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损失原因的比较研究

2016-12-24 03:07余丁友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偏角步长踏板

余丁友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运动生物力学·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损失原因的比较研究

余丁友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通过文献资料和三维摄像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成绩损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总损失为0.27 m。其中落地损失为0.12 m,所占比例最大(44.4%),主要由双脚跟不齐、臀部后坐或脚跟后撤造成;踏板损失为0.10 m(37.1%),原因在于助跑速度过早减速(倒2步),最后2步步长变化大;起跳腿离地瞬间的偏角损失为0.05 m(18.5%),故如何减少落地损失是今后训练的重点。另外,也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男子跳远;成绩损失;比较研究

成绩损失,主要由踏板损失(准确性)、起跳偏角损失和落地损失三方面构成。尽管起跳技术是影响跳远成绩极具重要的因素,但有时并非如此。因为,影响成绩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成绩损失。如果平时不加以重视,同样可以制约运动员已有技术的正常发挥。

对一个已达到较高技术水平的运动员来说,要想靠进一步改变身体素质来提高专项成绩,难度将越来越大[1]。因此,加强看视不重要的成绩损失环节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赛现场的拍摄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于成绩损失方面的运动学特征作一比较分析,寻找不足与差距,并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旨为我国运动员今后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的前八名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收集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比较技术参数。

1.2.2 技术录像解析法。在比赛现场设两台JVC-9800摄像机进行现场技术录像,采用平面定点定机拍摄,拍摄距离为24m,拍摄频率为50Hz。第1台摄像机拍摄范围为倒数第1、第2步和整个起跳环节;第2台为离板瞬间开始、腾空过程和整个落地环节。后用APAS运动图像解析分析系统,对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处理,获取所需的相关技术参数。

1.2.3 比较分析。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相关技术参数加以比较并作分析,寻找不足,提出对策。

2 结果分析

2.1 成绩损失的整体分析

从技术角度看,成绩损失是伴随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的提高而减少,反之则增大。因此,上述四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制约,又互相促进提高。在比赛时,不管是哪个环节发生变化均会影响专项成绩。因此,在评判运动员成绩损失时要注意观察整体的综合效果。

从表1看,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均比赛成绩为7.91m,实际成绩为8.18m,总成绩损失为0.27m。而国外选手为8.12m和8.43m和0.31m。二者间的差值分别为-0.21 m 、-0.25和-0.04 m。不难看出,我国运动员三方面的损失均低于国外选手。究其原因,我们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表1的损失构成和各自所占总损失比例看,我国运动员在踏板损失、偏角损失和落地损失分别为0.10 m(37%)、0.05 m(18.5%)和0.12 m(44.5%),而国外选手为0.12 m(38.7%)、和0.19 m(61.3%)。在无法考证国外选手偏角损失的前提下,两者之比为-0.02 m和-0.07 m。所占总损失的比例,中外运动员均表现出同样的排位,即:①落地损失;②踏板损失;③偏角损失,说明如何减少落地损失是我们今后训练的重点。另从表2看,我国运动员踏板瞬间的平均水平速度为9.83m/s,而国外运动员为10.67m/s,二者的差值为0.84m/s(P<0.01)。不难看出,我国运动员以损失速度为代价来换取成绩损失的减少,可能使已有的技术水平在比赛中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致使专项成绩减少。同样也说明国外运动员虽然在各环节的成绩损失大于我国运动员,而他们的专项成绩却远好于我国选手。说明进一步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踏板速度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所在。

表1 国内外运动员跳远成绩及距离损失 (m)

2.2 踏板成绩损失(准确性)的分析

影响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助跑技术,特别是高速助跑下的助跑节奏和动作结构的稳定性。

助跑节奏:指步频和步长在助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即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逐渐加速,特别是到第二标志处(6~8步),通过积极蹬地加快步频,保持步长(或稍微缩短),在起跳时达到可控的最高速度。此时(最后2步)出现任何多余动作都会破坏助跑节奏,导致速度下降,影响踏板准确性,从而使跳远成绩损失。从中不难看出,助跑过程中的倒数2步的技术与否,对运动员的准确踏板影响为最大。

从表2看,我国运动员的踏板损失为0.10 m(37.1%),与倒1步、倒2 步和踏板速度三环节变化有关,分别为10.45 m/s、10.22 m/s和9.83 m/s,变化差值为0.23 m/s和0.39 m/s,总体呈下降趋势,共计损失为0.62 m/s。而世界选手分别为10.85 m/s、10.93 m/s和10.67 m/s,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倒2到倒1步环节仍趋加速状态为+0.08 m/s,至踏板瞬间稍有减速,共计损失0.26 m/s。不难发现我国运动员在距离损失上少0.02 m(P>0.05),而速度损失却明显大于国外选手为0.36 m/s(P<0.01)。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国内运动员的整体跳远技术水平落后国外选手外,更重要的是我国选手在速度下降方面较国外选手早(倒2步),而国外选手倒2步进倒1步时还在继续加速,说明我国运动员有提前准备起跳的意识,致使助跑节奏过早改变,这可能是造成我国运动员踏板损失的原因之一。

表2 国内外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的技术变化 (m/s)(m)

另从倒数2步的步长看(表2),我国运动员分别为2.37 m和2.16 m,差值为0.21 m。世界选手为2.24 m和2.06 m,差值为0.18 m。两者的差值之比稍大于国外选手0.03 m(P>0.05)。在此,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虽然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变化具有国外运动员相同的大小趋势。但后2步的速度变化和步长指数却明显不如国外选手均表现出(P<0.01)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步长偏大的的可能还是存在的。据专家认为我国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与国外选手比存有一定差距[1],故从技术层面看,我国运动员要达到测得的后2步步长指数,需抛小腿前伸才有可能,这样就会出现制动起跳,致使动作结构发生变化专项成绩随之下降。这也可能是造成我国运动员踏板损失的原因之二。

为减少踏板损失,运动员平时训练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助跑距离。如碰到外界条件和身体状况发生变化时,对已有的助跑距离要做适当调整。②要有一个固定的起动姿势和加速方式。③对开始三步(尤为第一步)步长,要做严格控制,这对最后6~8步的助跑节秦和踏板准确性至关重要。这一系列技术都取决于平时训练和掌握。只有通过不断重复的全程助跑练习,才有可能掌握速度变化规律,达到牢固的动力定型,从而改变运动员的控制能力,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2.3 起跳腿离地瞬间偏角损失分析

跳远成绩的丈量是以起跳板前沿至沙坑落地点最近距离为准。由于起跳腿离地瞬间脚掌趾尖偏角,使运动员的每一次试跳不可能完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肯定会造成大小不一的成绩损失。偏角损失主要由起跳腿离地瞬间脚掌趾尖偏角和摆动腿偏角二部分组成。在总损失中它所占的比例最少。所以关于起跳偏角的错误纠正在训练时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在比赛时也不会过多地去关注。

从表1看,起跳腿离地瞬间的偏角损失为0.05 m(18.5%),由二部分组成,其中脚掌趾尖平均偏角为2.24°,摆动腿平均偏角为4.16°,分别造成的损失为0.02 m和0.03m。从大小上看后者稍大于前者,这可能与起跳腿离地瞬间的脚掌趾尖偏角而导致摆动腿摆动方向不准有关,而脚掌趾尖偏角又与助跑后2步的重心水平速度和步长变化有关(表2)。这可能是导致偏角损失的原因。

从技术角度看,偏角可能带来的后患:①起跳瞬间起跳腿脚尖方向不准。一方面会延缓起跳时间,也会使着地缓冲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偏移身体矢状面,造成身体左右移动;另一方面会影响起跳腿蹬离地面时的用力方向,直接导致摆动腿摆动方向不准。②反之,摆动腿的摆动方向不准,同样也会影响起跳腿用力方向和上肢的摆动方向,出现多余的动作,进而增加了身体在腾空阶段的平衡难度,导致腾空飞行方向偏移。

为此,教练员在安排技术训练时,尽可能少用全、中、短程助跑在棕垫和橡胶垫上做起跳或完整技术练习。此练习法与全程助跑在踏跳板上练习比,一方面助跑的速度及起跳效果等达不到比赛要求;另一方面容易形成一些技术小错误,因替垫本身就没有什么稳定性,当起跳腿着垫、缓冲、蹬离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移动,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起跳腿离地瞬间趾尖不准的技术错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产生损失。由此可见,要减少偏角损失,训练时应与助跑技术和起跳技术同等重要来看待加以训练。

2.4 落地损失分析

落地损失是我国运动员所占总成绩损失比例最大的一个环节。局限于本环节主要由两脚跟不齐、臀部提前触沙或脚跟后撤二方面。

从表3看,我国运动员从触沙后至臀部移过双脚触沙点前方止。共计0.12 m(44.4%),小于国外选手0.07 m(P<0.01)。局限于本环节,两脚跟不齐表现为0.05m;臀部提前触沙或脚跟后撤为0.07m,后者稍大于前者。究其原因,第一与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的水平速度有关,我国运动员8.25m/s,与国外比差值为0.11m/s(P<0.05)。重心水平速度取决于腾起水平速度,腾起水平速度快则快,反之损失就大(臂部后坐等);第二与屈膝角速度有关。我国为1.8°/s,小于国外选手0.05°/s(P<0.05),屈膝角速度慢既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关,又与积极主动屈膝有关;第三与髋关节前移速度有关。我国为8.14m/s,与国外比差距为0.48m/s并表现出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出现这一现象除与上述两速度不理想有关外,与髋关节前移的时机和方向也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要进一步减少我国运动员的落地损失,屈膝的主动性欠加强,髋关节前移的时机要掌握好,同时方向要准,要做到这一点平时训练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为减少落地损失,对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而言,不断提高快速助跑与起跳衔接能力是重点;其次腾空姿势最好采用走步式(尤其是三步半)。实践已证明,运动员腾空姿势采用走步式(三步半)不但对快速起跳有利,更有利于落地技术。

表3 落地距离损失有关数据(m)、(°/s)、(m/s)

3 结论建议

3.1 落地损失占总损失比例最大(44.4%),在今后训练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3.2 助跑速度下降过早(倒数第2步),后2步步长变化偏大是造成踏板损失的主要原因;

3.3 起跳腿离地瞬间脚掌趾尖方向不准,影响到摆动腿摆动方向是造成偏角损失的起因;

3.4 双脚跟不齐、臀部后坐或脚跟后撤是造成落地损失的直接因素;

3.5 建议平时训练过程与比赛要求一致,是减少损失提高成绩的最好方法。

[1] 冯树勇.中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6-118.

[2] 黄秋燕.浅析跳远运动员腾空与落地技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9,30(3):22-24.

[3] 余丁友.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79-1281.

[4] 龙耀波,王献升.跳远运动员腾空与落地技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J].新乡学院学报,2009,26(2):84-86.

[5] 苑廷刚,李爱东,郑富强,等.2014年北京国际田联挑战赛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关键运动技术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6):29-35.

[6] 贾谊,刘占锋,严波涛,等.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特征的比较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620-624.

[7] 张胜年,秦四建,任晓峰,等.跳远运动员助跑后程运动学与起跳动力学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3):73-77.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Reas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en Long Jump Athletes’ Performance Loss

YU Ding-you

(Yuanpei College, Zhejiang Shaoxingwenli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and 3D cameras,research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los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xcellent men long jump athle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loss for Chinese athletes is 0.27m,loss of landing among this is 0.12m occupy the maximum proportion(44.4%),mainly caused by irregularity of heel,hip recoil or heel recoil. Loss of step on the take-off board is 0.12m(37.1%),reason is the run-up speed reducing early(the second step from last),the length of last two steps become longer. The instantaneous deflection loss of take-off leg leave earth is 0.05m(18.5%),therefore,how to reduce the landing loss is the focus of future training.In addition,put forward the pertinence training method.

man long jump; performance loss; comparative research

2016-08-29

余丁友(1963-),男,浙江诸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G823.3

A

1004-3624(2016)06-0099-04

猜你喜欢
偏角步长踏板
单踏板不可取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