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12-26 09:42沈虹陈如南
浙江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护士研究组评分

沈虹 陈如南

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沈虹 陈如南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经临床救治均能挽救生命,但这类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常会出现睡眠障碍等不良症状[1]。87%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失眠、易醒、难入睡等失眠紊乱综合征[2]。持续性睡眠质量不佳,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转归,更可能诱发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急性发作[3]。失眠不仅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更可能导致脑卒中复发,增加病死率。传统护理模式侧重于疾病的对症护理,忽视了患者内心的护理诉求,其中包含获得较佳的睡眠质量体验。安全、有效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状况,降低不良睡眠质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事件影响[4]。本研究旨在分析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人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失眠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52~79(68.4±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经头颅MRI及CT扫描确诊为脑卒中,诊断依据参照人卫第7版《外科学》教材中关于这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失眠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2)失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早醒、醒后再入睡困难、醒后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3)上述睡眠障碍≥3次/周,并持续≥1个月。(4)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5)不是一种任何躯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5-6]。纳入标准:(1)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状态及功能障碍评估明确存在心理障碍;(2)患者意识清晰,能够进行口语表达,且无沟通障碍、精神性疾病及认知障碍,无躯体性疾病所致睡眠障碍者;(3)对本次研究内容熟悉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脑卒中类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本组患者自入院开始,开展常规肢体康复训练、药物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对症处理,同时均遵医嘱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口服治疗,即睡前用药,10mg/次,1次/d。

1.2.2 研究组干预方法 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睡眠健康教育。(1)交互性沟通:以护士诱导发问的方式鼓励患者表述内心真实想法,护士在耐心倾听后思考分析,查找失眠的原因。患者需告知脑卒中后失眠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2)腹式呼吸训练: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取半卧位,将左手置放于腹部,右手置放于胸部处,在用力吸气时,感受腹部上抬至最高点,屏气3s,再缓慢呼气,感受胸部上抬至最高点,再屏气2s,其中呼气与吸气时间比例需控制在1∶1,频率需达到4次/min,每次练习时间在20min。另外,责任护士对患者开展冥想训练,即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下取平卧位,由护士引导患者展开联想,每次冥想时间控制在15min。(3)患者座谈会宣教:由护士定期召开座谈会,要求失眠患者一同聚集交流睡眠质量状况以及改善睡眠的心得体会。鼓励患者就睡眠方面的医疗保健知识提出疑问,由护士进行答疑。(4)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责任护士观察患者日常行为,记录每天可能影响睡眠状况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将其制作成小册,再逐一向患者介绍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要求患者每天于入睡前,就是否出现小册上面的不良习惯做上标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5)出院后随访: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自我护理情况及睡眠质量,及时解答患者遇到的护理问题。

1.3 观察项目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该量表共涉及23个条目,7个维度,每个条目采取4级评分法,记为0~3分,若最终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2)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测评。该量表共包含2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法,记为1~5分,总分为26~13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测评,并采取Barthel指数评定其活动能力,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活动水平越佳。以上3组测评均为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第2个月末时进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5、12.81、15.83、10.66、8.59、12.42、13.19、14.32,均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HOQOL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由表3可见,两组干预前WHOQOL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0.19,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WHOQOL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8、3.02,均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5.4±2.1)、(23.9±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7,P<0.05)。研究组、对照组住院医疗费用分别为(9351.2±127.4)、(14562.7±638.1)元,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8.27,P<0.05)。

3 讨论

脑卒中人群由于脑组织受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及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这极易使患者出现负性情绪,从而诱发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悲观情感[7]。上述情感的不断累积,将使患者出现极大的心理困扰,最终会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甚至恶性失眠的症状[8]。据文献指出,导致失眠的因素十分复杂,但大多数人群均存在不良睡眠习惯及行为[9]。因此,通过外界的健康宣教方式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睡眠习惯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0]。当前伴随着新型医疗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已从最初对疾病的对症处理,向着全面护理患者生理及社会功能方面转变[11]。而睡眠障碍作为生理、心理及社会层次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类身心疾病,采取新型宣教模式着重从患者心理诉求角度展开整体干预是目前优质护理理念的具体体现[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评分与WHO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组干预前的观察项目在量化方面具有可比性,这为后续结论的奠定提供了可信度条件;另外,从另一角度亦可反映出WHOQOL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13]。伴随着干预策略的深入,研究组2个月末的PSQ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低,表明睡眠相关健康宣教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这一结果说明借助交互性沟通、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座谈会、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及出院后随访等策略,能有效提高患者躯体、心理舒适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心理应激所致的睡眠障碍。首先,通过交互性沟通,能够帮助护士深入了解患者内心,通过“倾听-反馈”的沟通方式,并根据每例患者具体的心理矛盾给出针对性的疏导方案,有的放矢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14]。其次,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能够使全身紧张肌肉恢复松弛状态,借助呼吸节奏的调节及心境的平复,能使处于紧张状态的交感神经张力减轻,利于缓激肽物质释放,这能使患者获得欣悦感[15]。另外,通过患者间的经验分享,能提升患者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语言沟通亦能转移其对病情的关注度,促进其社会角色的早日回归。通过记录每例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做成小册,让患者每日睡前反思自己是否有所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形成自我督导效应,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伴随着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机体新陈代谢速度得以加快,人体代偿修复机制得以激活,利于受损组织修复,进而能改善患者预后康复状况,故此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活动能力[16]。

住院期间借助睡眠相关性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了解到出现失眠的病因以及处理方案,并帮助患者发现自身不良行为习惯,这有利于患者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通过对出院患者开展电话随访干预,患者可维系住院期间形成的健康生活习惯,保证宣教模式的延续性及整体性。另有文献发现,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机体自我修复功能[17],因此研究组预后程度要优于对照组,这能协同提高患者白天康复功能训练进程,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进而降低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脑卒中失眠患者开展睡眠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杨进琼.自我催眠治疗法在慢性失眠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1.

[2] 童慧娟.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6):33-34.

[3] 郭泽丽.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11-12.

[4] 林允照,林朦朦,欧阳吟靖,等.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614-618.

[5] Bonnt MH,Arand D L.Sleep latency testing as a time course measure ofstatearousal[J].Sleep Res,2005,14(4):387-392.

[6] Merkca H,Blois R,Gaillard J M.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sleep EEG in chronic insomnia[J].Eur J Neurosci,1998,10(5):1826-1834.

[7] 刘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7):105-106.

[8] 邹生燕.辨证护理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恢复期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8):55-57.

[9] 宋景沛.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77-78.

[10] 马胜春,李志改.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失眠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14-215.

[11] 张冠英.骨折患者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14):474-475.

[12] 赵柏英.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12):383-384.

[13] 冯丽芳,高杰,王丹,等.对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43-145.

[14] 魏红,谭平.门诊老年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8):31-33.

[15] 陈建芬,姚玉月,费春丽,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中医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3):254-255.

[16] 林允照,顾华,沈健.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16 (8):796-799,802.

[17] 林允照,冯晨,刘敏,等.基于TTM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5): 4157-4162.

2015-06-26)

(本文编辑:杨丽)

314500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沈虹、陈如南,沈虹现在桐乡市康复医院康复科工作)

猜你喜欢
护士研究组评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