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香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文化与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王红香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教师话语分析是对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旨在发现教师话语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课堂录像和课堂观察笔记,观察西安某中学的五名英语教师课堂,解读高中英语教师在话语量、提问方式、话语反馈方面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师话语;话语分析;语言教学;高中英语教学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将话语分析引入课堂研究,分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话语。教师话语不仅是课堂活动组织的媒介,更是外语学习的有效输入。真实课堂中教师话语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何影响?作为有效的语言输入,教师话语如何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课堂研究的学者们。本文通过分析课堂观察录像和课堂观察笔记,解读高中英语教师在话语量、提问方式、话语反馈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指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包括教师讲解、表扬、回答、纠错以及收作业时使用的语言。[1]教师话语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至关重要。教师话语是重要的语言输入,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活动的顺利完成需要完美漂亮的教师话语,与此同时,这些完美漂亮的课堂组织语言也是有效的目标语,起到了目标语示范的作用。[2]这些概念说明,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还是重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一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中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3]鉴于教师话语对语言习得的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许多方式介绍交互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和作用,如“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4]、“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5]、“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6]等。国内有关教师话语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成果颇多。胡学文等研究了教师话语的形式、功能及效能优化。[7]赵晓红和王银泉对中国英语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话语量进行了研究。[8,9]而周星等则分析研究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所呈现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10]这些研究明确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西安某中学五名教师的课堂录像及课堂观察笔记,对五个课堂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课堂中教师话语在以下三方面的特点:话语量、提问方式、话语反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研究的方法,即研究者不对研究过程及研究对象进行任何干预,只观察和分析研究自然发生和发展中的现象,观察和了解课堂的真实教学过程。首先请10位研究生对五个高中英语课堂进行录像,同时完成之前设计好的课堂记录表。课堂记录表由16个有关课堂观察的问题构成,概况见表1。
表1 课堂记录表内容概述
为提升研究结果的信度,笔者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将课堂观察笔记的有关数据与课堂录像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期更全面地反应课堂信息,正确解读课堂特点和教师话语的有关情况。
(一)教师话语量
根据录像,笔者对五节课中教师的话语量和学生的话语量(课前学生作duty-report,课堂问答及小组讨论)在45分钟的课堂中所占的话语比例进行统计,并统计出教师及学生在话语中中英文的使用比例,统计情况见表2。
表2 教师话语量与学生话语量比例及其中英文使用比例
表2的数据和课堂记录表对比显示,课堂1中教师话语为40%,与周星等的研究15%-35%的数据接近。[11]而课堂2、3、4、5中教师话语量的比例比赵晓红和王银泉等研究的课堂中教师话语量(65%-90%)的结果略低。[12,13]这一现象说明,现在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已慢慢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势,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把课堂练习语言的机会留给学习者。同时,笔者观察这组数据发现,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汉语比例越低,学习者输出的语言中,汉语的使用比例越低。在课堂1和课堂5中,教师课堂话语中没有使用汉语,相应地,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汉语比例仅有2%和5%。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有利于学习者在课堂内习得语言。[14]作为语言输入者、信息提供者的教师,在扮演这两种角色时,如何提高自己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将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挑战,这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二)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课堂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5]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16]展示性问题往往答案简单,学习者使用简单句便可完成。而参考性问题的答案比较复杂,学习者需要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才能回答。本研究统计了课堂录像中教师提问的不同类型,统计情况见表3。
表3 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数及所占比例
表3表明,教师在提问总数上差距比较明显,课堂5有42次提问,而课堂4只有24次提问。但有四个课堂的参考性问题明显多于展示性问题,占到提问总数的72%-93%,与周星等的72%-82%的数据接近。[17]这说明,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比较注重使用参考性问题。课堂中的参考性问题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18]学习者在回答参考性问题时,易使用更加复杂的接近于自然交流状态下的话语。[19]课堂中的参考性问题有利于学习者练习目标语。
以上数据说明,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为促进学习者习得语言,为学习者在课堂内提供了更多的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加强其课堂内的语言交流。
(三)话语反馈
教师不同的反馈话语对学习者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20]正面的反馈有助于增加学习者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负面的反馈往往会打击学习者,使其感到羞愧,挫伤其学习积极性。笔者将观察到的课堂中教师的反馈情况归纳为表4。
表4 课堂反馈
表4表明,在课堂反馈中,教师均能给予正面反馈,鼓励学习者,但他所使用的反馈语言多为简单的“good、well、great”等,这种简单机械的表扬语言不能起到很好的鼓励效果。[21]虽然大多数教师已意识到了负面反馈会打击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些教师还是使用了如“why don't you do this”“just say sorry”这样的负面反馈语言。如何更好地在课堂内使用反馈话语,激励学习者学习还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分析五个高中英语课堂的课堂录像及课堂笔记,本研究总结了课堂内教师话语的特点及对课堂的影响,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教师话语量在整个课堂内仍占较高的比例(40%-85%),学生参加课堂交流的话语比例较小(15%-60%)。教师话语中中文的使用比例与学生话语中中文的使用比例呈正相关。为更好地发挥教师话语语言输入的功能,笔者建议,在课堂内,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目标语,增加学习者课堂内使用目标语的机会。
第二,课堂提问是课堂内的主要课堂部分。五个课堂的提问数量虽然不同,但参考性问题数量总体上占课堂总提问的大多数(36%-93%)。参考性问题有助于学习者在回答问题时使用更接近自然交流的目标语,有助于学习者习得语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内还是应继续提出更多的参考性问题。
第三,教师反馈也是课堂内重要的语言输入。正面反馈能很好地鼓励学习者,而负面反馈则可能打击学习者。从本研究看,多数教师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也有教师还在课堂内使用负面的反馈语言。这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即使学习者没能正确回答所提问题,也可以换方式帮助其回答,或者让其他学习者回答,避免使用负面反馈语言,打击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五个课堂内高中英语教师在话语量、提问方式、话语反馈方面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并对现行中学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本研究只选取了五个高中课堂作为研究对象,范围小小,代表性较低,希望今后的研究能扩大研究对象数目。
[1]Wajnryb R.Classroom Observation Tasks:A Recourse Book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d Train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25.
[2][15][19]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1.153.
[3]Hakansson G.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eacher talk[A].In Kasper.Learning,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C].Aarhus: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86.226.
[4][14]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88.
[5]Swain 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G. Cook,B.Seidlehofer.For H .G. Widows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52.
[6]Antón M.The discourse of a 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Socio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eacher learner interaction in the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9,(83):3.
[7]胡学文.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3,(3):39-43.
[8][12][20]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23-26.
[9][13]王银泉.第33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IATEFL)年会侧记[J].外语界,1999,(2):66.
[10][11][16][17]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9-68.
[18]Brock C. The effect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TESOL Quarterly,1986,(20):1.
[21]Brophy J.X Teacher praise:A functional analy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6:(2):15-18.
【责任编辑:刘亚男】
G633.41
A
1673-7725(2016)03-0153-04
2015-12-05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GH140609)的研究成果。
王红香(1981-),女,陕西周至人,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