,属于个性品质。
人际洞察力是指在与他人(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等)人际交往过程中,敏锐知觉他人的情感、行为的动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为他人提供智慧的有意义的指导。属于能力特质范畴积极的个性品质。每个学生的需求、兴趣、专长、性格与脾气等千差万别。敏锐的人际洞察力,是洞察学生内心世界变化与个性特征,发挥教育机智,因材施教的必要条件。如善于发现学困生和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尊心,“用其所长,克其所短”,从而克服各种消极因素,达到长善补短的目的,提高工作绩效。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HAY公司所提出的关于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用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来描述上述胜任特征结构。人的胜任特征结构就像浮在海上的一座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是人的行为、知识、技能等外在的、可观察的显性特征,水面以下的部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个性品质等潜在特征。水面下的这部分潜在的个人特征是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所以,专注和人际洞察力属于个性品质,是潜在的、深层次的胜任特征,对工作绩效的作用远超过外显胜任特征。因此,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不仅找到个体外显的能力素质,而且凸显个体潜在的能力素质,更好地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创新性。
(二)建议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规范化、标准化。本研究构建的中学语文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给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可操作的方向,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申报课题,开展课程改革研究,躬身教学实践改革,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例如,校本教研,以所在学校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学生发展需要为选题,开展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行动研究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首先,选择恰当的课题。所选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有助于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研相长,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是不断学习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研读国内外教育教学论著,了解国内关于语文教学的新观点、新思路。二是开展有效反思。处处留心,把课堂作为自己的实验室,每天坚持把教学过程中的新鲜的故事、感受、灵感记录下来,反思和总结教学过程。三是与学生沟通交流。语文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最有发言权。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学生就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这样不仅会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学习。最后,学校应加大教育科研设备、图书资料等的投入,组织科研方法培训,为科研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第二,重视专注和人际洞察力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师获得更高的职业成就。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一般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属于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水面之上,表层的、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和评价的部分。对深层的、潜在的、不容易被观察和评价的部分,如个性、动机等,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培训。研究发现,“冰山模型”水面之下的部分,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个性品质等恰恰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是区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师胜任特征“冰山结构”的核心部分。[15]专注意味着认真、勤奋和坚持,意味着对工作的投入、高度的自律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朱永新先生曾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16]因为用心,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卓越。用心、专心,不忘初心,正是对“专注”最好的注释。人际洞察力是指教师引出、察觉、理解和预测学生的情感状态和体会的能力。人际洞察力主要体现在能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心事,表示耐心、关心、理解和体谅,能意识到学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及其原因,并能为他人提供智慧的有意义的指导。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和他的同事通过对1 500名智力超长儿童长达50年的跟踪研究,比较了其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各150人,发现智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人格因素对其取得的成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17]149所以,基于本研究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对中学语文教师开展能力素质评价,帮助中学语文教师了解自己在专注和人际洞察方面的个性品质,与工作行为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关系,设计出符合个性发展的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开展相应的培训,不断完善人格品质和取得更多的职业成就。
第三,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打破常规,进行自我挑战,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地去思考教学的组织与设计,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善于提出新颖而又适合学生的新方案或程序。一是自觉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通过对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观察、反思与总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新的教学理念,不断产生新的教学行为和新的教学成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面向生活、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二是开展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运用团体辅导、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或网络课程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发散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的、立体的、多向的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让中学语文教师先明确要解决问题的概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运用这些新思维、新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新的教学方案、新的教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外辅导等成果,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氛围。学校在考核和奖励制度等方面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创设鼓励创新人才培育的组织氛围,鼓励学校内和校际间的中学语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长期学习活动,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从而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自我实现。
本研究运用胜任特征模型这一现代人力资源测评技术,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建立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总结如下:
(1)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包括6个胜任特征项目,相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是:科研能力、专注、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优秀组和一般组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模型的6个胜任特征项目上平均等级分、最高等级分和频次上至少有一种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优秀组显著高于一般组,说明该模型能很好的区别和预测中学语文教师的绩效,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甄选、自我诊断、考核与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依据。
[1]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2]Spencer L M,Spencer P S 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3.
[3]刘远我.人才测评:方法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Bisschoff,Bennie Grobler.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competence[J].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998,24(2).
[5]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 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6]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胡国萍.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J].教育探索,2011,(8).
[8]董春华. 21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9]李云亮.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10]雒进才,程建功,周晓云,等.关于本科层次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调查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11]曾佳敏.新课程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12]陈虹,赵会艳,冯彦玲,等.国内外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J]. 基础教育,2012,(5).
[13]时勘.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9,(1).
[14]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15]李云亮.教师胜任特征“冰山模型”及其应用[J].管理观察,2009,(11).
[16]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7]Lewis M Teman,Melita H Oden. The gifted group at mid-life genetic,studies of genius:Volume 5[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责任编辑:江 波]
Competency Model Construc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CHEN Hong CHEN Li LI Xiao-nan FENG Jiang-ping ZHANG Xiao-yan
(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
The thesis is devoted to a positiv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teachers from 9 secondary schools in Yunnan province, using methodologies like competency model (a modern technique for human resource assessment), and behavior event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competency model includes 6 competency item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focus, interpersonal insight, innovation ability, teach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2) By investigating the average score, the highest score,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6 competency items, it was found that it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least in one target between excellent group and general group. It means the model can well distinguish and predict the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performance,and it can be the standard to select, evaluate and train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Finally, w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ation and career for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competency; model constructing
陈虹(1973— ),女,福建惠安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教师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研究”(项目编号:GY10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443
:A
:2095-7068(2016)04-0099-11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