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样例教学中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6-12-19 21:47瞿桂阳
文理导航 2016年32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策略研究

瞿桂阳

【摘 要】样例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阶段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表明,样例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水平不高。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促进高一学生在化学样例学习中质疑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在采用问卷调查、教学观摩、访谈、理论分析、准实验等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了解的影响因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一化学;样例教学;质疑能力;策略研究

1.采用开放性和消退式样例以提供学生质疑的空间

1.1策略的内涵和提出的依据

所谓“开放性样例教学”即让学生在较宽泛的条件和环境中自主完成的非统一性和非标准性样例,它具有目标广泛、自主性强、实践性强等优点。笔者认为,开放性样例教学首先需要设计或选择开放性样例,所谓的开放性样例是指样例的条件、问题、解决的方法或答案等方面具有开放性,从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与学。

1.2策略实施的案例分析

【片段一】老师布置一道研究性学习题:在检验滤液中的微量碘单质时,有几个小组都是先加氯水,再加淀粉溶液,结果有的小组能看到淀粉变蓝,有的小组却看不到变蓝现象,请各小组协作查一查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同学们之中马上就传来讨论声:“我们的也看不到变蓝!”

师:“大多数同学检验出了海带灰滤液中的碘元素,而且通过分析知道了在灼烧后的海带灰中碘是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既然在滤液中存在着碘离子,那为什么我们有的小组也按步骤操作,没有得出应有的结论呢?”

(同学们热烈讨论)

师演示:取适量海带灰的滤液,往滤液中滴入数滴淀粉溶液,再滴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溶液无蓝色出现。(不少同学讶异不解)

师:“有同学知道为什么吗?”

生:“……”(同学们均很疑惑)

师演示:取适量海带灰的滤液,往滤液中滴入数滴淀粉溶液,再滴入少量稀的氯水,振荡,蓝色出现了。(学生惊讶) 师:“如果看完下面这段文字,再试想一下原因呢?”

(知识链接:3Cl2+I-+3H2O→6Cl-+IO3-+6H+)

师:“第一次滴入的是新制的氯水,第二次滴入的是稀的氯水,现象迥异,这是为什么呢?”

h生:“氯水浓度不同,实验现象不同。”(同学们大多仍在思考)

i生:“新制的氯水氧化性非常的强,它可以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继续进行氧化,最终生成碘酸根,所以我们用新制的氯水作为氧化剂无法检验出碘离子的存在,问题就在这里!”(同学们鼓掌)

执教者反思:

本环节,我发现在开放性探究形式样例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响很好,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采用悬疑式情境和激励性评价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

2.1策略的内涵和提出的依据

悬疑性的问题易使人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却又丢不开、放不下,因此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识。事实证明结果依旧与预设相悖,进一步造成了悬念。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制造悬念,一层一层解决问题,一环扣一环地心理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并开启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所谓激励性评价具体指的是在样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感、语言以及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充分肯定,给予学生赞赏与鼓励,在心理上使学生可以切实得到成功体验以及自信,以此将学生进行质疑的动机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2策略实施的案例分析

笔者将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就上述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施,以探讨样例教学中采用悬疑式情境和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影响。

【片断三】

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碘的提取,能说说预习后的收获有哪些吗?

a生:“我知道碘主要存在于海带等海洋植物中。”(老师微笑地给以赞许的眼光)

b生:“我了解到碘酒中碘是游离态的。”“这个发现也很棒!”(老师竖起了大拇指)

c生:“我发现了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的形式”。“真细心!”(老师鼓掌)

d生:“我了解到人体缺碘不行,但碘超标也会引起甲亢,严重的可能得甲状腺癌”。(同学们更惊讶,纷纷表示赞赏)

执教者反思:

1.只要有机会,应让所有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学生发表了见解后,我都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评价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赞同的话,都能让学生接收到老师发出的鼓励信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用教师质疑的行为引导学生感悟质疑的方法

3.1策略的内涵和提出的依据

因此,教师长期地向学生亲自示范这些质疑的方法,使得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学会质疑。所提出质疑的问题也不至于太空泛、太离谱了。在样例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予解决。

3.2策略实施的案例分析

笔者将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就上述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施,以探讨教师质疑的行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影响。

【片段五】《海带中I2的提取》问题设计

①怎么做才能使海带中的含碘物质溶解于水中?②海带里面的碘元素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假设是以I-离子形式存在,那怎么才能使其转化成I2?选择何种氧化剂较为合适?③假设海带中的碘元素是以IO3-离子形式存在,那怎么才能使其转化为I2?选择何种还原剂较为合适?④怎样检验反应中生成的I2?⑤怎样将溶解于水中的I2提取出来?

某老师接连的5个问题设计很精巧,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角度来分析,问题①中的含碘物质溶解于水的问题应用了碘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问题②中碘存在的形式以及由I-到I2的转化需要用到相关的化学性质方能解决;问题③中还原剂的选择则要求学生在分析评价各种还原剂的基础上才能加以选择;至于问题④、⑤中怎样检验和提取所生成的碘单质,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方案的设计。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