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玲
【摘 要】高职院校新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后备人员和补充力量,他们的能力高低关乎高职未来长远发展目标,如何快速、有效地缩短新教师的教学适应期,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开展“现代学徒制”成为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新教师;能力建设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趋重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教师补充到高职教师队伍中。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言传身教,以此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而如何让新教师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每个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当前高职院校新教师的现状
高职院校每年招收的新教师,主要是指刚离开学校就从事高职教育应届毕业生(大多数)和从企业或其他部门新加入高职院校的人员。本文中所分析的新教师为我校2015年招聘进来的新教师。
(一)思想方面
新招收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思想更多停留于学生程度,加上他们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处于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年龄又跟高职学生差距不大,这种经历会使得新教师在刚入职时对未来的教书育人生活充满美好期待。而当他们正式踏入课堂后,看到学生是:不认真听课、互动配合度不高、不爱做笔记等不良的学习习惯。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会让新教师短时间无法适应,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再者,学校领导和社会对新教师的期望值过高,觉得新教师应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具备教学能力专业1且强、教学技巧高和品质优良的教师,而忘了这些应循序渐进,多给新教师一些适应的时间,不然反而会延长新教师的成长和适应时间。
(二)工作方面
1.来源渠道多样
2015年,学校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共招收20多个新教师,他们的来源渠道有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经验的企业技术专业人员和从其他院校招聘来的专业教师(以下简称毕业生、专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学历大多为硕士(个别由于专业性质放宽到本科)。其中,应届毕业生有的为师范毕业生,在求学期间接受过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但多为理论知识;有的为非师范毕业生,这类人没有系统地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缺乏正规的师范专业训练。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员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技能,但同样也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①而从其他院校招聘过来的专业教师,虽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但是不同学校对专业技能、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侧重点不同,因此这类新教师也需要培养和调整。总体而言,这种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导致每位新教师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步现象。
2.学与教的错位
刚毕业的新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他们在本科和研究生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理论学习,当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后,会发现高职所教的课程和自己在本科、研究生期间所学的课程并不一致,导致新教师一定程度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学无用武之地”的想法;专业人员之前在企业岗位上所从事的工作与现在教授的实践技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错位;而每个学校设置专业培养的方向存在差异,所订书本难免有所不同,导致专业教师也会面临所要教授的课程与之前所教不一致的情况。
3.职业定位模糊
新教师在成为一名教师前,对这一职业不够了解,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工作目标较模糊,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多只是把这一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方式,并没有从心理上真心喜欢,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是认为教师很轻松,“有课来没课走”,每年还有寒暑假等待遇,却对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教书育人等不上心,这种情况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的问题。
4.面对教学、科研等任务,压力感较大
一般情况下,刚进入高职院校的新教师都要经过一年的跟班听课学习,第二年才能正式上课。但由于体制原因,各高校无法储备一定适量的教师,导致新教师到校的第一学期都要承担一定的课时;除此之外,还得坐班、跟班听课,加上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考核指标的压力,使得疲于备课和上课的新教师感觉心理压力大,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5.岗前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不全面
加速新教师角色转换,培训是首要环节。岗前培训一般包含两种:第一种为各省份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含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伦理学、课堂教学技能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这也是高校新教师要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必修内容;第二种为各高校针对自己学校建校历史、教师具体职务和新教师自身情况而开设的入职培训。②两种培训理应与新教师入职前完成,但由于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一般都会将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班放在新教师入职一年后,只简单安排短时间进行入职培训,导致新教师在入职第一年无法真正系统地接受高等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专业训练,无法保障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三)学习方面
新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为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读书期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如前所分析的,刚入职的新教师除了要承担一定课时外,还得承担非教学的一些任务,有的还被安排兼职班主任等,很少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进行充电,充实自己,有的想要进行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历,却发现没有什么进修和思考的时间,这从职业生涯规划来说十分不利于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成长。
(四)生活方面
除了思想、工作和学习方面外,新教师也会面临生活方面的不适应问题。不管是毕业生、专业人员还是专业教师,面对新环境、新工作岗位,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来过渡和适应。另外据统计,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生活圈子基本都固定在学校,女性教师比例较高,且较为年轻,使得婚恋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生活问题,这一现象预示着今后几年学校会面临休婚假和产假的情况;而男教师面临更多的是买房子和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③对于地处偏僻的山区学校来说,此类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更有可能会使新教师短期内选择跳槽到其他待遇更高的学校,这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二、加强新教师能力建设措施——现代学徒制
面对新教师普遍呈现出来的严峻现状,各高职院校都会制定一套如何加强本校新教师能力建设的体系措施,而实施“现代学徒制”几乎都成为每个高职院校的措施之一。
(一)现代学徒制含义
学徒制,不仅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技术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学徒制有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和认知学徒制等几种类型,其中的“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模式,是指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④类似于之前的“传帮带”、“导师制”等,而之所以称为“现代学徒制”,更多是为了区别传统学徒制而言的。
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员工,但笔者认为,教师也可以包括在内,特别是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更需要“现代学徒制”的引导,在这过程中,新教师充当“徒弟”,老教师充当“师傅”,确保新教师能够从“新”出发,尽快缩短自己的教学适应期。
(二)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
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5月初,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⑤随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等都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并鼓励高职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教师在这其中起着很大作用。因此,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首先得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使自己能够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责任。
针对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笔者觉得要区分不同类型新教师来具体展开:
1.纯理论类教师——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和专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者
以笔者所在思政教研部为例:
(1)教学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十年来,向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自从去年8月我们上岗后,学校安排一周时间给我们介绍学校的顶层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让我们加强对新学校的熟悉和了解,增强文化认可度。思政教研部2015年新进教师有3位,在刚入职时,思政部主任就分别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我们的“师傅”,每学期“师傅”进行轮换,且不仅“一对一”模式,还可以“一对多”或者“多对多”模式。“师傅”的职责是指导“徒弟”包括如何备课、写教案、做课件、上好一门课以及如何听课、说课和评课等方面。
(2)科研方面
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在科研方面也有所贡献。按照“一年入格、两年合格、三年升格”的原则,新教师在入职几年后都要面临评职称的需求,而科研成果是重要评价条件之一。对于这方面,我们部门的领导也考虑得很周全,在申报校级科研项目、以及2016-2017党支部立项的过程中,发挥“现代学徒制”的积极作用,鼓励我们3位新教师参与,并组织部门全体教师和相关项目的负责人给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最终我们人均申报的2个项目也都成功通过学校评审委员会同意予以立项,作为新教师的我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为以后的评职称提供了很多帮助与支持。
(3)生活方面
除了在工作上的指导外,“师傅”和同事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在得知我跟另一个同事是外地人时,经常问我们能不能适应这边的生活、饮食等,考虑到我们暂时没住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也给予一定的照顾。今年暑假,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接地气,熟悉三明,安排我们跟学生下乡以及到社区街道社会实践,更好地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2.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结合类教师——工科类教师、实验员
按照高职学生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水平,故教授此类课的专业新教师更应熟悉企业生产一线的各种操作流程。这类教师来源一般有两类:一类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另一类是没在企业呆过的新教师。对于这类新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可以将两类新教师结合起来,让双方互为对方的“师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没在企业呆过的新教师,每年应按规定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而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应多参加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教学水平,这样一来,以点促面,双方都能互利共赢,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新教师能力建设,不仅能针对新教师的不同成长路径来进行区分培养,还需要多方面共同2努力。除了各院系新老教师共同配合外,学校应建立相应完善的考评机制;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而企业可以多提供一线生产环境让缺乏实践操作的新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锻炼,以此达到各方面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快新教师成长,更好地服务高职院校。
注:三明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社科类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6KY015。
参考文献:
[1]韩天学.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4.
[2]夏暎.浅谈高职院校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3(4).
[3]王国华.高职院校入职新教师现状调查[J].调查,2010.
[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http://fjnews.fjsen.com/node_163373.htm.
潘伟洪,江建敏.论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傅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5.6.
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11期