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敏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了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传统模式的框架, 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地直接安排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等,来完成某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不再以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增强了教学实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各专业课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关于职业学校法律规范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也层出不穷。通过探索、实践,我们认为"理实一体化"同样能运用于职业技术学校法规道德课教学中,这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职业道德教学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
近几年 "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但这一改革涉及的只有专业课程,所以,一谈到"理实一体化"我们普遍认为它是专业教学的独有模式,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研究的重点也多在专业课程范围内。对文化理论教学一体化模式鲜有研究。笔者受2010年寒假期"湖南省会计专业培训"和2015年"中等职业教学改革与专业教师成长"中"工学结合"的启发,在此与其他同行探讨职业学校职业道德素养教学中的一体化的相关问题。
一、政治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职业道德课程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沉闷、呆滞的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重智轻德。认为职业道德课程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与就业不直接挂钩,学不学用处不大。第二,抵触情绪。受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学生认为职业道德课程就是一种空洞的说教, 职业道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技校政治、道德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材以理论为主,考核以分数为主,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实践教学比较欠缺,课堂教学难,教学实效不显著等。
二、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关于"一体化"教学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方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二是认为一体化教学是将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合二为一或将各教学环节紧密结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教学,有效避免职业道德课程理论课"满堂灌"的单一形式;二是在教学方式上,使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上,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成为既能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又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教学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四是对学生来说,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模拟法庭"转变。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三、构建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1、转变职业道德教学观念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道德教育环境已由原有的较为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转变为较为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
其次,要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同时并存,职校学生要提前步入企业和社会,在全新的环境下,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技校学生所要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做出全面的预测、分析和判断,注意研究新的工作生活和生产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利弊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前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并有针对性地提前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2、实施道德"四步"教学新模式
1、转变职业道德教学观念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道德教育环境已由原有的较为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转变为较为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目前,技校学生定岗实习和生产性实训的时间逐日增加,其活动的空间更是由原来以课堂、宿舍和图书馆为主转变为以企业和社会为主,受教育空间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因此,技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不能再固守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尽快探索不同于以往校内环境下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机制、新路径,让师生共同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其次,要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同时并存,技校学生要提前步入企业和社会,在全新的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技校学生所要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做出全面的预测、分析和判断,注意研究新的工作生活和生产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利弊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前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并有针对性地提前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2、实施职业道德"四步"教学新模式
"四步"教学模式具体就是安排四个层次的教学环节,四个环节之间紧密结合,相互融合,有质量、有特色的完成整个道德教学任务,实现政治教学一体化。
第一步: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与改革。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前瞻性,教学内容上,一是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把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的新闻资讯有机融合到日常理论知识与教师授课中来。二是要求教师要有意识的把自己的教研课改成果有效运用到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来;形式上,倡导行动导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让职业道德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突出学生在知识构建中的主体地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充分交流。本环节的教学活动从第一学期起,贯穿5个学期,并在一年级时重点安排。
第二步:校内实验训练。一是要建设从培训到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职业道德学习工作站",使之改变传统教室固有的条条框框,适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进行教学活动和展示能力的有效平台,教师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配,与学生互动来完成教学;二是按照职业工作环境设计和建设实训场地,把教学环境建成聚有职场氛围的教学车间、教学工厂或其他的职能部门,使学生和教师在与实际生产、服务接轨的教学环境和工作流程中充分感受到企业文化,以便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并对工作环境管理和工具管理形成良好的习惯等,从而更凸显出职业教育"培养在一线生产和服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一目标。
第三步:校外实践和社会调查。首先,这一步的重点是校企合作或定岗实习。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岗位的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用生产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适合本专业的产品推介。再次,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专家访谈,了解行业规则、社会需求,并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和社会交流、学习、碰撞的实践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谐的团队精神。这一步重点安排在三年级。
第四步:成果展示与考核。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教师课题成果发表或出版。在完成前三步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始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全面的阐述或说明,特别是职业道德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学生进行360度全方位考核。
"四步"教学模式要注重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运用、认知心理和学习习惯等,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沟通力 "、"执行力"和"领导力",这"四力" 可以说是通用职业能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正是职业教育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 付桂英.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6).
[2] 鲁文丽. 浅谈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J].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S5) .
[3] 陈璇,王旭. 浅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7,(S2) . [4] 陈明: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现状及展望[J].财务与会计,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