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昊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文史论苑】
清代科举制度中的历史教育初探
张安昊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延续了上千年,到了清代,科举制度发展到另一个高峰。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方法更加刻板,使得士子们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及方法都以满足应试为目的,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和学习风气,因而对清代科举的研究也多从弊端入手,本文则从清代科举制度中相关的历史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其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意义,进而达到可供当今借鉴的目的。
清代科举;历史教育;八股取仕
中国自古重视教育,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到了清代,科举制度成为入仕的唯一正途,教育也便成为科举的附庸。当清代成就了科举制度的至高荣誉时,它的教育方向和目的却成为后来社会的反面教材。但不容置疑的是,清代科举制度在整个时代所具有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历史教育方面,我国从古代就开始重视历史教育,认为历史乃民生之要务、国家之要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史学家对当下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提出,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提倡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清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教育制度的完善和科举制度的兴盛,清代的历史教育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发展过程,对清代乃至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除儒经和各类蒙学教材外,《二十一史》《三通》《通鉴》等史学著作成为清代的学校历史教材。[1]所以,从清代科举的视角入手,对清代历史教育进行尝试性探索,以弄清清代历史教育的发展背景、实施环境、实施途径及其影响,从而可以为现实历史教育提供参考。
(一)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在借鉴明亡的历史教训上,逐渐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历史教育也兴盛于此时。之后,在康乾盛世中,历史教育被推到重要地位。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发展到清代已有千年的历史,清代科举制度是当时封建王朝的选仕制度,因而备受关注。按照国家设立的“科目”进行统一考试,依照考试成绩录用人才,分别授予相应的官职。清代科举考试是官学,且清代的学校教育都是为科举制度服务。科举考试是清代学校唯一的价值取向,学校主要以育人为目的。学校乃教育之根本,但清代科举目标完全代替了学校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清代官学的发展
顺治元年(1644),清朝建都在北京,在逐渐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后,官学教育兴起,其后,经历了康雍乾三朝代一百多年后,达到“盛世”,清代的官学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兴盛发展。[2]但是,发展到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统治形势折峰而下,官学的教学也日渐衰落。清世祖在定都北京后,政治上大体上沿袭明制,其主要原因是天下未定,全国反对满朝的情绪依旧高涨。清朝初期,统治者意识到满族文化远远不及汉族文化,他们效仿明制,这有利于巩固其统治,清代官学教育便是在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央学校主要有国子监,这是清代的高等学校;另有特殊学校,即宗学、觉罗学、旗学等,不属于国子监,而是与国子监同级的学校。地方学校分为两级,府学、州学、县学都是官办的中等学校;城乡社学、义学是初等学校。作为学校补充的书院,在清代得到充分发展,遍布全国各地。清代的国子监,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最高等学府,也是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早期隶属礼部,后成为独立部门。清代的统治者对国子监非常重视,雍正三年(1725),设置了监事大臣管理国子监。监事大臣由亲王兼领,后改为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选任。[3]
国子监学生的生源与成分不同,在国子监学习时间也不相同。监生分堂肄业,坐监以二十四个月为满。恩诏荫生、官生以二十四个月为满,岁贡生以八个月为满,例监为三年,雍正五年(1727)均改为三年。
(三)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的关系
1.清代书院的兴盛与历史教育的发展
清代的书院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波折的过程,从提倡到限制到再提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清朝顺治皇帝,因统治尚未稳定,而明末士大夫借书院讲学抨击时政的教学,于是诏令各地不允许创立书院。可以说,在清朝廷的镇压下,书院的发展步履维艰,直到清康熙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稳定,清代的书院才得以发展。[4]清朝初期,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清朝传统的统治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理学的倡导,因而在历史教育中侧重于理学的教学和发展。因此,具体的书院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历史教育内容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的朝廷为笼络知识分子为清朝政治统治服务,在顺治二年(1645),清代朝廷便在统治占领区内开展科举取仕,且逐步扩展到全国。清代科举取仕是士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此,书院教育均以培养科举考试人才为主。也正是因此,清代的书院经久不衰,在清代历史教育中独树一帜。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清代的书院中,历史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它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在各类书院中,主持者及教育者被大力提倡,尤其是在以博学经史词章为主要内容的书院中。[5]另外,清政府的提倡和鼓励,如政治上的引导、经费上的扶持等,可有效控制书院的发展。此外,因科举取仕制度,书院的历史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清代历史教育的发展。
2.清代书院中历史教育的发展特点
在清代书院历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高素养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他们拥有各具特色的历史教学思想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当时教育的内涵,并且还对清代历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历史教育在清代备受推崇,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以下就以清代书院中历史教育的发展特点为例展开论述。清代乾嘉时期,重视经史词章和训诂考据的汉学,在书院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当时一大批汉学家和史学家皓首穷经,致力于学术的深入研究中。此外,他们以书院为宣传载体进行讲学,传播汉学,给予历史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嘉道时期,龚自珍代表今文经学派对历史教育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龚自珍认为历史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清代书院历史教育重视外国史,其中日本和西洋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及历史地理概括都被积极纳入到历史教学中,虽然对当时世界史的教学极为浅陋,而且是低层次的,但它毕竟是一个突破或尝试,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历史的教学内容。[7]
3.清代书院沦落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清朝统治期间,书院的发展如火如荼,为加强控制,政府对书院进行有效管理,清代开始了扶持书院发展的历史。清代扶植书院发展,主要目的是为科举制度培养和储备人才。乾隆皇帝在谕旨中明确指出:“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8]当清代实行科举由学校而来后,科举取仕就开始依赖地方官学,且当时清代的府、州、县根本没有能力承担此类任务,书院的重要作用便更加突显,地方各府、州、县纷纷设立书院。事实上,书院的发展得益于当时科举取仕的需要,此外,培养人才成为众多书院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读书应考者”最重要的目标在于考取功名。当时的雍正皇帝命令各省各个地方创立书院,主要是为了使“读书应考者”朝夕讲诵,并且有所成就,直到清朝光绪时期,这样的规定依然是各类书院重要的方针。[9]
书院得到发展是因其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清代书院的主要工作就是考课,通过考课用来督促读书人演习八股文及其他举业。考课一般举行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月初为官课,由政府出题、阅卷、给奖;月中是师课,由山长或院长出题,成绩优异者,书院给奖。有的书院还于月二十三日增加一次。这一规式几成定例。此外,书院的日常教学与课式时间安排上多以科考为中心,如讲道书院中规定,每年二月开课,十二月停课,并且在遇到“乡试”的月份中,推出免课一个月。凡墨池书院规定,乡试之年的六月到八月,馆生均不能应课试。此外,文书有举人学习该内容,遇到会试年份,书院科、岁考场之约都不得课试。[10]这也更加说明,清代书院在备受重视的同时沦为了科举制度的附庸。
(一)清朝统治者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从古延续至今,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历史教育起源于西周,西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提出“殷鉴”“夏鉴”等历史借鉴思想。另外,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私学的繁荣和发展下,历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发展至秦代,秦朝统一全国,实行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但与前代不同的是,秦代对学习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汉代统治者借鉴秦二世亡国的历史教训,开始以史为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南北分裂,官学大部分处于低迷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私学得以发展,专门学校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隋唐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繁荣的发展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史学发展成为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得我国古代历史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鼎盛,统治者极其重视历史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历史教育的发展。清初,统治者以史为鉴,力图从战乱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治理国家提供建议。清朝将对皇子的教育当作一项国策,形成了极为严格的规范管理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从小便要求皇子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通观清代的历史,清代亲政的君主,无一昏君,他们勤政爱民,重视历史教育,与明朝昏君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与清朝统治者积极借鉴历史经验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历史教育中重视儒学经典
中国历代的历史教育中,推崇儒学经典,它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先秦时代,古代书籍与诸子百家的著作被同等看待。自汉代后,儒家经典超越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开始影响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教育。清代时期,“经史一体”的观念被普遍接受,《春秋》《尚书》皆为圣人典范,是后世治学之源。清代科举考试的命题以《易》《书》《诗》《春秋》《礼记》等经典儒家思想为指导,而国子监监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也以四书五经、《通鉴》、二十一史等为主;地方书院学习的内容也大致如此,据《大清会典》所载为《御纂经解性理》《诗》《古文辞》及校订《十三经》《二十一史》《三通》等书,据《皇朝文献通考》所载为《四子书》《五经》《资治通鉴纲目》《文章正宗》《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等书。[11]在整个清代的科举考试中,虽然题型的设置、题目的内容有若干变化,但主考官始终围绕四书五经中的主要内容来命制考试题目,直至清末废除科举为止。因此,儒家经典成为历史教育的主要载体。
(三)科举考试中对历史知识的考察
清代科举制度考试中,主要分为经书义和策略两种,其中经书义主要以经书中的文句为题,参加考试的士子需要阐明其意。基于形式而言,经书义与策略在格式上没有区别,都是作文形式;基于内容而言,要求的出题范围不同。经书义的题目出自经书,对答卷程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沿袭明代旧制,要求用八股文答题。策论的出题范围较窄,有经书义,还包括历史和时政问题,对格式的要求较低。总的来说,清代科举考试中历史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包括科举考试中的乡试都与历史有密切关系。
(一)清代科举制度对当时历史教育产生的影响
1.为清初统治者提供治国策略
清代的科举制度已发展到科举的鼎盛阶段,清代科举制度的管理严密和发展完善,极大地超过了以往各个朝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并非清代的专宠,但却在清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清代,科举制度开科早,耗时时间长,规章制度较为完备,制度十分严格且地位极高,这些都是隋、唐以降各个朝代所不能及的。清代的统治者极为重视人才选拔的工作,认为人才对君王治理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清朝尚未入关之前,“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12],揭开了清朝考试取仕的序幕。命令各级均把科举取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康熙年间,将科举取仕提高到了更高的地位,认为“文以载道,与政治相通”,学问不可能超过政治,并且为政应是主要目的,选任得当,否则就会出现所学并非所用,所用并非所学的情况。当时的统治者认为科举取仕最重要的动机便是充实官吏队伍,同时助力于强化政治统治,有效扩大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总的来说,重视科举取仕制度,无非是为了创造太平盛世,维护皇帝的权威。清朝科举制度,主要是为国家未来选拔人才,重视对社会历史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对政治的重视。考中者也会帮助统治者做出理性的判断,一定程度上起到参谋的作用。此外,清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读史书,修史书,如乾隆皇帝极为重视文化工程的修养,重视史书的发展,乾隆皇帝进行修书的批注就有两千多条,多达十五万字,内容涉及极为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等。另外,乾隆皇帝通过历史学习,以史为鉴,以古代皇帝为鉴,最终约束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进而制定了较为合理有效的治国策略。
2.培养了一大批的史学人才
当时,清代科举取仕制度盛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并且有效提高了学子感悟历史的能力和个人情操素养,培养一大批的史学人才。
清初在文坛上享誉盛名的史学家有钱大昕、崔述、黄叔琳和黄宗羲,其中黄宗羲最具有代表性。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世称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清初史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此外,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黄宗羲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黄宗羲是清代史学家的佼佼者,黄宗羲作为一个儒者,指出不论是研究经学、史学还是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他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并不是史料上的堆砌,更多的是蕴藏着“经世之业”的论述。[13]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多是为了实现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相应的理论依据,研究史学应坚持“寓褒贬于历史”。他还认为,研究史书,还有惩恶扬善的重要功能。清末出现了缪荃孙、全祖望、王鸣盛、赵翼等,其中,赵翼的成就最大。赵翼,字云嵩,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武进市)人。清朝文学家、史学家,以《二十二史札记》享誉史界。赵翼在乾隆年间以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他一生重视史学研究,但他的史学著作在当时并不受重视,却在死后名声大噪,梁启超以为赵翼“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赵翼著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集(五十卷,续三卷)》《瓯北诗钞(二十卷)》《瓯北诗话(二卷)》《皇朝武功纪盛(四卷)》及《檐曝杂记(六卷,续一卷)》。
(二)八股取仕成为考试定式
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形式形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它是明清士人进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明确规定考试范围不允许超出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且考试中不能涉及清代时政。这也说明,八股文仅是考试的一种文体,内容空洞,毫无意义。此外,八股文在格式、内容上有严格的限制,且其实质是考察士子们的思想是否得到严格控制。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在当时八股文的考核和选拔大大提高了作为水平,因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多,八股文统一命题,严格控制了格式,士子们的文章一目了然,这使试卷评定十分便捷,极大地减轻了考官阅卷的负担,在当时科举选拔人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了史学的繁荣与发展
科举考试对历史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积极作用,还具有消极影响,清代科举考试教育在促进、推动清代历史教育发展的同时,对历史教育,尤其是各级官学中历史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总体而言,科举考试对历史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科举考试中对历史知识的要求,促使各级学校和地方书院重视历史教育,推动了历史教育的发展。从清代各级官学的藏书书目中可以看出科举对学校教学内容有重要影响。清代史学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史书的修订上,清朝继承了明朝“实录”的修史制度。在清代还有一种极为特别的修史制度,它就是方略馆的设置,清政府在原来的证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基础上,修纂了“续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三书的简称)和“皇朝三通”(《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三书的简称),它为研究相关时段的典制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明史》的编纂是清代史学中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在二十四史中的地位首屈一指。总的来说,清代史学的繁荣和发展,统治者的重视,清代涌现了大批史学家,官修史学和私修史学同步发展,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李弘祺.中国文化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2.15.
[2]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4.
[3]刘希伟.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考论——一种制度史的视野[J].清史研究,2010,(3):89-95.
[4]郭自洋.清代科举考试对江西书院教学内容的影响——从学规的角度出发[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201-202.
[5]刘希伟.异地高考的历史参照:清代异地科举考试政策探论[J].教育研究,2015,(2):132-140.
[6]李琳琦.清代的科举制度探析[J].社会科学家,1993,(3):52-57.
[7]陈小锦.科举家族的考试情结——评张杰《清代科举家族》[J].中国图书评论,2006,(6):32-36.
[8]宋斌,梁振.论清代科举政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以常州府书院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1):105-110.
[9]吕小琴.清乾隆商籍改革对科举公平性的追求及其限度[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6):74-77.
[10]何小艺.科举制度改革——清政府选择的一条自我救赎之路[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12):76-78.
[11]李涛.“失去重心的传统”——略论清季科举制度废除的社会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委学报,2002,(4):74-79.
[12]张宏.蒲松龄科举之路与清初科举文风的转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5-69.
[13]苟德仪.清季教官的宣讲与地方教化——兼及科举制废除对教官的影响[J].四川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6-24.
【责任编辑:王 崇】
汉 便
G633.51
A
1673-7725(2016)03-0218-06
2015-12-15
张安昊(1983-),男,北京人,主要从事历史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