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娟杨青
(1.西华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2.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普通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
吕娟1杨青2
(1.西华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2.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地理素养为公民所必需,为了解公民地理素养的现状,并加强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高中理科生、大专理科生(非地理专业),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公民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地理知识的了解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环境问题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行调查,了解公民地理素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理科生;公民地理素养;基础教育;环境观
学科素养主要是明确公民应具备的适合中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1]。在校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文化修养和自我发展,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等几方面;文化修养主要体现在语言与沟通、科技与信息、人文与审美;自我发展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自我管理、问题的解决与创新等几方面[2]。普通公民素养,既是当代公民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技巧、素质或能力,从学科的角度分析,其包括数学素养、语文素养、外语素养、物理素养、地理素养、生物素养、信息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体系的总称,地球表层复杂的巨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4]。社会公民的地理素养具体表现为公民了解地理科学与地理技术本质、概念、术语等并应用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会运用综合思维、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图表、增加对自然的人文关怀,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能够正确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5]。公民的最基本的地理素养和地理专业的核心素养是有区别的,公民的最基本地理素养应该是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必备的地理素养,这种素养是公民的个人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内化为个人本质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对最基本的地理知识的认知程度,会运用与地理相关的简单技能技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对人与人、人与区域小环境乃至个人与全球的资源、环境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价值观。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大专学历人口仅占11%,高中文化水平接近16.35%[6],说明我国仅有1/10的人口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在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能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不到总人口的1/5。大约有2/3以上的公民仅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对公民基本素养的培养应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人类的生活、生存与社会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地理,如何使每位公民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是教育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目前大环境的变化,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位普通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地理素养,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为切入点去完善教育,才能使公民具备合格的地理素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选取未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科生,大专文化水平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社会公民为研究对象。
理科生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进行分科,理科生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为主要学科,而政治、历史、地理为次要学科[3]。就地理学科而言,理科生仅参加“必修1”基础内容学习部分,参与结业水平测试。
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理科生是典型的研究对象,因为他们已经具备的地理素养、尚缺失的地理素养可以为学校提升学生地理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基础教育阶段理科生地理学习达标的评价是学业水平测试,此后不再继续接受地理教育。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最清楚自己需要哪些地理生活常识、旅游常识,地理学科素养的缺失给其生活带来不便,这部分群体是研究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有效参考。
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接受的教育是比较完善的,其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反映各阶段的教育问题,这部分群体在社会大环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社会公民大约占人口总数的2/3,这部分群体在总人口中占绝对的比例,大部分人从事基础建设工作,还有一大部分生活在乡镇。生态环境问题与其生活密切相关,地理素养是生活所必需,也是社会环境所必需。
本文随机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社会公民、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高中文化水平理科生各200名。从地理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社会生存基本技能的运用程度;环境问题的基本认知、态度、行为;全球环境问题责任;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几个大的方向进行样卷及走访调查,了解目前公民地理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生活环境等分析其地理素养现状、地理素养缺失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研究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有效样卷565份。
1.公民基本地理知识认知水平较低
样卷中设计10道有关基本地理常识的题目,如某区域所在的半球、某区域的气候类型、某区域的地貌特点、我们国家的边界点、南北方的分界线等。调查结果显示答题的准确率不高,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答题准确率是58.3%,高中文化水平的理科生答题的准确率是55.2%,初中文化水平答题的准确率是35.4%(见表1)。基于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理科生及初中文化水平的公民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问题,大专文化水平的理科生和高中文化水平理科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相差不多,二者明显高于初中文化水平公民。
地理基础知识应用涉及了车牌行政区域的辨认、某地区天气的注意事项、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预防、野外生存与逃生相关地理知识的运用、与地理有关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数据显示,答案选项比较合理的部分,大专文化水平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占44.0%,高中文化水平的理科生占48.1%,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占38.5%。
表1 公民地理基本知识认知与运用现状
2.环境认知、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现状
公民个人的环境认知水平并不高,如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中能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仅有59.6%,高中文化水平的理科生达61.2%,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环境认知度是27.5%,比例非常低。对于环境问题持正确态度的公民,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理科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占55.75%,高中文化水平的理科生占48.2%,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理科生占43.0%。对于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能采取正确方式处理的比例,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非地理专业的理科生占66.75%,高中文化水平的理科生占56.4%,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比例是45.6%(见表2)。
表2 公民环境认知、态度、行为现状
3.公民全球环境问题认知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现状并不乐观
主要从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认知两个方面分析,二者分别设置了三个维度:非常清楚、一般了解、一点不清楚。对于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调查显示其结果并不乐观,大部分人只停留在“一般了解”的程度,“非常清楚”的程度所占的比例非常少,最高仅有15.4%,“一点都不清楚”的比例程度最高可达37.8%(见表3)。
表3 公民全球环境问题认知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现状
我国公民不分学历水平,无论受教育年限,整体地理素养水平不高。
1.基本的地理生活常识不足
国家的区位、自己生活所在地区的区位和基本自然条件,如地形、河流、气候、植被、土壤特点等知之甚少。有部分公民不清楚我们国家所在的半球位置和领土边界。大部分公民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乡土地理环境中,对于这些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隐含的更深入问题,即形成原因的了解微乎其微。所以对于大自然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如何运作,我们人类怎样才能使这个系统健康、正常而有序的运行下去的认知严重不足。
2.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知识的运用效果较差
生活中会运用的知识与学校教育阶段中所学到的知识不成比例,如地图定位知识、地方时和区时、行政区、世界典型气候特征、生态环境问题、正午太阳高度、自然灾害逃生技巧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好,说明公民地理基本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3.环境问题认知、态度及行为不足
大部分公民的环境认知、态度和行为都居于中等水平,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认识不到位,如河流污染、在坡度较大的地区耕作对土层的破坏、城市垃圾对环境影响的认知问题,同时应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不明确,或者本身就持错误的态度,环境问题认知的不足、错误的态度导致环境行为的偏差。
4.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认知不足
对于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现状认识非常清楚的公民比例是极低的,如海洋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资源与环境等。
第一,教师在教学时强化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与量化对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学时,教师要多搜集有效教学资源,加强实践内容数量及有效性要求。教学目标中要增加学生环境道德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部分,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目前生死攸关的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的面临的职责。这些环境道德观念与环境意识必须内化为个人的本质,才会起到根本的作用,而环境道德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必须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初级教育阶段才可完成。
第二,强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部分,校本课程资源可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提出教学指导建议,规定乡土地理知识为其必学内容,侧重点在熟悉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养成熟悉地理、运用地理知识的好习惯。
第三,改变基础教育培养方式,弱化基础教育理论知识比例,强化实践和技能的培养。改变基础教育评价机制和方法,注重过程和应用技能的评价,降低结果性理论评价比例。
第四,改变传统的课型结构,增加隐性课程的开设,依据学科特点使地理课的课型多样化,如可开设理论课、手工制作课、地理实验课、野外考察与实践课、地理课外辅导及其它的地理活动;增加与地理有关的短课程和选修课,如可开设系列讲座式的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等短课程,发展个性兴趣爱好的课程、渗透职业教育因素的课程,适当增加校园文化教育。
第五,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在职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强化实践与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第六,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专业硬件的配置,如地理专用教室、基本教学仪器、模型、教育教学软件。
[1] 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4):48-51.
[2]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4-67.
[3] 文理分科[EB/OL].http://baike.baidu.com/ view/192134.htm.
[4] 孙中伟.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功能和未来十年研究的战略方向[J].地理教育,2012(6):4-5.
[5] 张立峰,王向东.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107-109.
[6] 我国已进入人才红利期: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大[EB/OL].http://finance.sina.com.cn/ china/20151211/021923988448.shtml,2015-12-11.
* 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校级课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40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